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2019年房地產市場總結及2020年展望:進入高位平臺期,無大起大落


2019年房地產市場總結及2020年展望:進入高位平臺期,無大起大落


在剛過去的2019年,房地產市場調控出現了微妙變化,在調控持續加碼的同時,寬鬆政策夾雜其間。在此背景下,2020年中國樓市怎麼走?

先談市場總體前景。

2019年,儘管從相關數據看,房地產市場有所增長,但這種增長可能尚待觀察。考慮到房地產市場百強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大約在70%,而百強的銷售權益比為80%左右,因此,銷售數據可能被高估了約15%。當然,以前也有通過合營聯營等方式摻水的做法。但近年來,排位壓力使銷售權益比下降較快。從地產企業的實際反映和利潤實現看,2019年樓市實際情況可能不比2017和2018年好多少,市場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明顯放緩。

但也無需為此悲觀。房住不炒的長效機制,不是讓樓市不增長,而是無法容忍樓市的過快增長。2019年和2015年相比,銷售面積增約50%,而銷售金額翻倍。如此膨脹下去,意味著2023年樓市要銷售超過2000萬套住宅,銷售額達到家庭部門收入的60%,這是難以想象的。

簡要結論是,樓市高位平臺期可能已經形成,不激勵但也不過度約束樓市,地方政策的微調餘地大,因此,樓市將進入每年呈微弱個位數增長的平臺期,每年銷售面積約15億平米、銷售額約15萬億元。出現特別不利於樓市的調控政策的可能性很小。

談談經濟總體感觀。

圍繞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能不能保6,經濟學家正在無謂地爭吵。要分清長期和短期。短期看,2020年是多個目標疊加的年份,需要維持較高增長。財政和貨幣政策不會太冷。但應該看到,貨幣政策不會有超預期的寬鬆,尤其是流動性數量不會太寬鬆,地產融資將變得更艱難。

財政政策更多的是通過增加地方政府舉債便利和刺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來穩定經濟增長。可以判斷的是,儘管政策調子比較溫暖,但這麼多年的經驗證明,穩增長的政策傳導還需進一步順暢,民營經濟面臨的融資等問題還需進一步被緩解。

長期看,樓市對於地方財政穩定、央企業績穩定、金融和消費穩定都有重要影響,因此,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房地產會是重要的、相對較好的行業。

簡要結論是,2020年經濟運行氣氛上是暖的,但實際仍待觀察。如果第一階段協議順利簽署,那麼2020年的局面會比之前預期的更好。樓市上半年平淡,下半年會好一些,因此拿地以上半年為宜,銷售去化以下半年為宜。(作者:鍾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