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一些人說,NBA應該與中國脫離接觸,我對此不能苟同。”

“我聽到一些人說,NBA應該與中國脫離接觸,我對此不能苟同。”

近日,美國《華爾街日報》聚焦NBA與中國的事件,在採訪中NBA總裁肖華說出這句話。

“我個人認為,在這個高度互聯的世界裡,孤立主義行不通,我們必須去接觸,必須去努力理解其他文化,努力解決問題,除此之外別無選擇。而除了體育,還有什麼更好的解決方式呢?”

“一些人說,NBA應該與中國脫離接觸,我對此不能苟同。”

中國市場對NBA及其球員們的影響。

近二三十年來,NBA與中國關係一直十分友好。

而且正是憑藉著這種良好的關係,NBA在中國收益巨大,除了昂貴的比賽轉播費用之外,NBA自身和球星們都能得到中國企業的贊助。NBA主建的籃球學院、商場兒童主題樂園、NBA生活館等項目也在中國落地展開。

據《體育商業週刊》估算,NBA在中國的生意達到50億美元的巨大規模。

很多人詫異,為什麼一直表現出“高情商”的勒布朗詹姆斯為何會頂著美國球迷的輿論壓力以聯盟和其他球員的立場怒斥此次NBA事件。

事實上,勒布朗詹姆斯作為NBA代言人及耐克最重要的代言人,可以說是此次事件最直接、最無辜的“受害者”。

“一些人說,NBA應該與中國脫離接觸,我對此不能苟同。”

19年,耐克的年收入高達372億美元,但有17%也就是超60億都來自中國市場,這就是耐克為何第一時間就做出示好中國舉動行為的原因。而勒布朗詹姆斯在耐克的代言中不僅僅只涉足於籃球,還涉足其他行業,比如電子競技。去年,他就曾代表耐克與中國電競明星uzi簡自豪一起拍廣告。

除此之外,勒布朗詹姆斯還與多家中國企業有合作,更是NBA2K在中國的顧問和代言人,所以,無辜遭受NBA事件牽連的勒布朗自然會表達自己的不滿。

而勒布朗詹姆斯無疑僅僅遭受NBA事件牽連的球員“受害者之一”,還有其他一系列NBA球星在中國的利益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一些人說,NBA應該與中國脫離接觸,我對此不能苟同。”


肖華的“矛盾態度”。

肖華回憶,那引起巨大反彈的推特事件發生時,他正在從孟買到東京的飛機上,他並沒能及時關注到這個事件。而當他下飛機後查郵件發現事件變得糟糕的時候,已過去8個小時。

《華爾街日報》說,NBA才剛剛開始統計過去兩週產生的損失。

“用一句外交語言來說,我們與我們的中國夥伴之間不存在官方關係。我希望就像那兩週現在已經過去一樣,我們未來可以重塑這些關係,現在看起來也有了一些緊張趨緩的信號”。

除去遭到中國市場抵制的無奈,美國對NBA“只顧在中國逐利,犧牲美國民主原則”的批評也讓肖華很氣憤。

“我們(中美)是世界上最大兩個經濟體,我們必須解決這些問題”,肖華說,他反對一些人說NBA不應該在擁有中國存在,他認為這種說法“把商業描述得像卡通片一樣”。

“對,商業是要追逐利潤,這樣才能維持自身運營,但不意味著商業的目標只有利潤。很長時間以來,把籃球這項運動推廣到這個星球的遙遠角落一直都存在與NBA的DNA裡”。

“一些人說,NBA應該與中國脫離接觸,我對此不能苟同。”

肖華主動說,即使經歷了重大事件,NBA仍然必須與中國保持關係。

他提到7月時曾與姚明見面,但最近一次中國行,他沒有和姚明直接面談,“我和姚的對話是通過中間人進行的,沒有直接談,但他的態度非常堅定和清晰”。

肖華認為中國市場的情況已經有所緩和,但是,央視還未選擇復播NBA卻是個官方訊號,在真正的緩和到來之前,NBA的結局如何誰也說不清。

最終,NBA與中國的未來將走向何方,誰也不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