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百丈沟 在穿行中聆听“光阴的故事”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百丈沟 在穿行中聆听“光阴的故事”

百丈沟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百丈沟 在穿行中聆听“光阴的故事”

百丈沟民居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百丈沟 在穿行中聆听“光阴的故事”

百丈沟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百丈沟 在穿行中聆听“光阴的故事”

百丈沟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百丈沟 在穿行中聆听“光阴的故事”

百丈沟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百丈沟 在穿行中聆听“光阴的故事”

石拱桥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百丈沟 在穿行中聆听“光阴的故事”

百丈沟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百丈沟 在穿行中聆听“光阴的故事”

百丈沟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百丈沟 在穿行中聆听“光阴的故事”

百丈沟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百丈沟 在穿行中聆听“光阴的故事”

百丈沟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百丈沟 在穿行中聆听“光阴的故事”

百丈沟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百丈沟 在穿行中聆听“光阴的故事”

耕田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百丈沟 在穿行中聆听“光阴的故事”

向斗山庄园

利川市谋道镇,素有“东据荆楚,西控巴蜀”之说。民国四川总督赵尔丰曾为磨刀溪关庙题“大丈夫磨刀垂宇宙,士君子谋道冠古今”楹联一副。尚武可轻,修文该重,“谋道”因此而得名。

谋道镇有中国最美小地方——苏马荡,有植物活化石——水杉王,有天下第一土家古寨——鱼木寨,有中国南方最大高山草场——齐岳山,《龙船调》广为传唱,巴人岩居、山寨梯田远近闻名。

2012年,谋道镇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旅游名镇;苏马荡景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被新华网评为“2014年旅游业中国最美榜”、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重点镇”,中央电视台《新城记》作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的八个典型之一推介了苏马荡的全域旅游探索。今年8月28日,住建部公布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276个,湖北省有11个镇入围,谋道镇榜上有名,成为我州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乡镇。

谋道为晋代南浦县遗址,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境内地理切割强烈,生态环境多异,文化积淀深厚,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拥有众多旅游胜景,也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百丈沟,距离谋道集镇不足10公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农耕文化。其海拔较谋道集镇低数百米、辖地土地肥沃、沟河密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民风淳朴……隆冬时节,这里却气温暖和,当邻近的齐岳山上冰雪封冻、路面泥泞时,此地却道路干爽、最宜户外徒步。临近年关,好客的山民还会邀请有缘之人去家里杀年猪吃刨汤。

齐岳山隧道的开通不但大大缩短了城区自驾去百丈沟的路程和时间,而且大幅提升了雨天和冬季驾车的安全性。行走百丈沟,一路穿山越岭,闻鸟语花香,听流水潺潺,岁月带不走的,是那温度犹存的“光阴的故事”。

原始美景瓦屋坪 演绎美丽传说

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

冬日暖阳毫不留情地撕扯开缠绕在大地之上的轻纱,瓦屋坪悄然露出了她美丽的躯体。此地三河交汇,背倚橙子桂,面临百胜河,尚存崖居一处,古屋数间,实是求幽静,觅乡愁之胜地。若是临河建一小楼,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流水梦回,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是故得名瓦屋坪。瓦屋坪正上方为山坪,此地处在半山腰,却自成平坝。自蒋家湾到李家大湾,全程3公里平坝,中可见稻田、菜园、牡丹园、果园、溪涧,深湾,移步风光变异,各存一景。此地现存民国大型墓葬墓碑10余处,还有崖壁天梯、眺望石等天然、人工景点,后山大梁可远眺铜锣关、建南穿眼石,更可将整个百丈沟尽收眼底。坪坝现存香樟、银杏、刺槐等古树10余株,瓦屋古院更是随处可见。山坪与山下有古道4条,皆绝壁天险,险峻之美比肩鱼木寨三阳关,更有天然岩洞10余个,大的可纳上千人,小的也能容数百人。所行处,林茂竹幽,古风犹存,正似世外之桃源,方外之仙境。

女儿寨、核桃沟大峡谷、潭雨坪斜坝是瓦屋坪周围的三大自然景观。女儿寨近年来已声名鹊起,险、幽、奇是它给世人留下的直观印象。而娘子军的跳崖成仁之壮举和深埋宝藏之传说使其更具神秘感。

