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陳鬆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時隔百餘日,

雖沒在立夏之前回來看看,

但北方慢熱的初夏約等於陽春,

春天還在這兒等我呢。

混編有一隻鴨的大白鵝軍團,

好像是永遠守在村口的衛士,

邊曬著暖陽邊用餘光瞄著,

警覺地與我們保持安全的距離。

北方的這個季節只有鳥囀,尚無蟲鳴,

當然,是在村裡大小狗子未發現我們之前。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比起隆冬,

屋外多了不少生命跡象。

正值北方播種之季,

也許這個環節算是輕鬆,

卻在鄭重埋下即將用全年守候的期望。

推動播種器咔噠咔噠的聲響,

在我看來是頗具儀式感的伴奏。

天旱少雨,

為田間剛植入的種子保溼,

還得拉著鐵碾子將土壓實

忙過眼前的春播後,

待到林木蔥籠水草豐美之時,

村民們就該頻繁入山。

各類山貨等著他們去發現之外,

牧牛是另一項重任。

據說,有時甚至要連日風餐露宿吃住于山上。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進村前山間平闊之處,

大面積佈滿了一壟壟黑色遮陽網棚,

有的還在搭建中,

如同山體之上被強行糊上的醜陋膏藥貼,

規模之大,氣勢之壯,

令我難免驚歎,

大有“退林為耕”的蠶食破壞之嫌。

與村民談到此事,

都無奈道,

這是來自吉林的外鄉人包下的人參田,

眼下已蔓延到村口不遠的地方。

而在安常守固的村民眼中,

高成本投入的人參種植,

是他們這些普通莊稼人不敢奢望的事兒。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冬天還是小奶狗的小黑,

已長成可威震賊匪的翩翩少年了;

養馬大叔鄰居家的牛,

生出了萌翻人的雙胞胎牛犢;

就連村南頭聾啞人一家的聾啞大閨女,

都出嫁成家了。

不管怎麼說,

這是一個充滿希望和美好的時節。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用幾張百元大票收購了幾籃土雞蛋,

產自如假包換的走地溜達雞,

老鄉們眉開眼笑,

我也找到了這二年鮮有的現鈔消費的感覺。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陳松帽兒山攝影隨筆丨過了立夏還是春

房前屋後的果樹上,

小白花還在盛放,

雖不及城市花叢那般斑斕濃豔,

但被尚未長出莊稼的土地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