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科技水平和焦慮程度成正比,有時候傳統的東西反而更讓人安心。雖然麻煩但解壓,不是必需但玩得開心。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相信大家都一樣,凡是距家十公里,時長五小時的出行,都要早早地給手機、相機、手錶充滿電,甚至還要帶上充電寶!如果要來一場遠途出行,那兩個插頭、兩根線、一個充電寶,應該算是最低的標配了。雖然科技一直在進步,但“電量不足”四個大字卻像烏雲籠罩大地一樣讓人心生鬱結。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回想一下遙遠的人類科技發展史,在那個沒有“電量強迫症”的十九世紀,如果要準備一場出遊,作為時代弄潮兒,該擼些啥出門?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十九世紀EDC (Everyday Carry)

(上海牌膠捲、上海海鷗雙反相機、浪琴紅十二腕錶)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機械相機-數碼相機-手機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世界上第一款135相機(1913年)


機械相機,以135式單眼反光鏡相機(簡稱單反)為代表,發明於1913年,1925年到1938年得到快速發展。工作原理其中一個主要的部分在於快門,由過片扳手蓄能,按下快門按鈕時釋能,使快門根據事先設定的快門速度和鏡頭光圈大小控制進光量,從而使拍攝畫面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鏡頭穿行到膠片上,並留下光的印記。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LEICA M3 機械相機(1954-1966)


後來隨著電池的發明使用,機械相機的快門由傳統的彈簧齒輪傳動進化為由石英震盪器來控制快門開合時間,並加入了測光元件聯動,進而使快門控制精度更高,且由於耗電量小,只要兩顆小小的紐扣電池就能輕鬆撐過半年,也就沒有讓人有

“電量不足”的被支配感。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KIEV IV2 135旁軸取景相機

不過後來,相機中加入了自動對焦功能,膠片改成了電子感光元件,還多一塊屏幕以後,這一切就不同了。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隨著科技的發展,大眾對生活片段的記錄方式逐漸從相機向手機轉移,傳統攝影也變得更加智能化,但關於電池的使用革命,在手機上也同樣的成為了人們的困惑。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機械錶-石英錶-智能表

機械手錶靠機芯內的發條為動力,帶動齒輪進而推動錶針,經過幾十年的技術進步,動力來源從依靠手動擰動發條,到利用機芯的自動旋轉盤左右擺動產生動力,驅動發條來使手錶的錶針走動。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自動上鍊機芯原理圖

雖然機械手錶今天如同巨人一般屹立在市場之上,但50年前的一場變革,差點就將機械手錶的巨輪淹沒在歷史的滾滾河流之中。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1969年,日本精工推出世界上首款石英腕錶Quartz Astron,因為價格上的優勢,石英手錶如洪水猛獸一般席捲世界,機械手錶市場變得滿目蒼夷。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精工 Astron 35SQ 石英錶(1969年)

好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機械手錶的愛好者和收藏家們呼籲傳統制表的迴歸,機械手錶與石英手錶才得以平衡發展。然而在1999年,Spring Drive的出現,在腕錶行業中又開起了一場新的變革。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Spring Drive機芯


Spring Drive機芯,簡單來說是石英和機械的混合,以發條作為動力來源,通過運轉產生電能並激活石英晶體振盪器進行走時,很好地兼具了機械腕錶與石英腕錶的優勢。手錶的硬核指標:精準度,表現優秀,達到±1秒/天。而搭載由瑞士天文臺認證機芯的機械錶,誤差則在-4至+6秒/天。


再後來,隨著科技進一步發展,智能手錶加入手錶陣營,功能上雖然和傳統手錶已相去甚遠,但同為手腕上佩戴的物件,也可算作是進化中的一環。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看到這兒,忍不住感嘆相機和手錶簡直太像!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從純機械,到用電池,再到智能化,相機和手錶的發展演變都經歷了相似的過程。而玩相機和手錶的,也有著共通點。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勞力士日誌型


相機玩鏡頭,從幾千到幾萬不等,追求的就是那藝術創作中細微的差別;手錶玩錶帶,是玩表人最基礎的換裝遊戲。擦擦鏡頭,調試參數,是玩相機的日常;轉轉把頭,操作計時,則是愛表人每天不經意間的小動作。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真力時 Chronomaster El Primero C.01

當然除了表象,讓它們惺惺相惜的,還有彼此相似的“內秀”特質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BREITLING PREMIER

喜歡拍拍照、研究相機的,多半自己沒有天生的“模特”條件、“臺前演員”氣質。更偏愛在鏡頭後面潛心創作。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Konica Hexar

喜歡手錶的,小時候多半也不是球場上開朗的運動健將、才華出眾的“別人家的孩子”,才會將注意力放到小巧而隱秘的機械世界中,衣袖下若隱若現、不那麼引人注目的錶盤上。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NOMOSORION 360

ZENITH EL PRIMERO

1,精密的機械運作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2,技術崇拜、復古情懷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Omega Seamaster 300 Ref. ST 166.024

3,雙手可觸的操縱感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都給他們帶來專注於當下的踏實感。當然,還有攝影創作、手錶背後的歷史故事、紀念日等帶來的情感體驗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寶齊萊 傳承系列年曆雙盤計時碼錶

相機抓住一個時刻,記錄瞬間;手錶則追蹤、複製時間流逝的軌跡。可以說,在今天使用機械手錶和機械相機,已經不單單是如同它們創造之初那樣,為了見證和記錄時間,通過它們去重新認知世界,找尋我們自己在茫茫時空中所存在的位置。


相機&手錶,燒錢但我喜歡

Grand Seiko SBGK005


當你還在為“電量不足”焦慮的時候,擼手錶吧,看看指針、轉轉錶冠、搖搖擺陀,舒(mǎn)暢(z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