“女儿在,女儿寨,女儿还在女儿寨。”清朝嘉庆初年,川江一带白莲教起义,抗争封建压迫,与清政府周旋近十年,使清王朝元气大伤,后起义失败,义军分散作战,一支百多人的娘子军来到谋道、百胜一带,见此地扼出入川鄂之要道,进攻退守自如,便扎根于此,她们在北面峭壁上凿一条小径,到悬崖的一个山洞里刻上独臂神尼石像,拜神尼为尊,领头者为帝,便开始自立为国,再次与清朝作对。时八旗部队和地方武装联合围剿一年半,等他们攻入寨上,娘子军全不见踪影,有人说是全部跳了岩,也有人说是被神尼救走并远走他乡,从此这个不知名的寨子就叫女儿寨了。

女儿寨景色优美,地势险要,山峰独立,瀑布高悬。与铜锣、石鼓呈三角之势。上有七里沟水库拥天湖之妙,消暑犹胜庐山;下有百丈沟溪流享逍遥之道,养神可追池瑶。传说女儿寨有一笔宝藏,有歌谣:“铜锣对石鼓,银子五万五,有人识得破,买下重庆府。”

今有到百胜的公路从此经过,宜万铁路在旁边并有小站。

核桃沟大峡谷是利川境内首屈一指的原生态净土,峡谷、绝壁、古道、马帮、沟渠、石画……你要的原始这里一应俱全。峡谷内两面绝壁、人迹罕至、越往里越有惊怵感,是探险者们向往的乐园。潭雨坪是一个大抵呈45度角的斜坡面,背倚雄山,河流环绕、房屋有致、梯田成级……目之所及,无不是一幅宁静祥和的农村山水画卷。

地主庄园长五间 湮没历史风云

长五间因地主向斗山庄园里有一字排开的五间堂屋而得名。向斗山地主庄园、窦家湾民国大院、兵洞、百年香楠、褶皱岩层是长五间周围的看家景点。

此地现存的地主建筑群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向斗山地主庄园修建于清末民初,距今有100余年历史。其传统的土家吊脚楼、小姐绣花楼、宽大平整的青石天井、形象逼真的窗棂雕花展示了工匠们精湛的建筑技艺、诠释了浓厚的土家文化底蕴。向斗山大院更是百丈沟民国建筑的巅峰之作,巨大的石墙上雕刻了立德的儒家文化和传家的朱子格言。主体建筑和宽敞庭院将中西建筑艺术融合到极致。

庄园正门外墙,均用青石条镶砌而成,墙壁中间镶嵌的是长30米高3米的石壁画框,以大门中分,对称共嵌八幅雕画(已被人为破坏),八幅阴刻斗笔大字,内容为“孝弟(悌)忠信礼义廉耻”。字画间柱是向斗山自撰的楹联,门顶两尊莲花柱础,中间宝塔形石雕,宛似“二龙抢宝”。面壁字里行间,展示着向斗山“传家垂久远敦诗说礼常体素王樵训朱子格言,与人结交游客众尊贤不忘卜商敬恭亥唐入坐”耕读为本的儒学思想,“对四面云山临一溪烟水建筑卜居应产俊秀光闾里,扫清谈流弊守大耐良谟承先启后仰凭经营创门楣”一联体现向斗山万代不衰的愿望。

上世纪90年代以前,这里曾是著名的百胜大粮库,每到秋收以后,各个家庭都用箩筐和背篓装着金黄的稻谷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来交粮,一派丰收和热闹的景象。只可惜,随着粮食系统的改制,其土木建筑部分因无人管理而垮塌,这一宏伟精湛的建筑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

向斗山庄园对面的山上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兵洞。兵洞依山而建,在一个巨大的岩洞前用条石修建起一面防御墙,上面留下多个射击孔。兵洞居高临下、坚不可摧。在旧社会,常有土匪出没,专门抢劫地主们的钱粮和武器装备。当地的土豪便修建这么一个易守难攻的防御工事,将大量的财物和武器存放在洞中,并派精壮家丁持枪把守。在这样的工事前,即使再剽悍的土匪也只能是望洞兴叹。

