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錫鐵山——“時光將生命帶走,而賦予我們記憶”

今夜,讓我們繼續來看

故事館的第3位主人公

——客戶服務中心馬明剛的奮鬥史

嘿,你好,老馬!

整整七個月的時間,現場只有我一個人代表客戶服務在項目現場進行指導作業。高原環境艱苦,離鄉背井,孤身一人,在那樣的一個小鎮裡,孤單如影隨形,在最初的日子裡,語言不通,身體不適,每天陪伴我的除了工作,就是倉庫裡昏黃而斑駁的牆壁。

在慢慢適應了環境之後,我開始在錫鐵山這個礦山小鎮裡尋找“生活的滋味”。很快,我在小鎮發現了一個籃球場,在那裡結識了很多“球友”,他們大多是生活在鎮子上的礦工和礦工家屬,我們經常在閒暇的時候一起打球,吃飯。後來,我還應邀代表錫鐵山鎮參加了當時海西地區的籃球比賽,也因此認識了鎮上更多的朋友。

錫鐵山——“時光將生命帶走,而賦予我們記憶”

現在走在鎮子上,走幾步就能遇到一個認識的人,打打招呼,問候一下~終於感覺錫鐵山這個地方不再是一個荒涼的小鎮,我的心被浸泡在這裡的人間煙火裡,青海的錫鐵山和我也有了羈絆。

人們都說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有權利享受繁華時的絢爛,七個月,整整七個月,我一個人在這裡堅守著。七個月的堅守最終換來了現在青海地區風電項目的全面開花,從最初的兩臺風機到現在的上百颱風機,我一路見證著錫鐵山流沙坪一二期青發投風電場、錫鐵山一期全通暢風電場、錫鐵山流沙坪三峽風電場、錫鐵山礦區三峽項目的陸續完工。從2010年的七個月到現在2019年的9年的堅守,我一直在高原地區堅守著。這是我作為一個風電人,一個金風人,一 個金風客服人員的責任和擔當。只要瞄準了方向,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夠掃清前方的障礙,實現美好的人生價值。

錫鐵山——“時光將生命帶走,而賦予我們記憶”

如果你不接受挑戰,就感受不到勝利的刺激

從2019年7月份到2019年10月份,看似很短暫的3個月,但對於我來說是一場硬戰,任重道遠、荊棘載途。正值青海地區搶裝機容量、搶運行發電,剛負責完全國最大的單體項目青海共和45萬項目的吊裝、調試、試運行、日常故障處理等,恰逢周邊新開在建項目,項目情況複雜嚴峻,項目經理發生異動,客戶關係和項目參建單位關係複雜,同時項目為西北事業部第一個山地、丘陵項目,安全風險大。

在事業部領導的反覆斟酌下我被安排到了現在的現場,肩負起了20萬在建項目的使命。由於前任項目經理臨走時沒有和項目人員進行全面的工作交接,項目人員對於項目參建單位關係不清楚,對於前期完成和未完成的工作進度也不清楚。我積極主動的和事業部計劃專責、項目前任項目經理,項目員工以及相關單位諮詢現場情況後,利用之前項目管理的經驗製作了一份詳細的現場事宜報告,並且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重新規劃了高效作戰指揮計劃和項目日常管理說明。

錫鐵山——“時光將生命帶走,而賦予我們記憶”

對於我而言,這個項目屬於一個新的挑戰,因為該項目屬於山地丘陵地帶,機位分佈凌亂、遍佈於各山頭之間,機位空間小,道路崎嶇不平,山間還有牧民設置的牛羊鐵柵欄,經常攔路阻擋,這給卸貨和吊裝帶來了很大困難,遠比周邊其他在建項目要艱難得多、複雜得多,並且項目涉及分包方較多(共有6包),在協調和執行落地工作上也增加了很大難度和挑戰,面對這重重困難,我一刻也不敢放鬆,為了迎接挑戰,我從作戰計劃、日常管理、人員思想等方面做了動員大會,增強了大家的積極性和使命感。針對現場48個機位無法卸貨的問題,跑遍了風場的這48個機位,通過反覆的現場拍照和記錄,思考和研究,多次邀請業主單位、總包單位、土建施工單位與運輸單位進行探討,確定了一份機位道路開挖修路的方案。到目前為止,現場48個機位均不需要進行設備倒運。

我總是這樣安慰自己,“對於問題,辦法總比問題要多,在不利與艱難的環境裡要百折不撓,在困難面前要爭分奪秒。

錫鐵山——“時光將生命帶走,而賦予我們記憶”

亞當·扎加耶夫斯基的《貝殼》裡有這麼一句,“時光將生命帶走,而賦予我們記憶。”9年時光,我獻給祖國西北偏北的青海地區,見證過狂風暴雨、漫天黃沙,也欣賞過紅霞遍天、雲捲雲舒,而這一段記憶,我將終生難忘。

老馬是我們身邊再普通不過的一個人,戈壁灘的廣闊鑄就了他寬廣胸懷,大山的堅韌孕育了他堅強毅力,他在平凡中守住初心,兢兢業業做事,他是萬千風電人的縮影,向我們展現:“風電路上,我們都是追夢人,一直在追風逐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