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升職加薪後,我成了公司最慘的人:30歲後,要學會養猴子

01

剛升入主管的小林,從開開心心走馬上任,歷時三個月的今天卻倍感力不從心。

這次週末,他跟做了兩年經理的好朋友Tony約了見面。

Tony發現他跟以前不一樣了,兩眼下掛著黑眼圈,面色泛黃。看他憔悴、疲憊的樣子,最初受到提拔年輕有為多風光,現在就有多頹喪。哪還像是上任部門領導的人,倒像是快累倒在一線的老黃牛。

Tony便問他這三個月發生了什麼。

小林說,他有三個直系下屬,工作上經常遇到問題,就來請示他的意見。

“我每天到辦公室,就有人跑來跟我反應,遇到了很多問題,不知道怎麼辦。我是領導,肯定要以身作則,幫他們解決。上次那個小王,給我發了份報告,有快一百頁,我花了半天的時間才看完。現在我每天每天都在忙他們的事情,反而抽不出時間去做別的事……”

他說著,從公文包裡掏出電腦,開始吐槽:“就連週末都有好幾個月沒機會帶孩子出去玩了,這次還是好不容易出來跟你見一面,我等下還要修復一下週五小趙反應的問題……我在這裡忙一會兒,你不介意吧?”

其實,很多人都有小林這種感受,明明升職加薪,手下有了隊員,可生活越來越失控。

更煩的是精明的下屬總是把鍋甩給自己,每次來找你,都是一句“情況就是這樣,您看怎麼辦?”

威廉·奧肯就曾經生動地描述過這種現象,他把“下屬的責任”比喻成猴子,而不願意承擔責任的下屬,就像把猴子扔到老闆背上,而好老闆都要學會管理猴子

這就是著名的“猴子理論”。

簡單來說,下屬經常會不自覺地把猴子扔到你身上。

比如當下屬問你,這件事怎麼辦的時候,如果你說,我看看告訴你,那麼下屬就有了藉口,是老闆沒回復我。如果你直接告訴他,你應該這麼做,一旦出了問題,他就會自然而然地甩鍋給你,是你讓我這麼做的。

無形之中,“猴子”始終在老闆身上,管理者不僅身心俱疲,還要承擔本該下屬承擔的責任。

比如故事中的小林,當上管理層,說明是公司認可你統籌團隊的能力。

而小林的問題就在於,面對下屬的問題,他總是下意識地回應下屬“我考慮一下告訴你”或者是“等我做好了給你看一下”,累得半死,還以為自己是以身作則。

實際上隨著責任的轉嫁,事情得小林做,責任背後的問題也都爬到自己身上了。員工反而無所事事,長此以往反而限制員工成長,降低團隊協作力。

其實這也不能怪小林,他是從執行層升上來的,習慣了執行,還沒有進入管理者的狀態。

“升職加薪後,我成了公司最慘的人:30歲後,要學會養猴子

那麼,什麼才是高效管理呢?

02

優秀管理者的評判標準,來自於他的判斷力與影響力,而非埋頭苦幹。

什麼是一個管理者的主要職責?

管理者的主要職責,很簡單,一句話:負責確定正確的人在正確的時間完成正確的事情。

也就是說,管理者就像一個指揮官,他是監督人,不是問題的解決人。

作為管理者,要用自己的判斷力,分發責任給下屬,帶著員工做決定,而不是為員工做決定。

《長安十二時辰》落幕了,劇里人物的依然熱議不斷。

其中李必的對手林九郎,被稱為“職場導師”和“唐朝金句boy”,他很多臺詞,被觀眾津津樂道。可謂聽君一席話,勝過在職場摩擦一年。

林九郎其人,處事老辣,飽受賞識,得到聖人重用。

其中有段劇情,他的手下鷹犬吉溫述職,說遇到張小敬截胡,碰上一堆問題。林九郎回道:“沒有想好解決的辦法,也敢來報”。其實這正是一個管理層的正確定位。

如果林九郎跟著下屬的思路,把這個事情攬過來,那就走進了把猴子背在自己身上的死衚衕。

管理者應該做的,是合理時間管理,分發任務,信任下屬的能力,帶領下屬完成計劃,完成團隊效率最大化。

“升職加薪後,我成了公司最慘的人:30歲後,要學會養猴子

03

和萬事自己做相比,會讓下屬“養猴子”的管理者更明智。

回看像是小林這種情況,其實他就是把下屬拋過來的猴子,扛在了自己背上。

結果小林為什麼這麼痛苦?就是因為沒有弄清楚自身定位。

“猴子管理理論”指出,真正劃分管理責任的,不是職位,而是誰來監督工作、誰來解決工作。

那麼誰來負責監督工作?當然是領導。

西漢時期,有個宰相,名叫邴吉。有一次,他去吳國巡視,路遇鄉民打架,出了人命,他竟不予理睬,催促隨從快走。

走了不遠,他看到路邊有一頭牛,在不停大口喘氣。他便停下來,找到當地百姓調查情況。隨從們就問他:“老爺,為什麼死了人,那可是人命關天,您不去管。反倒是這頭牛的命,不過是個畜牲,您反而要管了呢?”