两岸青山对峙,绿树滴翠。抬头奇峰遮天,脚下清流潺潺,怪石卧波。位于古树嘴的百年香楠则被当地人誉为镇沟之宝。香楠是一种极其名贵的树种,这棵四季长青的百年古树不但具有不菲的身价,而且拥有超高的颜值。几百年来,它一直伫立在河岸,见证了沿岸的世事沧桑。

百年香楠斜背面是一座褶皱岩,该岩层形成于数亿年前的造山运动。整个岩层呈现出有规律的褶皱状,排列错落有致,形状大抵相同而细看又有微小的差异,更兼布局精妙、连绵数里,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国人素来讲究中庸之道,如果身居峡谷,河底视界定当受限;山顶则会高处不胜寒。而居于中段,前可俯瞰,方有登高之感;后仰峰巅,遂知山外有山。古树嘴正是处于中端这一绝佳之地,行走在崖边的小道,在密林的空隙顺势下看,那蜿蜒的公路、迂回的河道、错落有致的房屋和田地尽收眼底,若隐若现的劳作之人竟成点缀。如果平视,以梯田成级、洞穴密集而闻名的塞上明珠——中坝,在视线中一览无余。这一轮多角度视觉大餐已让人迷离此间,更有多棵造型奇异的珍奇古树和绝壁天梯,一路拾级而上,既锻炼身体又磨砺毅力。对于喜欢户外的驴友来说,定会生出几许相见恨晚之感。

秘地包家坝 在时光中沉淀

包家坝,不知是否因为曾有过包氏聚居于此而得名,世易时移,现在整个百丈沟连一家姓包的都没有。此地是湖北和重庆的分界线,有一脚踏两省的特殊地理优势。包家坝地势相对开阔,并有难得一见的两河环一岛奇观。牛身石、闫家大坟、石马山、轿顶山是包家坝周围最有名的自然景点。

牛身石极似一个无头的水牛躯干,那隆起的背脊、健硕的身子、强健的肩胛、微开的肛门与真牛几乎完全一致,让人叹为观止。这里面还有一段神话传说,很久以前这头牛是一个祸害百姓的妖怪,每年都兴风作浪引发洪水,冲毁沿途的庄稼并卷走人畜,于是人们便请来当地的真神谭侯虎与之决斗。谭侯虎与妖牛大战三天三夜,最后一剑砍下其头颅,头颅随着河水冲到重庆万州的罗田上游,那地方现叫“犀牛困水”,而人们为了纪念谭侯虎就在罗田下游以巨石雕其真身,并尊其为“将军石”。

在现存的墓碑中,位于先锋村一组的闫家大坟是保存得最好的。这是由两座父子坟墓组成的墓葬群。这里环境幽静、古树参天、坟墓和碑石建造得非常有气势,更兼碑文内容和雕刻实属难得的精品,所以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

山虽无言,然非无声。轿顶山是有名的道教圣地,因形似花轿而得名,巍峨挺立,气势磅礴,有着天工开物的浪漫。此山海拔较高,与铜锣关、穿眼石隔涧相望、互为犄角。登上山顶便可环视和鸟瞰四周风景,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意境。山上遗留有前清道观残迹,供奉一尊菩萨真身,香火十分旺盛。几百年来乡民一直把轿顶山视为神山。

山和水的融合,是静和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当地人介绍,包家坝附近的郎家沟是捉螃蟹的最佳溪流,此溪盛产味美颜高的铁螃蟹,一身漆黑坚硬铠甲、一对强健有力的大钳子,可惜这是冬天,不然我们一定会去到溪流里体验一把抓到大个的螃蟹时那种喜悦和亢奋的心情。

郎家沟对面的山上有好几个曾住过人的岩洞,这些青石岩洞明亮宽敞、冬暖夏凉。在极其贫穷的年代,很多无力建房的家庭便穴居于此,这些岩洞给他们提供了最原始的栖身之所,有的岩洞内还留有残壁和昔日烟熏火燎的印迹。年轻的游客到此可以感受那个贫瘠时代的艰辛,两个时代的鲜明对比,或许会让他们对现在的幸福生活倍加珍惜。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无声教育。

从郎家沟下行就离开湖北境内,进入重庆市万州境内的罗田古镇,那是一座有着400年历史的文化老街。其中的美难以用文字言表,唯有身临其境方能感悟它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