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愛因斯坦都沒實現大統一理論,完成75%的楊振寧有多偉大?

愛因斯坦都沒實現大統一理論,完成75%的楊振寧有多偉大?

楊振寧毫無疑問是全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是當今物理學界泰斗級人物。那麼,楊振寧在物理學領域有過哪些重要貢獻呢?他在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中能夠排上名號嗎?

宇稱不守恆原理

一直以來,物理學家認為宇稱守恆定律始終是成立的。但θ-τ的衰變似乎打破了這個定律,對此,楊振寧和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稱守恆定律在弱相互作用中會被打破。很多物理學家不相信宇宙是不守恆的,泡利也是這樣堅信,他表示“上帝不會是個左撇子”。

愛因斯坦都沒實現大統一理論,完成75%的楊振寧有多偉大?

然而,就在次年,吳健雄的實驗沒有得到對稱結果,這證實了宇稱不守恆原理成立。從此之後,人們開始認識到物理定律並不是完全對稱的。宇稱破缺的發現,成為後來物理學家建立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一個基礎。由於這個重大突破,宇稱不守恆原理被證明的那一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就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米爾斯理論

另一方面,楊振寧最重要的成就其實是未獲得諾獎的楊-米爾斯理論,這就如同愛因斯坦沒有因為相對論而獲得諾獎那樣。楊-米爾斯理論在現代物理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該理論深刻地影響了20世紀中葉以後物理學的發展。

愛因斯坦都沒實現大統一理論,完成75%的楊振寧有多偉大?

在19世紀,麥克斯韋認識到電學和磁學在本質上是相同的東西,他創立了電磁學,這是物理學上的第一次統一。進入20世紀之後,物理學家發現了除了引力和電磁力之外的另外兩種基本力——弱核力和強核力。物理學家希望,就像電磁場方程組能夠統一電力和磁力那樣,一個大統一理論就能描述所有的四種基本力。

愛因斯坦在創立廣義相對論之後,試圖把引力和電磁力統一在一起。但直到他去世,這項工作都沒能完成。

愛因斯坦都沒實現大統一理論,完成75%的楊振寧有多偉大?

直到1954年,愛因斯坦去世的前一年,楊-米爾斯理論的提出為大統一理論指明瞭方向。基於楊-米爾斯理論,物理學家統一了電磁力和弱核力,創立了電弱統一理論。在溫度極高的早期宇宙中,電磁力和弱核力是統一的電弱力。以此為基礎,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又把強核力統一進去。也就是說,在楊-米爾斯理論的框架下,除了引力之外的三種基本力已經得到統一,可謂是完成了75%的大統一理論。

除此之外,楊振寧還在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學方面取得過突出貢獻,有些甚至也是諾獎級的,比如楊-巴克斯特方程,這是楊振寧的第三大物理學成就。正因為楊振寧在物理學中做出了諸多開創性的貢獻,他被公認為一代物理學大師,當今第一,足以躋身史上最偉大物理學家的前20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