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黃磊導演處女作《似水年華》:我們最愛的那個人,就是另一個自己

23集電視劇《似水年華》是黃磊和臺灣演員劉若英繼《人間四月天》之後再度合作的一部作品

該部電視劇拍攝於2003年,是而立之年的黃磊作為電視劇導演的處女作。有別於其他劇情跌宕起伏的愛情劇,本劇採用了淡淡的敘事風格,顯得很“另類”。全劇表現出了濃厚的江南古鎮特色,寧靜舒緩的格調,唯美浪漫的文藝氣息,和散文詩般的風格

黃磊導演處女作《似水年華》:我們最愛的那個人,就是另一個自己

(1)黃磊:中國大陸最具文藝氣息的演員和導演

演員宋佳曾經說過一段話:“每一個80後的女青年心中,都曾住著一個黃磊”。黃磊所出演的《人間四月天》裡徐志摩的形象被很多人所熟知,當時的他溫潤儒雅,將文人的才情和傲氣以及內心的掙扎都完美的演繹出來,甚至比徐志摩本人還深入人心。之後出演的《橘子紅了》,依然憑藉淡然嫻雅的氣質加深了他文藝形象的定位。正像黃磊的音樂大碟《等等等等》創意人許常德說的:“有些人適合存在於文學裡,而黃磊正是這樣的人”。

與表演相比,儘管黃磊進入導演界比較晚,但他依然憑藉2003年自編自導的處女作《似水年華》驚豔和感動了很多人,這部劇依然秉承了他的文藝風格,追求寧靜悠遠的意境,含蓄而詩化表現手法,營造出一種淡淡的卻洋溢著溫情的氛圍,讓觀眾能在波瀾不驚的劇情裡喚醒情感最深處的共鳴。

這部《似水年華》,黃磊不止一次的說過這是他給青春留下的紀念,希望自己在30歲的的時候可以擁有更多的創造性。實際上,這個故事既是黃磊講給自己聽的,也是演員演給自己看的,更是觀眾體會自己情感歷程的回憶,

試問,誰的青春裡,沒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最後總是被輕描淡寫的掩蓋了?

黃磊導演處女作《似水年華》:我們最愛的那個人,就是另一個自己

(2)一部回憶青春愛情的散文詩電視劇:卻不止於“愛情”

“似水年華”指的是什麼呢?是如水一般的年華,是你要追憶的年華,是你畢竟要失去的年華。就像本劇主題曲唱的:“誰讓瞬間像永遠,誰讓未來像從前。年華似水匆匆一瞥,多少歲月被輕描淡寫。”短暫的青春裡,能夠給時光留下深刻印記的唯有愛情,所以這是一部講述青春愛情的電視劇。但在劇中,透過那段柏拉圖式愛情的美好,我們同時也看到了故事依託的背景,那個帶有濃郁的江南水鄉文化特色的烏鎮,劇中烏鎮表現出的古樸靜美,迷離夢幻的情調,曾讓多少人把烏鎮作為自己魂牽夢縈的嚮往之地。因此,這部猶如散文詩式的電視劇,既關乎“愛情”卻不止於“愛情”,還有一種濃濃的江南文化的表達。

黃磊導演處女作《似水年華》:我們最愛的那個人,就是另一個自己

烏鎮有座圖書館名叫“晴耕雨讀”書院,老館長齊叔是個慈祥溫暖的老頭,他像對待兒子一樣照顧管理員“”,“文”北大碩士畢業後,因為感情挫敗,回到故鄉與齊叔做伴,主要的工作就是整理和修補館藏的大量古籍文獻。

來自臺灣的時裝設計師、藝術總監“”因為一次時裝外景拍攝的需要,來到了烏鎮。在書院拍攝時,與正在一排書架後面滿臉書卷氣的“文”不期而遇,四目相對時,他們彷彿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英”的到來,打破了烏鎮往昔的寧靜,也攪亂了“文”的內心。一見鍾情的產生往往沒有規律可循,甚至可能來自一個背影或一個眼神毫無準備的相遇瞬間。六天的拍攝很快結束,“英”回到了臺灣未婚夫“雄”的身邊,而“晴耕雨讀”書院裡的“文”,每天凝視著貼在床板上的地圖,視線永遠定格在標示為“臺灣”的那個位置。

