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這些發現和發明支撐了美國的百年發達

這些發現和發明支撐了美國的百年發達

这些发现和发明支撑了美国的百年发达

看看美國人近100年來的科技發明。

通訊方面:

電話,手機,互聯網,地球同步衛星轉播,全球定位系統

(我們現在使用的所有通訊手段都發明自美國)

電器方面:

電視機,收音機,錄音機,錄像機,微波爐,洗衣機,空調,冰箱

(一句話,你家裡的所有電器基本都是美國人發明的。1929年美國科學家伊夫斯在紐約和華盛頓之間播送50行的彩色電視圖像,發明了彩色電視機。1933年茲沃裡金又研製成功可供電視攝像用的攝像管和顯像管。完成了使電視攝像與顯像完全電子化的過程,至此,現代電視系統基本成型。今天電視攝影機和電視接收的成像原理與器具,就是根據他的發明改進而來。)

電子技術:

三極管,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芯片……

(總之,你現在用的這臺電腦裡面的幾乎所有東西都是美國人的發明)

軟件:

操作系統,計算機語言,編譯器,各類應用軟件,遊戲……

(比如你現在正在用的windows,和瀏覽器)

交通工具:

4輪汽車,飛機,液體火箭,航天飛機,登月,登陸火星,宇宙探索

光學影印:

膠捲,攝像機,激光,現代排版印刷,數碼相機,複印機

石油化工:

現代石油化工,塑料,尼龍,不粘鍋……

能源:

發電機,輸電網,原子能……

時間線

1901年費希爾發明洗衣機

1902年 開利博士於為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家印刷廠設計了一套空調系統,空調誕生。

1906年 美國人德.福雷斯特 (Lee de Forest)發明真空電子管,是真空管收音機的始祖。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駕駛著自己設計製造的飛機衝向碧藍的天空,這是人類航空史上首次自主操縱飛行;

1906年 美國發明家福雷斯特對二極管加以改進,研製出三極管,這看似小小的一步,卻是人類在打開電子時代大門過程中最重要的事件,福雷斯特因而當之無愧地被稱為“無線電之父”;

190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動洗衣機由美國芝加哥人費歇爾設計製造;

1932年美國專家研製出第一臺有效的心臟起博器,這一發明使很多心臟病人得以起死回生;

1945年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爆炸;

1946年2月15日 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臺多用途電子數字電腦,標誌著電腦時代的開始;

1946年 核磁共振現象被科學家發現,70年代以來,核磁共振技術與圖象重建技術相結合,形成了核磁共振成像技術;

1947年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家弗蘭克·利比首次用反射性同位素碳14,準確測定了曾經有過生命的有機體的年代,碳14測年法的發明,對於考古學、海洋學和地球科學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1947年第一臺微波爐問世,掀起了炊用爐具的革命;

1947年第一個半導體電子增幅器——晶體管問世,成為人類微電子革命的先聲;

1948年美國工程師香農發表兩篇有關“通信的數學理論”的文章,系統地討論了通信的基本問題,由此奠定了信息論的基礎;

1950年信用卡問世,“一卡走天下”的時代到來;

1951年美國的克羅斯公司研製出第一臺實用的磁帶錄像機;

1952年 美國在太平洋上的馬紹爾群島試爆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顆氫彈;

1953年 生物學家沃森和克里克發現了生命遺傳的基因物質——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1954年美國設計製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進行處女航,宣告了核潛艇時代的到來;

1954年美國生物學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有效口服避孕藥,並進行了首批臨床試驗;

1958年 美國人發現激光,兩年後的1960年,第一臺紅寶石激光器誕生;

1959年美國工程師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

1960年4月1日 美國發射世界上第一顆試驗性氣象衛星;

1962年美國物理學家首次提出夸克模型,並預言這種非凡的粒子不僅存在,而且正是這種粒子構成了其他一切粒子;

1964年美國IBM公司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個採用集成電路的通用

1964年美國貝爾公司推出電視電話;

1968年

美國和法國的科學家提出板塊構造學說;

1968年8月11日 一艘名叫“格格瑪·挑戰者”號的科學考察船開始處女航,目的是深海鑽探。經過15年的航行,不僅驗證了大陸漂移說、板塊構造說,而且還有許多重大科學發現;

1968年 美國斯坦福研究所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臺智能機器人;

1969年 美國五角大樓首創因特網;

1969年7月16日 阿波羅飛船發射升空。21日11時56分,宇航員阿姆斯特朗踏足月球,他的一小步標誌著人類的一大步;

1971年 世界上第一個通用微處理器問世,被稱為第一代微處理器,第一臺微型電子計算機誕生;

1973年世界上第一個光纖通信實驗系統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建成,為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基石;

1975年 美國人威廉·米勒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小型電子遊戲機;

1976年美國開始使用第一代無繩電話系統,移動電話逐漸成為現代“順風耳”;

1977年 美國宣佈研製出了中子彈並開始投入生產和裝備部隊;

1981年4月12日 美國耗資100億美元,第一次把“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發射上天,使之成為自由往返於天地間的航天器;

1983年 數字式電視機由美國研製成功;

1984年美國蘋果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臺多媒體電腦;

1990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始實施,標誌著人體“生命之書”掀開第一頁;

1991年 建立在因特網基礎上的環球網(萬維網)正式露臉,這張無形之網使人們相互傳遞信息猶如在網中穿梭,十分便捷;

1993年在與世隔絕的“生物圈2號”中生活了兩年之久的8位科學家,平安地走出這一人造小世界,標誌著美國“生物圈2號”計劃首次試驗結束;

1993年 美國將信息高速公路列入政府建設計劃,一時間信息高速公路在全世界成為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

1995年6月美國“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對接成功,標誌著人類在空間活動中的國際合作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1997年美國探路者號火星探測飛船成功地在火星著陸,科學家們相信,終有一天人類登上火星將不僅僅是夢想;

1997年5月11日

在歷時9天的比賽中,IBM超級計算機“深藍”以兩勝、三平、一負的成績,戰勝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這次人機大戰在世界引起了不同的反響;

1998年6月3日 北京時間清晨6時06分,探索宇宙本源的人類第一個高能物理實驗“阿爾法磁譜儀”搭載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順利升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