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陳景潤耗盡心血證明“1+2”,為何被人說是在白領工資?

陳景潤耗盡心血證明“1+2”,為何被人說是在白領工資?

01

陳景潤作為離數學王冠——哥德巴赫猜想,最近的人,卻曾經一度被說成白領國家工資的人。

就是時境過遷,對於陳景潤等數學家的質疑依舊存在。有人說“1+1不就等於2嗎,1+2不就等於3嗎?顯然易見的事情,數學家都在故弄玄虛,騙取國家補助!”

更有人說,數學華而不實,不過是聰明人的智力遊戲,和生活沒有關係。

像這樣貶低基礎科學的言論還有很多,甚至是個傳統。古代中國誕生過《周髀算經》和《數書九章》這樣的大作,但數學就被當作奇門遁甲和奇淫巧計,而不是終身事業。

封官和賺錢是大多數人認為的成功,對於科學的探究,如果帶不來名望和金錢,都只是虛妄和不務正業。

陳景潤耗盡心血證明“1+2”,為何被人說是在白領工資?

02

陳景潤在廈門大學畢業之後,曾經在初中教書。但是因為性格內向,並且不善言辭,被頑皮的學生整的囧態百出。他教學工作沒有做好,丟了工作,只能擺地攤維持生計。

直到他的情況,被廈大校長王亞南知道,暴跳如雷,認為這是暴斂天物,最後力排萬難,把陳景潤調回廈門大數學系當研究員。有了穩定的環境,陳景潤才有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條件。

在初步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之後,本該聲名鵲起的陳景潤,卻被髮配到了鍋爐房工作了五年。

憑藉對數學的熱愛,甚至著著魔,最終讓陳景潤在老鼠洞的環境中,改良了證明過程,再加上一篇《哥德巴赫猜想》的報告文學,讓陳景潤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陳景潤的傳奇人生經歷,掀起全國的數學熱,許多孩子立志要成為數學家。

陳景潤耗盡心血證明“1+2”,為何被人說是在白領工資?

03

大多數人都看不懂陳景潤證明“1+2=3"的過程,但是不妨礙卻理解數學的偉大。

哥德巴赫猜想很簡單,就是證明”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初中知識就能力理解,但是最大的難點在於:質數的無理性,是無規律出現的。

哥德巴赫猜想,就是馴服質數這匹野馬的過程,也是人類和”造物主“扳手腕的過程,為了窺探最終的萬物法則。

因為沒有數學的基礎,科學將寸步難行。

不管是小都生活中的買菜的討價還價,還是到航天奔月,其中都需要數學的運算。越高深的數學,越能帶來不可思議的事情。

例如太陽系的第九大型星,最早不是觀測出來的,而是由法國天文學家勒威耶和英國的亞當斯,根據天王星的運行軌跡推演出來的。

還有我們熟知的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只能在思想實驗上進行數學推導,最後的證明過程也是天文觀測加上數學論證。

我們今天手機能快速上萬,能快捷支付,能快捷出行,幾乎任何操作,都離不開數學計算,只不過這些計算,在看不到的地方運行著。

沒有數學的支撐,人類一步都走不出去。

陳景潤耗盡心血證明“1+2”,為何被人說是在白領工資?

04

對陳景潤的貶低,多是源於無知

在探索基礎科學的路上,是需要興趣和天賦的。數學家是社會熊孩子,有著極強的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卻不關心材米油鹽,只低頭關心紙上的符號和字母。

曾今最尷尬的時候,“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如陳景潤的賺錢能力,可能比不上大多數人。

基礎數學做的工作,就是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打基石。現在任何看來無用的證明和猜想,在未來一定會有作用。

比如當年物理學家爭論的量子疊加態,就是被數學的貝爾不等式驗證了。現在不管是漫威的多元宇宙也好,還是星際穿越也好,都脫胎於此。

科學的探究不僅滿足普通人和物質生活,也豐富了精神生活。

陳景潤耗盡心血證明“1+2”,為何被人說是在白領工資?

05

對知識的敬畏,是文明的表現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數學家和科學家,因為每個人的天賦和興趣是不同的。但瞭解和敬畏科學是必須的。劉慈欣在小說《朝聞道》裡面,藉著主角說過一句話:“把宇宙奧秘告訴我,然後毀滅我。”

陳景潤就是一個能為宇宙奧秘殉道的人。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幸福,追求真理有追求真理的痛苦,在文明社會,我們更要尊重追求宇宙奧秘的人,畢竟,這是在為全世界謀福利。

貶低陳景潤等數學家的,是不明白基礎科學在社會中意義。數學和物理學,在社會這座大樓中就好比地基,而其他的學科和工作,就相當於砌牆和裝修加水管等等。地基打得有多深,決定了這座大樓能夠蓋到多高。

陳景潤耗盡心血證明“1+2”,為何被人說是在白領工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