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人必有一死 但代價不可小覷

沒錯,死也是一門生意。而且,很大。SCI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殯葬巨頭,在北美市場佔據16%的市場份額。而在全球最大殯葬市場的中國,也有一家佔據主導地位的公司。

“死人財”毛利高達80%:土地成本幾乎等於0

人必有一死,但代價不可小覷。

儘管被罵“發死人財”彷彿被判了道德死刑,但馬克思說過: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絞首的危險。

殯葬業,就是其中一例。從2003年第一次出現在“中國十大暴利行業”算起,到今天,中國喪葬(從宣告死亡,到儀式結束,再到下葬)費用的平均支出已經超過2萬。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為什麼殯儀服務的毛利率會不如墓地服務的毛利率呢?畢竟墓地的成本部分可是土地,土地肯定會比石頭貴吧。我們繼續往下看,福壽園的財報中將成本部分根據項目劃分為了墓地服務、殯儀服務和配套服務,其中墓地服務的成本佔總成本的78%,而墓地服務中的土地成本卻只佔14.8%,墓石成本卻佔了30.7%。

問:為什麼福壽園的土地成本會比石頭的成本還低?

福壽園的低土地成本之謎

答案就在招股說明書!——土地性質!

福壽園大部分土地是十年前拿到手的,當時的土地成本很低。2001年之前,公墓用地屬於國家劃撥土地的範圍,對其使用的年限和價格並無明確的規定。以佔地面積為40萬平方米的上海福壽園為例,原土地收購成本每平方米低到令人咋舌的190元;佔地面積為30萬平方米的河南福壽園,土地性質為批售土地,原土地收購成本每平方米更是低到只要44元。——價格如此之低,在福壽園的成本結構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墓地服務業務主要賺取的利潤是土地溢價。由於墓地的拿地價格僅為數百元,即使土地價格較高的上海、北京,也僅為千元出頭,而福壽園作為高端墓地經營者,其墓地平均售價高達20萬元。由於物價部門僅對“火化費、運屍費、停屍費、租用大廳費、寄存費”等基本服務進行定價限制;對墓地、墓石則隻字未提。正因為如此,百十來塊的土地成本,轉手就可以賣出上萬的墓穴價,——高達100、甚至200倍的利潤空間。

與之相對應的是,地方政府對墓地的規劃極為有限,導致供需嚴重不匹配。橫向對比,2016年,中國人口總數13.82億,墓地數量3000多處;美國人口3.25億,墓園多達50000處。

近年,墓位佔地面積呈現大幅下降趨勢,但價格卻不降反升。

與房地產市場不同,墓地轉讓的轉讓率為0,而社會中對墓地全部需求均為剛性需求。需求不斷增加,供應卻持續減少,供需矛盾不斷激化。

墓地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成本、墓石成本、管理開發成本等,但是墓地價格高的原因不在於這些,而在人的心理需求。為了滿足這一需求,福壽園與時俱進,推出差異化墓地,如草坪墓地、定製墓地、成品藝術墓地等等。與傳統的殯葬企業相比,福壽園更加註重陵園的設計與景觀,“讓公墓變公園”、“讓告別變美麗”成為其經營理念。墓地差異化的直接誘因就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福壽園傳統墓位均價4.8萬元,而藝術定製墓的均價達到27萬元,翻了6倍。

人必有一死 但代價不可小覷

2014-2016年,福壽園的營收分別為7.95億、11.08億和12.68億,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內生增長,即在運營項目的自然增長,包括業務量的提升和銷售均價的提升,二來自新收購項目所帶來的外延式增長。

1994年上海福壽園成立,經過近20年的發展至2012年底已經營6座墓園和5個殯儀設施。2013年12月福壽園成功上市募集了逾16億港元的資金,開始大規模收購。2014年收購2座墓園,同時自建及與其它方合營墓園各1座,時間到了2015年,僅這一年福壽園就收購完成了4座墓園,此外還增加了5處殯儀設施。截至2016年底,福壽園的業務已覆蓋中國10個省份和直轄市,此時的福壽園已經擁有了13座墓園,11間殯儀設施和3座受託管理的小型墓園,所儲備的土地可滿足未來十幾年的發展需求。

不過,未來的土地政策可能會發生變化,這將是福壽園經營的一大風險因素。在2001年前,公墓用地屬於國家劃撥土地的範圍,而到2008年時,民政部等八部委發出通知,要求經營性公墓用地必須通過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方式確定土地使用者。這類風險在福壽園招股書的“風險說明”中也有列出,例如公司在2004年後拿到的錦州墓園,不一定被列為劃撥土地,有可能被遷出或者按照現有市值地價購買。此外,地方政府殯葬政策的制定和修改也會對福壽園造成影響。如在2012年時,重慶市民政局就宣佈,重慶主城區原則上不再新批建經營性公墓,並且計劃建設大量城市公益性公墓。

