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邢臺55項審批事項試行“兩不見面”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黃清標)去邢臺經商、上項目,“提包入駐”將成為可能。近日,邢臺市政府第十八次常務會審議通過《邢臺市“兩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實施方案(試行)》,在清河縣、威縣、臨西縣和經濟開發區,對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等55項審批(服務)事項實行“一對一”代辦,試行市場主體、項目單位不與職能部門見面,不與徵地、拆遷等相關方見面,以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激發市場活力。

為有效推進“雙創雙服”活動,營造一流營商環境,邢臺市委、市政府負責人近日在聽取重點企業負責人意見、到有關部門及縣調研的基礎上,決定適應項目單位(企業)所需所急,推行“兩不見面”改革:藉助外網受理、內網辦理、集中審批、無償代辦、高效服務流程,實現“不見面、最簡便、快辦成”,全力打造效率最高、流程最簡、服務最優、成本最低的營商環境。

據介紹,“兩不見面”改革試點的服務對象為總投資1億元以上生產性實體項目,“3+1”類企業(重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重點服務業企業、重點科技型中小企業和納稅百強生產性實體企業)和市、縣重點招商引資項目。

邢臺市行政審批局、市發改委負責幫助上述服務對象協調解決項目落地、企業發展要素保障所涉及的49項審批中的問題和項目落地、企業經營發展中遇到的徵地(拆遷)等6方面困難。市行政審批局負責依託“互聯網+政務服務”系統實行“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和“容缺辦理”,對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即時受理,不能當場受理的要在2個工作日內審查完畢並受理,推行缺非要件“容缺受理”和缺非主要材料“承諾辦理”,對辦理結果統一送達。市發改委負責在1個工作日內對項目單位(企業)提出的申請予以答覆,建立項目單位(企業)服務事項臺賬,儘快與相關市直單位、屬地政府協調解決有關問題並回復委託方。

據悉,邢臺市將在試點的基礎上,下半年在全市推廣這項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