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無棣縣東谷劉村現“奇觀”:半百情侶樹 三口吉祥家

“在天願作比翼鳥、於地喜為連理枝”,是自古以來人們對愛情的美好向往。而在無棣縣水灣鎮東谷劉村還真有這樣兩棵情侶樹,不但兩樹身中間有根連理,且兩樹上各有鳥窩一個,連理根上還孕育出了一棵新生命,形成了“三口之家”的吉祥模式。

“連理枝又叫相思樹,俺村這組情侶樹在村中街最東頭,樹齡50多年了,一直是有人拾些無棣折枝,所以樹長得很旺;讓人驚訝的是,兩樹連理根的正中間又長出了一棵小樹,這下好了,連理樹成了三口之家,按照人的年齡算,這棵小榆樹今年該上幼兒園小班了。”水灣鎮東谷劉村支部書記方子鐸指著連理樹笑著說。

无棣县东谷刘村现“奇观”:半百情侣树 三口吉祥家

方子鐸說的“三口之家”是東谷劉村的連理榆樹,與眾不同的是,兩棵半摟粗的大榆樹中間有一根碗口粗的樹根相連,連理樹樹齡50多歲,連理根生長了15年左右。目前,連理根距地面1米高,兩大樹相距2米左右,樹型相仿相傾,樹身高近三丈,樹幹枝繁葉茂,虯勁有力,猶如一對連體孿生兄弟,蒼勁挺拔,相擁而立。之前,連理根距跟地面1.5米左右,但近幾年隨著村裡地基墊高,其高度才有所減小。讓人稱奇的是,兩棵樹上均有一個喜鵲窩,天然形成了:“喜鵲樹上叫、出門晴天報”和“喜鵲枝頭叫、喜事要來到的”喜人景觀。平時,很多遊客前來參觀合影,尤其得到許多戀人和新婚夫婦的垂青,期盼沾連理樹的光,能夠多子多福喜事連連。

无棣县东谷刘村现“奇观”:半百情侣树 三口吉祥家

“樹下有幾個小石桌,平時,這裡人不斷,夏天晚上人更多;有乘涼談古啦今的,有下棋打撲克的,有說悄悄話的。不用看別的,你就看樹下的路邊和溝沿吧,老是被踩的錚亮,就知道每天人少不了。” 方子鐸補充道。巧合的是,自2017年春,兩樹中間的連理根上又長出了一棵小榆樹,小樹樹身佔半,樹頭分櫱有4個樹杈,至今小榆樹已長到80公分左右高,且葉黑體壯十分茂盛,倍受當地人珍惜愛護。有好事兒的群眾還給小榆樹繫上了紅領巾,給小樹起名叫:小寶。當年,村裡則按照當地名木古樹的管理要求,將“三口之家”的榆樹命名為:情侶樹,實現了掛牌保護、重點管理。情侶樹牌子上寫道:天設地造的情侶樹也稱“夫妻樹”,在古代稱為“連理枝”,也叫“生死樹”。這是樹林中與人類夫妻般相依而生的一種現象,我國很多地方其他多枝樹種也有共生情形,但作為榆樹,實為罕見,尤為難得,其成為夫妻恩愛,和美和諧的象徵。東谷劉村這“上有喜鵲叫、下有連理枝、中有榆小寶”的自然現象蔚為奇觀,讓人拍手叫絕。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步伐加快,東谷劉村又將情侶樹周圍進行了重點修繕和維護,情侶樹慢慢成為該村一景,前來觀賞的遊客絡繹不絕。曾有群眾擔心,隨著連理樹參天成長,萬一雨天遇到雷擊就麻煩了。時下,村裡及時聘請林業專家,設計了比樹更高的避雷設施,預防萬一。“雖說是樹大招風,但我們這連理樹經歷了幾次颱風和大雨,一直是毫髮無損,興許是上蒼眷顧吧。”村裡80歲的老人陳寶柱如是說。

人們習慣將樹木的連理現象視為忠貞愛情的象徵,在一些愛情詩詞中也多有吟誦,如南朝樂府《子夜歌》裡就有“歡愁儂亦慘,郎笑我便喜。不見連理樹,異根同條起”的佳句;“在天願作比翼鳥、於地喜為連理枝”的千古名句,則出自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唐代詩人孟郊的作品《感興》中,更有“昔為連理枝,今為斷絃聲。連理時所重,斷絃今所輕”的哀嘆。

據有關林業專家介紹,連理樹有像東谷劉村榆樹一樣天然形成的,也有人工獲得的,但天然形成的確為少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