邴吉回道:“整治路上治安,是我們交給地方官吏的職責,等考察政績的時候,我再過問負責人,有功則賞有罪則罰。但現在才剛入春,天氣不熱,這種時候的牛大口喘氣,有可能是瘟疫的徵兆。要是出了問題,直接關係國計民生,這正是我身為宰相該管的事,所以我要查清楚。”

邴吉問牛,正是因為他對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每個地方的治安,都應該由他的下屬去負責。

這就是高水準的管理者。下屬的猴子,他不搶著養,給予下屬充分信任,也不耽誤私訪巡查的效率。而遇到自己的猴子,才要事事躬親。

試想一下,要是他一路上管過去,到了真正的大事面前,可能會因為工作過於勞累堪堪錯過,那才是覆水難收。

所以,被下屬的猴子造訪時,管理者有三大誤區:

1、習慣性地為員工做決定

要搞清楚,不是員工在替你工作。在團隊中,工作按勞分配,那隻猴子該是誰的就是誰的,是你自上而下幫助下屬餵養這隻猴子,永遠不要讓它跑到你背上來,讓形勢變成員工跑來監督你餵養本該屬於他的猴子。

2、把工作的下一步行動決策攬到自己身上

管理者是你,你負責監督。決定下屬的猴子下一步該怎麼喂的,是你的下屬,而不是你。你可以與他共同決定下一個步驟是什麼,和他約定報告進度的時間。但是任何時候,永遠不能變成是他來和你要一份進度報告。

3、不信任自己的下屬

團隊想要的都是能夠獨當一面,而不是遇到問題依賴上司的下屬。這樣的下屬可不是天生的,你必須給予充分信任,才能培養出有著自動自發積極性的下屬,不要讓你的不信任,堵死他的成長之路,和本該屬於你的空閒時光。

“升職加薪後,我成了公司最慘的人:30歲後,要學會養猴子

04、高水準的管理者,深諳帶下屬餵養猴子的六大規則

真正的高水準管理者,到底是怎麼帶著下屬喂猴子的?他們採取的,就是“猴子管理理論”中的核心六大規則。

規則一、餵養猴子,或是射殺猴子,千萬不要讓它們被活活餓死。

和下屬共同確認清楚與股東、顧客、或是員工及其家人利益的任務。如果下屬的待辦清單裡,有著和上述利益無關的猴子,那它只是一隻寵物,除了讓工作任務更繁重,壓力變大,沒有留下的必要。

積極地餵養留下的猴子,才不會因為下屬背上滿是瀕臨垂死的猴子,讓動物園被猴子的壓力籠罩得死氣沉沉。

規則二、確定猴子的優先次序。

確認完應該餵食的猴子後,你要做的,就是與下屬共同協定,他下一次來喂猴子的時間。到那時,他必須要來和你報告他的猴子,也就是工作進度怎麼樣了。

作為管理者,你沒必要把猴子擔在自己背上,但你要主動確認餵養猴子的優先順序。

有猴子是次日早晨就要得到反饋,有的猴子可能排到一個月之後,和下屬確認清楚的同時,你也是在幫他確認每項任務的輕重緩急。

規則三、餵養猴子的責任必須落在下屬身上。

猴子是誰的,餵它的責任就是誰的。永遠不要視圖,以扛下下屬責任的方式來教導員工盡責。

資深管理者,即使走在動物園裡巡視,看到有瀕臨餓死的猴子,也不該親自去喂。正確的程序,應該是讓負責人立刻走進你的辦公室,直接報告他的工作進度。

規則四、即使毫無進展,也要按原定時間喂猴子。

公司總裁的猴子是什麼樣的?年度股東大會,總裁會用金色項鍊把他的猴子牽到臺上,向股東們報告工作進度。但是總裁絕不可能會在大會前夕,因為工作毫無進展,就群發消息給所有股東表示股東大會延期半年再開。

總裁都沒有權力更改述職時間,更別提其他任何管理人員。

即使下屬的任務沒有進度,也要按原定時間述職,讓他做一份“無盡度報告”,向你解釋如果有進度的話,現在是什麼狀況,再解釋目前毫無進展的原因。

規則五、儘可能以面對面,或者電話等實時交流方式來喂猴子。

“叮”,下屬發來一份郵件,他走過你的辦公室,探頭問你:“領導,你拿到我的會議記錄了嗎?你打算怎麼做?”從這一刻起,他變成了上司,而你背上揹著他甩來的猴子。

每一次報告進度,僅僅讓下屬發一份書面報告是不夠的。

與下屬面對面、實時的交流,花上15分鐘,就能讓你更真實全面地瞭解下屬的工作狀況。再與他一起協商他的下一步行動計劃,只有這樣,才能從頭到尾讓猴呆在該在的地方。

規則六、超過好幾頁的備忘錄、報告,下屬要在第一頁附上摘要,便於你立刻了解情況。

當你收到下屬厚厚的報告時,要求他附上一份摘要。

這份摘要可以讓你很快了解報告內容。

“升職加薪後,我成了公司最慘的人:30歲後,要學會養猴子

你只需看著摘要,讓下屬敘述報告內容,就能掌握報告的中心主旨。再與下屬一起閱讀這份報告,效率遠超你一人去讀這份不熟悉的東西。

高效領袖,是把企業成就建立在員工成長基礎上的。

他們會帶著員工正確地喂猴子,培養下屬規劃自己職業生涯,主動積極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

相信你也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