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為什麼夜空是黑的?宇宙中20萬億顆恆星發光,都無法照亮地球嗎

地球上四季分明、晝夜分明。當白天落幕,夜晚降臨,如果天氣晴好,我們抬起頭就可以在夜空中看到很多明亮的星星。目前,我們在地球的夜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包括行星、恆星、彗星和白矮星等等,不過,因為行星並不發光,因此,都是反射的恆星的光,才可以在地球上肉眼可見,比方說太陽系中,金星、水星和火星因為距離的關係,都可以出現在地球的夜空之中。

為什麼夜空是黑的?宇宙中20萬億顆恆星發光,都無法照亮地球嗎

不過,在宇宙中超過20萬億顆的恆星在發光,就拿銀河系來說,就有1000-4000億顆恆星,為何地球的夜晚還是一片漆黑,並沒有被點點繁星給徹底點亮呢?這是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恆星,我們都可以在地球上觀測到。

為什麼夜空是黑的?宇宙中20萬億顆恆星發光,都無法照亮地球嗎

恆星發光是因為內部產生核聚變反應,不過,除了太陽之外,其它的恆星都距離地球很遠,所以它們的光芒抵達地球的時候,都已經變得非常微弱了,而且,並不是所有的恆星光芒都可以抵達地球,在觀測條件非常好的情況下,地球的夜空中也最多隻有7000多顆恆星,而且這還是全球範圍,如果我們從地球上的某一個地方觀看夜空,最多隻能看到2000顆星星,這個數量別說放在宇宙中,就是銀河系中,都是冰山一角。

為什麼夜空是黑的?宇宙中20萬億顆恆星發光,都無法照亮地球嗎

目前,銀河系的直徑範圍是10萬光年左右,而能夠出現在地球夜空上的恆星,最遠距離地球不足1000光年。當然,這跟太陽系本身就處於銀河系的邊緣地帶也有一定的關係。可能大家對於宇宙中的恆星數量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地球上的全部沙子加在一起,都沒有宇宙中的恆星多,如果真的20萬億顆恆星光芒同時抵達地球,那麼地球上根本就無法適合生命生存,地球不爆炸,也會變成一片焦土。

為什麼夜空是黑的?宇宙中20萬億顆恆星發光,都無法照亮地球嗎

其實在19世紀的時候 ,一些科學家也與我們產生過同樣的困惑。他們認為宇宙浩瀚無邊,無數的恆星分佈其中,所有的光芒都可以抵達地球,只不過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夠做到,未來的某一天,當最遙遠的星光也抵達地球,那麼,地球的夜空就會被徹底點亮。

為什麼夜空是黑的?宇宙中20萬億顆恆星發光,都無法照亮地球嗎

不過,現代科學發展起來之後,這個觀點也就成為了“謬論”。因為宇宙中除了各類天體之外,還分佈著大量的氣體和塵埃,星光發出後,會被它們所阻擋,因此,並不是所有的星光都可以抵達地球。

為什麼夜空是黑的?宇宙中20萬億顆恆星發光,都無法照亮地球嗎

同時,宇宙自從大爆炸之後,一直都處於不斷地膨脹之中,雖然恆星的數量很多,但是它們因為“紅移”效應,都越來越遠,而且遙遠星系的運行速度都在逐漸減退,這就導致星光很難傳播到地球之上。

為什麼夜空是黑的?宇宙中20萬億顆恆星發光,都無法照亮地球嗎

因此,在地球的夜晚,我們才會只能看到上千顆星星,而且光芒都非常的微弱,大部分都需要藉助專業設備才可以看到,除了太陽,地球的夜空根本無法點亮。或許在38億年之後,伴隨著仙女座星系與銀河系相撞,地球的夜空也會大變樣,不過那時的地球夜空,想要被徹底點亮也同樣無法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