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五步教學法第一步——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五步教學法第一步——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導讀:基於問題驅動為核心的五步教學法,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導、學、講、練、總的課堂教學流程,學生圍繞問題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和展示、多元評價的課堂學習。這種教與學模式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能有效打造高效課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運用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信息化手段,通過對視覺、聽覺等多感官的刺激,創設良好的情境導入新課,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早進入學習狀態。在這一第一步要達到的目的:即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拋出課題,引發思考 。

1. 創設情境的心理作用

現代教學注重情境創設,新課程從以人為本、基於生活、注重發展的教育理念出發,並對情境創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情境創設因此成為了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熱門話題。怎樣才能讓自己的課堂內容飽滿而富有吸引力,精彩而生動,學生願意學而且課堂高效?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創設一個吸睛學習情境至關重要。吸睛在心理學上叫喚起注意。

2.創設情境的理論依據

創設教學情境是課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徑。創設教學情境是模擬生活,使課堂教學更接近現實生活,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加強感知,突出體驗。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構建“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拓展”的基本教學模式,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根據這個理論,創設情境大致有以下幾種:

  • 創設懸念情境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與心理特點等,在新課引入時,依據教學內容創設製造懸念來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創設信息情境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提供一些開放性、生活性、現實性的信息,讓學生根據教師所創設、提供的信息,提出、解決教學問題。

學生都可以進行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訓練。從而,使每個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 創設生活情境

生活是教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源泉。因此,教學必須從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來,走向生活,使教學生活化。

  • 創設求異情境

求異思維是不依常規,尋求變異,對給出的材料、信息從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式或途徑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是創造性思維的一種主要形式,教師要善於選擇具體例題,創設問題情境,引導他們的求異意識。對於學生在思維過程中時不時地出現的求異因素及時給予肯定和熱情表揚,對於學生欲尋異解而不能時,則要細心點撥,耐心引導,幫助學生獲得成功,讓他們在對於問題的多解的艱苦追求並且獲得成功中,享受創造性思維活動的樂趣。

3.怎樣創設情境

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創設教學情境也是教師的一項常規教學工作,創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則是教學改革的重要追求。有價值的教學情境要體現以下幾個特徵:基於生活、注重形象性、體現學科特點、融入情感。

4. 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有兩個作用,一是為導入新課做鋪墊,另一個是為整節課串一個線索,後面的教學內容,教學環節以此情境鋪開。導入新課,教師要根據情境,提煉核心話題,拋出本節課課題、提出問題,引發思考。同時要告訴學生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所在。至此,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拋出課題,引發思考第一步圓滿完成,為下一步教學活動怎麼開展做好了鋪墊。

總之,良好的創設情境有利於學生循著知識產生的脈絡去準確把握學習內容;有利於幫助學生順利實現知識的遷移和應用;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比較強烈的情感共鳴,增強他們的情感體驗。因此在創設情境選材必須是生動的、充滿激情的、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或是別緻的肢體語言、新穎的遊戲,以及通過信息化手段展示圖片、播放視頻。在信息化網絡時代,這些好的手段,有助於教師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積極思考,參與到教學互動中去。

參考文獻:《創設教學情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