02.10 不甘困於包辦婚姻,她帶戀人攤牌原配,談判四天,原配送新婚祝福

電影《秋之白華》講述了一個氣質儒雅的老師愛上了自己的已婚學生,與學生的丈夫展開了一場長計四天的談話,最終學生的丈夫非但主動退出,還和老師成為了好友。這個故事聽起狗血,但並非虛構,它是真實地取材自民國年代瞿秋白、沈劍龍、楊之華的三角愛戀故事,也許你會覺得這是一場戲劇,但人生有時候就是如此戲劇。

不甘困於包辦婚姻,她帶戀人攤牌原配,談判四天,原配送新婚祝福

《秋之白華》劇照

青梅竹馬,思想卻漸行漸遠

說起楊之華和前夫沈劍龍,兩人也算是青梅竹馬,門當戶對。楊之華是出生在浙江蕭山一個家道中落的士紳家族的小姐,她自幼便個性獨立,不受束縛,小的時候堅決不裹腳,等到大了的時候還堅決要和哥哥一同去讀書,由於她長相秀麗,當地人都稱她為“小貓姑娘”。而沈劍龍則是出身浙江蕭山的富有家庭,儀表堂堂,詩書琴畫無一不精,由於他出生時有一個手上有六個指頭,當地人戲稱他為“六六倌”。沈家和楊家都是蕭山的大戶人家,兩家人也是交情甚篤,在沈劍龍和楊之華很小的時候他們的父母便替他們訂下了“娃娃親”。

楊之華和沈劍龍雖是青梅竹馬打小就認識,但是兩人在思想上卻猶如永不交叉的平行線,楊之華自小崇尚獨立,她不甘做舊時代的女子,一生都只能在別人的安排下生活,她想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在她十幾歲的時候她便離開家鄉蕭山,外出求學,不斷接受新思想,甚至還想要去蘇俄學習。而沈劍龍雖然崇尚新潮,但內心卻並不認可楊之華那種追求革命的想法,兩個人在思想上也開始漸行漸遠。1921年兩人在雙方家長的安排下結婚,婚後不久楊之華便生下一個女兒,可是這並沒有消除掉兩人在思想上的距離,楊之華的內心依舊想要去追尋自己的理想。1923年,楊之華選擇放下家庭,赴往上海考入上海大學,繼續自己的求學之路,而分離無疑讓這對思想已經漸行漸遠的夫妻走向盡頭。

不甘困於包辦婚姻,她帶戀人攤牌原配,談判四天,原配送新婚祝福

圖 | 楊之華在杭州

師從瞿秋白,師生互生情愫

楊之華考入上海大學後,就讀於社會學系,而瞿秋白正是她的老師。一開始,楊之華認為瞿秋白過於嚴肅,覺得他是一個不好相處的人,但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她對瞿秋白的看法,她開始心生出對這個才華橫溢的老師的愛慕。

當時孫中山先生的蘇聯顧問鮑羅廷夫婦到上海來了解婦女運動情況,由於負責上海婦女工作的向警予剛好不在,便由楊之華代為頂替,而瞿秋白則負責翻譯工作。在翻譯過程中,瞿秋白非常耐心地指導楊之華,安撫她的緊張情緒,在瞿秋白的幫助下,楊之華也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彙報工作。經過此事後,楊之華和瞿秋白的關係彷彿進了一步,楊之華不再對瞿秋白感到戰戰兢兢,反而對溫文儒雅、才華橫溢的瞿秋白傾心愛慕,而瞿秋白也對思想進步,做事果敢的楊之華產生了好感。在之後的學習和工作之中兩人的情感更是愈發濃烈,甚至到了無法自拔的地步。

不甘困於包辦婚姻,她帶戀人攤牌原配,談判四天,原配送新婚祝福

圖 | 瞿秋白和楊之華

攤牌沈劍龍,成就民國戲劇三角戀

現實的骨感便在於理想再怎麼美好,將它放到現實之中,便會顯得那麼痛苦不堪。楊之華雖然沉浸在和瞿秋白的愛戀之中,但迴歸現實,她已經嫁人生女,即使心有愛戀,卻又無可奈何,而瞿秋白亦不想讓楊之華受他人非議,但他的心裡卻又放不下這段戀情。在二人彷徨難擇的時候,他們向楊之華的義父“邵力子”尋求意見,結果邵力子大力支持他們勇敢追求自己的戀情,並建議他們一同去和沈劍龍交談。就這樣瞿秋白和楊之華兩人一同前往蕭山,和沈劍龍開始了令人稱奇的“談判”。

情敵見面,本是刀光劍影的畫面,可是沈劍龍和瞿秋白卻將這場見面演成了一見如故的場景。沈劍龍對瞿秋白的人品和才華十分敬佩,第一次見面兩人便猶如知己一般交談,無法想象本是情敵的二人竟能夠心平氣和地在一起談了4天。1924年11月,上海《民國日報》的頭版廣告刊登出他們三人“談判”的最終結果,原文如下:

楊之華沈劍龍啟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們正式脫離戀愛的關係。

瞿秋白楊之華啟事:自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們正式結合戀愛的關係。

沈劍龍瞿秋白啟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們正式結合朋友的關係。

很難想象這會是三角戀的結局,無疑他們三人可能成就了民國最為和平的三角戀吧,情敵成為好友,有情人終成眷屬。1924年11月7日,瞿秋白和楊之華正式在上海結婚,身為前夫的沈劍龍還親自來現場祝福,據傳後來沈劍龍還親自送給瞿秋白自己一張剃光頭髮,身穿袈裟,手捧鮮花的照片,照片的背面還寫著借花獻佛,暗指沈劍龍主動退出,成全瞿秋白和楊之華二人的戀情。

不甘困於包辦婚姻,她帶戀人攤牌原配,談判四天,原配送新婚祝福

圖 | 瞿秋白與楊之華婚後合影

革命夫妻,卻天人永隔

瞿秋白和楊之華結合後,兩人確實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他們既是舉案齊眉的夫妻,又是共渡難關的工作夥伴,但這樣恩愛的時光卻總是顯得那麼短暫,1935年,瞿秋白在向香港轉移的途中,由於革命黨人出現叛徒,他的行蹤被暴露,心懷革命的瞿秋白沒有選擇向敵人投降,而是從容就義。得知瞿秋白出事後楊之華悲痛萬分,她怎麼也不會想到和自己攜手的愛人會這樣突然地就與自己天人永隔,而自己卻連他的最後一面都無法見到。

瞿秋白死後,楊之華從未放棄過尋找他,1955年,55歲的楊之華終於找到了瞿秋白的骸骨,並運回北京安葬。斯人遠離,獨留下她一人滿地眼淚。1973年10月20日,楊之華終於帶著對瞿秋白的思念離開人世,和瞿秋白在天堂相聚。

不甘困於包辦婚姻,她帶戀人攤牌原配,談判四天,原配送新婚祝福

圖 | 瞿秋白楊之華與女兒合影

電影《秋之白華》開頭有楊之華這樣一段獨白:“選擇了一條道路,就是選擇了一種人生,遇見他,卻是我沒有想到的。”人生大致如此,從來無法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遇見相愛的他,楊之華的心裡便已經覺得無悔了,即使那會有遺憾,會有痛苦……

文丨鹿無為

圖片參考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