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在黃牛面前,我們都是被玩得團團轉的粉絲

在黃牛面前,我們都是被玩得團團轉的粉絲

在黃牛面前,我們都是被玩得團團轉的粉絲

大牌明星的演唱會一直是黃牛黨的重點目標,王菲當然不例外。

黃牛是演出市場的奇葩存在,他們與主辦方“合謀”賺取超額利潤,又“帶領”粉絲追星,成為最瞭解粉絲的操盤手。

演出票務市場可能是一盤很大的棋。這盤棋裡有一大群不差錢的“瘋子”,有數十家年輕、混亂卻蓬勃發展的票務機構,還有一個擁有兩百年曆史的“灰色組織”——黃牛黨。

電影有統一售票系統,買賣雙方信息對稱,票價透明。相反,演出、演藝類的票務市場,在過去幾年還保持著原始的交易形態。例如周杰倫的“地表最強”演唱會門票,一直都是“地表最難買”,往往門票剛開售,指定平臺就瞬間“售罄”了。不需要多久,你就會看見朋友圈裡有人在發帖:“跪求××演唱會門票,加多少錢都可以。”

然而,在粉絲髮愁買不到票的同時,主辦方卻抱怨門票銷售困難。

在黃牛面前,我們都是被玩得團團轉的粉絲

2010年11月8日,王菲演唱會場外附近地鐵站出售門票的黃牛。

總體來講,我國的演出票務市場還是相對粗放、初級,甚至有點原始,市場化遠遠不足。”面對行業所處的階段,西十區票務CEO李明偉直言不諱。

分水嶺出現在2015年。粉絲經濟崛起,中國娛樂演出產業上下游均受益,明星、經紀公司、演出公司、票務以及黃牛,都在迅速升級壯大。根據易觀今年4月發佈的《中國現場娛樂在線票務平臺年度分析》,中國現場娛樂(含演出賽事)在線票務市場快速增長,向500億元大關邁進。

該報告還顯示,國內已有在線票務平臺超40家。目前,大麥網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一,另外還有西十區、摩天輪票務等。

越來越多的演出,越來越多的屏幕,不斷興建的場館……無論是“天價票”,還是黃牛橫行,隨之產生的演出票務問題也在愈演愈烈,影響著快速成長中的國內演出市場。

在黃牛面前,我們都是被玩得團團轉的粉絲

五月天香港演唱會,有人在場外掛上“五迷堅拒黃牛”的字句。

黃牛1.0 :票都去哪兒了?

————————

心中有座墳,住著主辦所有人。

這是自2016年3月11日Big Bang上海站巡演開始,在V.I.P(Big Bang的粉絲統稱)間流傳的口號,也代表了他們怨念的心聲。因為粉絲買門票的難度已遠超搶一張春運火車票。

票都去哪兒了?如果你有從黃牛手中買票的經歷,請注意票面,十張有八張上印著“贈票”。這些贈票從哪兒來?FT中文網《中國演出票價為何貴?》透露,據不成文的規定,每次舉辦大型演出,演出商要給各級主管部門、媒體、贊助商、推廣宣傳,甚至明星入住的酒店留有贈票……這些“人情票”加起來佔到所有座位的30%—40%。扣除了這些席位,才是可出售票。

王菲“幻樂一場2016”演唱會期間,國內最大的演出票務平臺大麥網是官方唯一指定售賣平臺。然而,資深業內人士楊樾在微博和朋友圈爆料稱“大麥網只分到800張票”。後來演唱會主辦方白玉蘭文化負責人莊鳴也證實了此事。大麥網的“唯一”有名無實。

許多媒體和粉絲都把原因歸咎於黃牛。從事演出行業十多年的W先生認為,主辦方與黃牛合作是檯面上的“潛規則”,在正規網站放出少量門票,其他都轉給黃牛進行銷售。遇到票房好的演唱會,可以加價給黃牛,獲取更高的收益。要是票房不行,就低價給黃牛,轉移風險。

在黃牛面前,我們都是被玩得團團轉的粉絲

周杰倫演唱會的黃牛票販子。

曾在第三方票務平臺“西十區”工作的王志剛(化名)分析黃牛在現場演出票務市場的角色定位:

