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潮州

位於廣東省最東端,處於韓江中下游。東與福建省的詔安縣、平和縣相接,西與揭陽市的揭東區接壤,北接觸梅州市的豐順縣、大埔縣交界,南通汕頭市和澄海區,並瀕臨南海。潮州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素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嶺東首邑”之美譽。潮州是海峽西岸經濟區成員城市之一,粵東地區的文化中心,對外開放旅遊城市。旅居海外的潮籍僑胞、華人及港澳臺同胞約230萬人,是著名僑鄉。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關於潮州的概念有兩個,一是民系概念上的“潮州”,二是現有行政區域的潮州,即潮州市。民系的潮州指歷史上的潮州府所屬各縣,即為大家所認同的“潮汕民系。廣義的潮州,也就是歷史上的潮州,此定義已有上千年曆史,主要包括今天廣東省的潮州市、汕頭市、揭陽市以及豐順縣。共同的生活習慣,共同的民風民俗,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語言環境,共同的價值取向,共同擁有了潮州人的稱謂。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今天的潮州市,是在1991年12月將原來的副地級市升格的。作為地級市,潮州管轄潮安區、饒平縣、湘橋區。湘橋區也就是通常民間稱呼的府城、潮州城。 但是,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關於潮州的概念,還是傾向於廣義的潮州,甚至就是廣義的潮州。當代潮州成為潮汕地區三個地級之一,本地人較為注意把“潮汕”與“潮州”分別開來。如說“潮州話”、“潮州工夫茶”等,都不冠以“潮汕”二字。且海外潮人迄今為止仍喜歡稱自己為潮州人,海外各地潮人會館也都稱為“潮州會館”。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潮州商人是中國三大商幫之一,即以海陽(今潮安)、饒平、澄海、潮陽、揭陽、普寧、惠來、豐順等縣的商人為主。這八個縣,就是傳統的潮州八邑。潮汕地區雖因地形阻隔而開發較晚,但自唐、宋水陸交通陸續開通後,潮汕地區的工商經濟發展迅速。明代的潮汕已然成為粵東、閩西南、贛南三地物資集散與進出口的據點, 更是海上貿易活躍的區域。發源自潮汕地區的商人由於地理環境而形成“重販運”特點,使得他們在海上經貿與海外移民上有著傲人的成績。潮州商人的崛起與成就除了得益於工商貿易外,潮州商人的刻苦耐勞、冒險進取和倚重地緣、血緣社團的習性,是他們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潮州是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閩越族聚居,從已出土的石器、陶器、骨器、人骨化石等,可以窺見其遠古文明的光輝。唐太宗開科取士,潮州已有進士出現。韓愈貶潮,重置鄉校,延師興學,使潮州的文風蔚然興起。宋代的潮州更是文風鼎盛,“一州兩書院,他郡所無”。南宋前期時潮州主戶客戶人口14餘萬人,而端平以後參加科舉的居然“終場至萬以上人”,終宋一代潮州中進士者多達172人,其中建炎二年(1128)一科連捷9人,一時為之轟動。明代的進士為160人,傳出了同榜八俊、兄弟連科等佳話和一門三進士的榮耀。明代鄉試中舉竟多達1088人。在歷代的殿試中潮州還湧現出狀元林大欽(明嘉靖1532年高中)、榜眼王大寶、探花姚宏中這樣的英才。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潮州古城的文化內涵更為深刻,依江築建的州城略帶狹長,北高南低,東西略為傾斜。城北是衙署區,城南為居住區,城東為商業區,城西為手工業和平民區,整個佈局以《易》為本,突出體現“北貴南富東財西丁”的特點。貫穿於南北的通衢大道太平路,鱗次櫛比屹立著40多座形式各異的石牌坊。這些建於明、清兩代的牌坊,宛如潮州一部文明史,也成了潮州古城獨特的人文景觀。白牆黛瓦,嵌瓷木雕的潮州民居建築也頗具特色,不管是“四馬拖車”、“四點金”這樣的深院大宅,還是“拋獅”、“竹竿厝”的平民居第,無不顯示出深刻的潮州民俗意蘊,體現了精美典雅的文化內涵。潮州還有自己的方言、戲劇、音樂、工藝美術以及飲譽中外的潮州菜和名揚天下的潮州工夫茶,這些有著濃郁地方色彩的潮州文化對臺灣及東南亞一帶都有著同根同源的深遠影響和聯繫。

中國城市歷史回顧,千年潮州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