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機動戰士高達裡的“偽科學”——米諾夫斯基粒子及其效應

作為機動戰士高達裡的重要科學基礎也可以說是這部動畫的立足點——米諾夫斯基粒子能算是日本動畫史中最出名的“偽科學”了,之前的Minovsky-Ionesco反應堆那篇文章我們概述了這一反應堆,而這個反應堆就是誕生米諾夫斯基粒子的重要基礎,今天就讓我們好好了解一下所謂的米諾夫斯基粒子吧。


機動戰士高達裡的“偽科學”——米諾夫斯基粒子及其效應



根據機動戰士高達,高達世紀和高達官方百科公式事典,UC0065年米諾夫斯基物理學會在Minovsky-Ionesco反應堆工作期間,遇到了一種奇怪的電磁波效應,傳統物理學對於這一效應根本無法解釋。不過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們確定了原因:由反應器內壁上的氦-3反應產生了新的基本粒子,該粒子被稱為米諾夫斯基粒子或“M”粒子(劃重點啦——米諾夫斯基粒子是氦-3反應產生的粒子)。

機動戰士高達裡的“偽科學”——米諾夫斯基粒子及其效應


米諾夫斯基粒子具有接近零的靜止質量 ,儘管它像其他任何粒子一樣,其質量增加反映其動能, 並且可以攜帶正電荷或負電荷。當在開放空間或空氣中散射時,帶電的米諾夫斯基粒子之間的排斥力使它們自發地排列成稱為I力場的規則立方晶格結構。 I力場晶格將緩慢擴展並散射到空間中,而且在密集干擾之後,該區域需要大約29天才能再次恢復正常的電磁通信。


機動戰士高達裡的“偽科學”——米諾夫斯基粒子及其效應


米諾夫斯基粒子的主要用途是在戰鬥和交流中。當米諾夫斯基粒子在露天或開放空間中大量散佈時,粒子會破壞低頻電磁輻射,例如微波和無線電波。因為米諾夫斯基粒子的高電荷就像金屬物體上的連續電磁脈衝一樣,該粒子還可以干擾電子電路的操作並破壞未受保護的電路。由於米諾夫斯基粒子與其他類型的輻射反應的方式,雷達系統和遠程無線通信系統變得沒有任何作用,紅外信號會被縮小並且使其精度降低,可見光被霧化。這被稱為“米諾夫斯基效應”。米諾夫斯基效應的發現造成了傳統軍事裝備的無作用化,瞄準輔助系統基本失效,大批量軍事武器迴歸肉偵(就是用眼看),通訊設備的無法使用在戰爭中也是極其致命的,這也是一年戰爭初期吉恩保有絕對優勢的原因。


機動戰士高達裡的“偽科學”——米諾夫斯基粒子及其效應



電磁輻射的破壞是由於I力場的小晶格產生了長波不能穿透的條紋,並且衍射了與條紋具有相似距離的波長。這種衍射和極化過程破壞了電磁波。在現實生活中值得注意的是一個類似的實驗粒子可以在幾千分之一秒內做出同樣的事情,雖然這仍然不實用,但證明理論是正確的。 I力場(和一般的Minovsky粒子)的第二種用途是從I力場表面排出帶電等離子體和無電荷的巨型粒子,這在發電和武器技術中都是十分有用的。如果粒子可以受到控制,顆粒就可以形成不同寬度的條紋並進一步干擾較短波長的電磁波。這為安裝在機動戰士中的聚變反應堆的小型化提供了基礎,因為受控的I力場可以阻擋紅外波。這樣可以減少來自熱核反應的熱量,並減少了對聚變反應堆的冷卻劑和屏蔽的需求。如果沒有這樣的裝置,駕駛員將在幾納秒內活著被熱量沸騰,並且該機體會爆裂成過熱氣體,這也解釋了當一個機動戰士的反應堆被足夠強大的光束武器刺穿時,造成許多爆炸系列的傷亡。在機動戰士高達第一集中阿姆羅第一次擊毀機體就錯誤的擊毀了扎古的核反應堆造成了Side7外壁爆炸。


機動戰士高達裡的“偽科學”——米諾夫斯基粒子及其效應


對該系列中“M”顆粒的唯一對策是在所有電子設備上安裝笨重且昂貴的屏蔽裝置,這還僅僅是為了抵消其對電子電路的影響。雖然這可以用於太空戰艦和艦艇,但是小型武器就無法加裝這些防護裝置,例如導彈、坦克、戰車、飛機等。由於這個原因,米諾夫斯基粒子在軍事用途上開創了“近距離戰鬥”(是的,您沒有看錯就是近距離戰鬥,不然扎古為啥要帶熱能斧,78為啥揹著倆光劍)的新時代。也促進了吉恩公國日後主要武器——機動戰士的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