“演出會的票面價,是演出主辦方經過仔細核算設定的,票面價×座位數=票面票房收入。這個票面票房收入能保證演出主辦方有適當利潤的價格。但這是一個保守的價格,如果演出特別火,主辦方按票面價售票就少賺很多錢。同時這個價格也有風險,想象一下,如果薛之謙的人設崩盤發生在他的演唱會開演前,票價又會是怎樣?這兩種情況對主辦方來說都很頭疼。這時,黃牛就出場了。他們會根據市場行情或溢價或折價賣票。這一切都是市場行為,不論監管部門出多少政策,都不可能改變這件事背後的經濟學基礎。

黃牛就是市場這個無形的手的一小塊皮,可能在很多人眼裡它更像一塊“牛皮癬”。黃牛的身份很難絕對化界定。

在大麥網體育頻道的經理孟威看來,大麥界定黃牛最重要的標準之一,就是有沒有加價售賣;但即便加價售賣,也依然很難界定這是消費者還是黃牛。“比如說你買了一張票但是去不了,然後發現票很火,就加了200塊錢賣給別人。你說你是不是黃牛?如果完全以利益導向去轉票,就可以算是黃牛了。”

也就是說,在利益面前,人人皆可能是黃牛

另一個問題是,主辦方為什麼不直接調高票價?“這是一場合謀。”一位承辦了Big Bang 2016年北京見面會的演出商毫不避諱地說,“這是韓國娛樂公司的陰謀,是粉絲經濟運營的一整套打法,他們降低標價,就好像是對中國粉絲講,哥哥愛你們,580元一張票貴嗎?”

在黃牛面前,我們都是被玩得團團轉的粉絲

香港,黃子華“棟篤笑”門票在發售前,座位表已出現一大片“黑海”,大部分座位早已被主辦方或贊助商扣起。

中國票品的特殊性,導致演出票就像期貨,小黃牛在競爭中基本上都會被玩死。事實上,黃牛票的定價有一套規律,有經驗的黃牛會分批次地對外售票,根據銷量好壞以及距演唱會開幕的期限,調整下一批票的價格。

如果碰到大單,職業黃牛會合夥接下來,每人投十幾萬元,即使虧了也不至於血本無歸,最多再跑幾個項目賺回來。所以,職業黃牛通常需要跟項目跑,哪個明星賺錢就跟誰跑。陳奕迅、五月天要巡演了,黃牛就跟著他們全國各地到處跑。等巡演結束,黃牛一路下來賺的錢,就夠在家鄉買房了。

有業內人士分析,如果強制機構和個人都不允許溢價,那麼最終的情況是市場倒逼主辦方漲價。“主辦方、票務公司會為了生存,為了獲得合理利潤,在定價之初就把價格定得很高,這不利於市場繁榮。”

綜上來看,黃牛對主辦方來說是一個有效的銷售渠道,可以通過這個不透明的渠道去管理票的銷售,從而獲取更高利潤。主辦方只管把票賣出去,至於賣給的是黃牛還是消費者,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黃牛得了好處,還幫主辦方炒火了演出市場,大家都有錢賺,雙方關係如此微妙。難怪有網友評價,主辦方和黃牛的關係才是“地表最強”。

在黃牛面前,我們都是被玩得團團轉的粉絲

黃牛小哥蹭著馬布裡帶來的比賽熱度,賺到了本賽季為止最滿的一桶金。黃牛展示票面,780元的票價漲到1600元。

黃牛2.0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是這兩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廣告語。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減少中間環節,讓用戶拿到最低的價格,是越來越多創業者在做的事情。

但目前的中國演出票務市場,反而需要一箇中間商來調節“差價”。

互聯網分析家劉克泉指出,中國演出票務市場的問題本質並不在於票價高低,而在於票務交易黑箱操作、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自然也就不是單純的打低價票噱頭,而是促進買賣雙方信息對稱,讓票務交易更公開透明。

步入2.0時代的黃牛黨紛紛以文化、廣告、傳媒類為名註冊公司,把微博、微信、QQ群、淘寶等平臺變成他們拓展疆域的新戰場。篩選與管控“優質黃牛”的第三方票務交易平臺,如西十區、牛魔王、有票、票蟲、票乎、票牛、一號倉等,也隨著資本的湧入應運而生。

據統計,票牛2016年10月宣佈完成600萬美元B輪融資;西十區2017年4月宣佈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摩天輪票務2017年10月宣佈完成2500萬美元B+輪融資,B輪累計融資金額達4000萬美元,這是互聯網演出票務平臺史上最高金額融資。

