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位“90後”政協委員的擔當

“90後”的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委員王毅,剛聽到新冠疫情爆發時,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捫心自問: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自己應該怎樣為國家盡一份責任?

那是今年1月20日,鍾南山院士剛剛宣佈新冠肺炎疫情會“人傳人”,十餘位醫護工作者已經不幸遭遇感染,黨中央採取果斷措施,實施武漢封城。王毅立即拿出了自己的手機,開始給武漢慈善總會捐款共計10萬元,並在留言欄上,寫了八個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王毅委員出生於1990年,目前是北京保利金磚資本投資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和法人代表。

隨著抗擊新冠肺炎的進程,王毅又從手機新聞上了解到,因疫情大規模暴發,武漢醫院的醫用口罩和防護服告急,醫護工作者身陷極大的危險之中,令全國人民揪心。怎麼辦?他開始採取個人行動,動員國內國外的友人,全力尋找這些醫用物資。

此時抗災物資瞬間緊張起來,國內市場很難購買,王毅便想起國外的友人。他首先致電捷克的華人朋友,請他幫助。友人急忙跑去市場,轉了半天,回電說,捷克的華人已經行動起來,把各商場裡的口罩等醫用物資一掃而空。

王毅接著又給身在烏克蘭的朋友致電,請其幫忙。朋友回答說,可以在烏克蘭找到一些口罩,但是因為運輸等原因,需從莫斯科再轉運,可時間不等人,怕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這樣,王毅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俄羅斯。

王毅認識一位在俄羅斯工作的朱先生,是俄羅斯華人華僑青年聯合會執行會長。他把自己的心思一說,兩人一拍即合。於是朱先生費了一番周折,終於找到了58箱共計45240只一次性醫用口罩,再通過海關的幫助,很快運抵國內。

與此同時,國內也傳來了好消息:王毅分別找到了國產醫用防護服800套、醫用隔離衣200套、醫用外科口罩3.8萬隻、醫用一次性口罩3.5萬隻。隨即他將這批物資馬不停蹄送往武漢、北京、上海,捐贈給了抗疫一線。購買這些捐贈物資以及早先捐贈給武漢慈善總會的10萬元,共計123萬餘元,均是他為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的個人貢獻。

知情的朋友問他為何要這般給力?王毅說:“17年前‘非典’肆虐時,我還是個少年,是我們的父輩為社會扛住了病毒的襲擊。如今我們“90後”正在成長起來,尤其是我作為新入選的政協委員,為民族和國家出力,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