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鐵路“減重”運雜費讓國家經濟輕快“起飛”

驚蟄,春回大地,萬物生機盎然。雖然肆虐中國大地一個多月的新冠疫情為經濟社會發展按下了“暫停鍵”,但經過全國上下艱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號角已經吹響。

國家有號召,鐵路有響應。國鐵集團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自3月6日起,至6月30日,對部分鐵路貨運雜費實施階段性減半核收政策。鐵路“減重”運雜費這一舉措彰顯央企擔當,為全國大中小企業降低運輸成本,加快各類生產生活物資運輸,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為國家經濟快速“起飛”增添強大動力。

階段性運雜費下浮,充分體現國鐵企業社會責任。鐵路作為我國綜合交通運輸網絡骨幹,在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當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鐵路在已出臺減稅降費措施的同時,再次實行階段性運雜費下浮,讓利全國鐵路貨主3.8億元,是鐵路充分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攜手共克時艱的生動寫照。

階段性運雜費下浮,有利於激發企業生機活力。當前,國家正緊鑼密鼓推進復工復產,鐵路作為連接上下游企業的橋樑,鐵路運輸成本成為企業市場競爭力中重要的影響因素。2月份以來,鐵路部門在高效運輸防疫物資的同時,已為各大企業運輸原材料、電煤、春耕物資等共計3.1億噸。由此可見,在如此之大的鐵路運輸量面前,對運雜費減半核收,將為企業降低可觀的運輸成本,極大激發復工復產積極性。

階段性運雜費下浮,有利於保障民生物資運輸。3月,我國各地陸續進入春耕時節,化肥、種子、農藥等春耕物資需求旺盛,減半收取鐵路運雜費,將為農資物品運輸開啟更加暢通的鐵路運輸通道。對於各行各業來說,復工復產意味著生產原料大量購入和成品大量外運,鐵路在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降低運雜費,將有利於加速各類生產原料和成品的運輸,推動全產業鏈恢復正常生產秩序。

疫情以來,國鐵企業已經打出“組合拳”,除了剛剛出臺的運雜費減半政策,早在2月份,就已經對磷礦石、化肥、農藥等涉農物資實行延時費、滯納金、倉儲費、建設基金等進行減免。

不僅如此各地鐵路精準對接政府和企業需求,先後開行復工專列,為長三角、珠三角等地返崗人員提供出行保障。鐵路部門還充分發揮全國鐵路“一張網”“一盤棋”和集中統一調度指揮優勢,做好鐵路兩端短途接駁,全力打通貨物運輸“最後一公里”,千方百計提升鐵路運輸效率,助力國家經濟輕快“起飛”。(常婧)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