精準定位墓地服務環節

福壽園的主營在墓地環節,這是由中國殯葬行業的政策准入門檻決定的。中國的殯葬類業務一共有以下四類:殯儀服務、遺體處理、墓地服務和其他產品銷售服務。

人必有一死 但代價不可小覷

1)殯儀服務:主要包括遺體的實際處置、運輸及處理 (包括遺體化妝及著裝);出殯典禮,包括與葬禮有關的其他額外服務;靈堂租賃。殯儀服務目前主要由政府及其下屬專門單位主導,私營企業參與度較低,在部分省份仍然受到限制。

2)遺體處理:指處理屍體,包括火化服務。在中國,火化服務受政府管制,僅政府機構可以提供相關服務,價格也受到政府的嚴格管制。

3)墓地服務:主要包括火化後地葬相關銷售(包括墓地銷售、 陵墓設計及規劃、牌匾和墓石生產及安裝);其他落葬服務。墓地服務政府授予民營公司參與,目前私營企業參與度較高。

4)其他產品銷售及服務:殯儀服務的產品銷售;有合法登記殯葬服務的提供商,提供不屬於以上類別及子類別的所有其他殯葬服務,如落葬後續追悼服務等。不過,目前中國在這方面的市場開發力度相對較弱,有私營企業參與但業務體量相對較少,且專業度和服務質量都較低,目前仍處於成熟度較低的狀態。

中國墓地資源有限,管理簡單,殯葬行業的門檻主要在於“牌照”,由於國家的壟斷性質,墓園還能夠提供穩定的現金流。目前中國的墓地服務類型主要為公益性墓園和經營性墓園兩種,公益性墓園主要為農村居民提供安葬場所,經營性墓園主要為城市居民提供安葬場所,但是從各省份公開的數據來看,公益性墓園的數量佔比還是超過經營性墓園,價格方面也是經營性墓園遠高出公益性墓園。

正因為墓地服務的放開,整個殯葬行業中墓地服務業務佔比超過50%且複合增速最快。2015 年,我國殯葬行業市場規模達到 713.77 億元,其中墓地服務市場規模 為 412.82 億元,佔比達到 57.84%。在 2008-2012 年的業務構成統計數據中,墓地服務業務複合增長率為 14.0%,高於其他三類業務。根據的預測,2013-2017 年墓地服務業務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17.9%,依然位列四大業務板塊之首。

人必有一死 但代價不可小覷

整個殯葬行業只有這個環節向民營資本敞開,於是福壽園就盯著這個環節抓緊跑馬圈地,在墓地行業上下功夫,不斷的通過收購土地增加自己的墓園經營範圍。經過幾年的擴張,福壽園現在的經營範圍覆蓋上海、重慶、合肥、濟南、鄭州、錦州、廈門、南昌等多個城市,在這個極端分散的市場上,福壽園的市場佔有率達到1%。你也許覺得百分之一的佔有率很低,但事實是殯葬行業 CR5 為僅為 3.2%,雖然這是2012 年測算的數據,但至今行業分佈仍未有較大變化,地域分散、信息化和產業化程度低是整個行業格局較為分散的原因之一。不過放眼未來,隨著殯葬模式的不斷創新和資本的接入,行業已經步入整合階段,這將為殯葬行業帶來新的機會。

殯葬行業的市場空間是基於死亡人口的增長情況。我國的人口結構呈現老齡化 不斷上升的趨勢,2002 年,我國 65 歲及以上人口共有 9377 萬人,老齡化人口占總人 口比率約為7.3%,而到2015年,老齡人口增長至1.44億人,老齡化水平上升至10.5%。

未來我國老齡化水平將會持續上升,預計到2020 年將達到 14.5%,老齡人口將突破 2 億人,2050 年老齡化水平預計增長至 21.8%,老齡人口突破 3 億人。2020 年全國老齡化人口可能將突破2 億人,老齡化人口占比不斷提升,預計2020年老齡化人群的比重達到 14.5%。

根據統計局的數據,我國死亡人口數量每年大致在820萬左右,如果以平均每人2000元的低標準喪葬費用估算,殯葬行業每年有164億元的巨大市場。再算上骨灰存放、購買墓地等費用,殯葬行業的銷售總額將超過2000億元。並且這個市場還會繼續擴大,畢竟中國已經進入了人口老齡化階段,每年死亡的人數還將增加,預計在2040—2070年達到頂峰,甚至會出現每年死亡2500萬人左右的極端年份。

基於上述數據,未來50年間,中國殯葬市場將呈現巨大的上升空間。福壽園,以及其他規模尚小的相關服務企業,將迎來最好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