黃磊導演處女作《似水年華》:我們最愛的那個人,就是另一個自己

觸抵心靈的愛,終究是無法忘卻的。“英”回到烏鎮,希望尋找這份情感的答案。再次的相見,“文”再也無法剋制對英的愛,他們在對對方沒有任何瞭解的情況下,在一個清晨深情的擁抱了。

“英”和“文”的情感模式,他們要的不是對方,而是自己。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認為:所有人的心理上都是兩性的,既有男性一面,也有女性一面,他把男性心理中的女性稱為阿尼瑪,而把女性心理中的男性稱為阿尼姆斯。當男人遇見一個與自己心中潛藏的阿尼瑪一致的女人時,就會一見鍾情,無法自拔。女人亦是如此。

“英”無法忘記烏鎮,無法忘記書院裡那位儒雅、沉靜、憂鬱的“文”。而她有卻有一個相處十多年的未婚夫,正在談婚論嫁。父親的去世和未婚夫事業的突然不順,讓內心一直掙扎的她最終艱難的選擇了“雄”,而把那份對“文”刻骨銘心的愛,深埋在心裡。這種感覺就像“英”的扮演者劉若英在《似水年華》新聞發佈會上說的: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和死,而是站在你的面前,卻不能說一句“我愛你”。

黃磊導演處女作《似水年華》:我們最愛的那個人,就是另一個自己

在本劇中,江南古鎮的文化韻味無處不體現在以烏鎮為背景的劇情中:那是當文和英第一次相遇,書院裡散發著寧靜和深邃之美的時候;那是當文和英夜晚散步到逢源雙橋,表現出靜謐朦朧之美的時候;那是當“英”在染坊院子裡向秀告別,一條條長長的藍色印花布在風裡飄動的時候;那是當“英”行走在牆壁斑駁狹窄悠長巷子的時候;那是當“英”因為內心掙扎無法入眠靜坐於風情古樸客棧的時候;那是當“英”把烏鎮回味悠長的特產-黃菊花輕輕灑在河裡的候......

愛情浸潤下的烏鎮,就像劇尾獨白所呈現的那樣:這裡的美,是令人迷失有讓人絕望的美,是年華逝去時留下的痕跡。彷彿這故事是註定要發生的,而且也是註定要這樣的結束。

黃磊導演處女作《似水年華》:我們最愛的那個人,就是另一個自己

(3)“柏拉圖”式愛情的美好終究抵不過“親情”式愛情的現實

對於愛情而言,電視劇《似水年華》的結尾是帶些遺憾意味的,兩個相愛的人最終沒有在一起。但對於婚姻而言,這樣的結局告訴我們:現實的意義遠比愛情更深遠。

“英”和“文”之間的愛情,是典型的“柏拉圖”式的,他們的情感是在精神層面互相吸引和思念。這部電視劇的故事表達看似平淡,波瀾不驚,精彩程度卻絲毫不遜色於其它任何愛情片常用的跌宕起伏的表現手法,故事是在淡淡氛圍烘托下,利用突出人物激烈的內心掙扎手法推進劇情的。

對於“英”和“文”來講,這是他們都非常確信的一生只會遇見一次的愛情,所以才有了他們彼此之間苦苦的等待和思念。儘管最終兩人也沒能互相擁有,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等待和思念也給他們帶來了快樂和幸福的的回味。這就是典型的“柏拉圖”式愛情的特點。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他的那本《理想國》書裡曾經提到:

快樂與擁有不正比,因為他們之間根本就沒有關係,所以擁有者也痛苦,不擁有者也痛苦;相反,擁有者也快樂,不擁有者也快了,就這麼簡單。

黃磊導演處女作《似水年華》:我們最愛的那個人,就是另一個自己


而“英”和“雄”之間的愛情,是典型的“親情”式,這種一起生活十多年的相知相伴的情感無異於是對婚姻做出的承諾。他們之間情感的維繫更多時候是來自對彼此的責任。“英”和“雄”之間也有美好的溫情,這種溫情更像是家人之間的互相關懷。

劇中有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的情節:“英”的手裡拿著一朵紅色的花,對著父親曾經住過的小院說:“爸爸,我該怎麼辦?”然後眼淚就流了下來。這一刻“英”內心所表現出的掙扎和矛盾,似乎讓我們似曾相識,這就是那部有名的電影《廊橋遺夢》中女主角“弗朗西斯卡”在雨中糾結是否跟著攝影師羅伯特私奔的那個場景。

當然,無論是《似水年華》的“英”還是《廊橋遺夢》中的“弗朗西斯卡”都面臨一個同樣的現實問題:一面是刻骨銘心可遇而不可求的愛情,一面是親情和責任,甚至還有道德的審判,何去何從?在此刻都煎熬著兩位女性。

最終兩位不同國家不同年齡的導演給出了不謀而合的結局,她們經過痛苦的抉擇還是選擇了迴歸過去,倒向了親情和責任一邊,這到底是為什麼?而這一點這正也是本劇和影片值得人深思的地方。

黃磊導演處女作《似水年華》:我們最愛的那個人,就是另一個自己


我們都知道:在情感中,誰也不能阻止自己的內心所向,但最終還是要做出自己的選擇,實際上,理智的做出選擇是很難的,人們往往會傾向於造成傷害最小的那個。

當曾經讓我們心心念唸的那個人,成了忱邊人之後,經過歲月的打磨,也許有一天也會成為嘴邊的那顆白米飯;而我們一直沒有得到的那人,卻經常出現在夢裡,不遠不近的在那,像一朵誘人的紅玫瑰,得不到,卻始終相思。

這一生,我們總是免不了在愛清的和親情之間徘徊,在自由與責任中權衡,但不管我們最後如何選擇,終究是有遺憾的。或許遺憾本身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既然這樣,我們應該坦然接受自己的選擇,有缺憾的愛情也許才是人世間最完美的愛情。佛家常說的:“花未全開,月未全圓“才是最美妙的時刻,我想也是同理吧!

黃磊導演處女作《似水年華》:我們最愛的那個人,就是另一個自己


(4)獨特的影像風格和另類的人物刻畫手法表達

《似水年華》的創作過程對傳統美學和超現實浪漫主義手法的運用把握準確。水墨色,空鏡頭,以及深沉簡約構圖都營造出一種傳統水墨畫般縹緲,恬淡的空靈感。敘事上以細膩的刻畫人物內心活動見長。整部劇都在一種寧靜,內斂的氛圍裡進行,例如:“文”在書院承受著思念“英”的煎熬時,表現出一種極度孤獨和恍惚感,而“英”在思念“文”時,獨自一個跑到山頂用望遠鏡眺望文所在的烏鎮方向,讓人體驗出一種無聲的落寞和傷感。

黃磊導演處女作《似水年華》:我們最愛的那個人,就是另一個自己

本劇在情緒渲染表現手法上,別出心裁的使用了彩色素描動畫場景,營造出一個獨立的童話世界。它不存在烏鎮的任何一個角落,它埋藏在“文”的心中,那是“文”在極致思念裡幻想出來的一個愛情童話世界,童話裡有金黃的樹林,清澈的湖泊,南飛的大雁,還有一座高高的眺望塔,連“文”自己也在童話裡變成了長著一雙憂傷大眼睛的卡通人物。這種超現實浪漫主義手法,充分展示了人物的內心訴求,形象的刻畫了“文”的憂傷,思念,等待,絕望和吶喊等情緒。同時這種充分的寫意手法也給《似水年華》這部愛情劇蒙上了一層夢幻色彩。當全劇終了時,也就是那個童話世界破滅的時候,“英”和“文”再也回不去那片夢幻森林了,也如同我們無法回到那些已經逝去的青春年華里。

黃磊導演處女作《似水年華》:我們最愛的那個人,就是另一個自己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曾嘗試著去證明:愛情是可以沒有理由,沒有距離,也是沒有答案的一種東西,至少文和英找到了,當然我相信還有很多人也都找到了。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回望歲月深處,誰沒有過似水年華,卻又任年華似水呢?

我是春城花草香,聽風賞雨,採菊南山,希望送你一段輕鬆有趣的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