不同於傳統分類信息服務或B2C類票務網站,第三方票務交易平臺對標的是美國最大票務平臺Stub Hub。這個平臺創立於2002年,在這裡,賣家根據市場需求定價售票,可以偏離票面價值。這就把黃牛交易擺到了“檯面上”。

在黃牛面前,我們都是被玩得團團轉的粉絲

主流現場娛樂在線票務平臺發展簡史。

以西十區和摩天輪為例,它們搭建了一個可供買賣雙方自由交易的C2C平臺,主辦方、各級代理商、場館均可以在這裡大規模售票,甚至有票的個人也可以出售,價格由賣方自己定,相當於票務上的“淘寶”。

現在平臺上一個演出,幾十個賣家在競爭,同一位置的低價票優先顯示,所有不透明的利潤,都被擠掉了。

”摩天輪票務CEO崔傑夫把摩天輪票務比作現場娛樂領域的滴滴出行,傳統一級票務公司類似於出租車公司,各級票務代理公司相當於專車,買票就像叫車,用哪家取決於用戶自己的選擇。

一號票倉也支持黃牛透明化,“避免‘黃牛’哄抬市價的最好方法就是將‘黃牛’透明化,因為你無法杜絕商業演出票務的倒買倒賣”。

西十區CEO李明偉無意“洗白”黃牛,但他認為黃牛黨應該有個新名字,叫“票民”,就像買賣股票的股民一樣。實際上,一些黃牛也希望有一個規範化的市場。李明偉提到在一次CBA比賽場外,黃牛們合夥將一個賣假票的打了一頓,“很多黃牛希望賺靠譜的錢,也不希望賣假票的砸飯碗”。

在黃牛面前,我們都是被玩得團團轉的粉絲

強光照射辨別假票。

黃牛3.0:第一批玩轉粉絲經濟的人

————————

2018年被稱為“偶像元年”,偶像養成系綜藝節目培訓出忠誠度極高的粉絲人群,粉絲們驚人的消費力,帶動了緊跟其後的黃牛產業。

“很多粉絲越來越不滿足於在演唱會看到偶像了,他們希望能跟偶像近距離接觸。”在韓飯圈頗負盛名的黃牛“上海阿加西”,業務早已不限於倒賣演出門票,當下人氣明星參加的新聞發佈會、電影首映禮、綜藝節目、明星生日會、各大頒獎典禮等,都是他的“撈錢耙子”。現場觀看彩排則另收費用,因為除了幫預訂明星下榻酒店,還很可能需要替粉絲(分多批次)偷運相機進錄影棚、幫粉絲追車,甚至假扮記者或保安,和主辦方、現場保安鬥智鬥勇,“是一條龍服務”,但難度較高。

如果說以前的黃牛比嘴勤比腿快,那麼如今的黃牛拼的是智商和膽魄。

除了以上服務項目,3.0版黃牛還需要第一時間瞭解當下最火的偶像明星。為此,黃牛團隊中有專門成員研究粉絲愛好,為粉絲量身定做的追星公眾號,發佈明星行程,精準定位,以降低風險成本。

在黃牛面前,我們都是被玩得團團轉的粉絲

由於主辦方分批讓粉絲入內購票,在太陽底下等購票的粉絲紛紛出動遮陽傘防曬。圖/星洲日報

常年混在行業一線的3.0版黃牛,對明星們的實際身價很“門清”。陳奕迅、周杰倫、張學友和五月天,是他們心目中穩賺不賠的演唱會“四大神獸”。而一些外人看來“正夯”的“小鮮肉”“女神”,卻可能是“賠錢貨”——“×××遲遲沒有有分量的新作問世,圈不來新飯,老本總會有吃光的一天”“×××作品太少了,開演唱會還不是時候”“×××貴為‘天王’,可比起周杰倫和陳奕迅,或許是有點太老了”……

黃牛“導師”們,點評起娛樂圈來有模有樣。

面對如此多元的服務項目,黃牛的開價通常有很大的彈性。而彈性到底多大,則全由粉絲的財力決定。要問鹿晗、TFBOYS和蔡徐坤的粉絲到底多有錢,黃牛肯定最有發言權。就在《偶像練習生》上演期間,練習生蔡徐坤簽名了兩張個人海報,據說是全網僅有的兩張——有粉絲拿到了其中一張,以4000元的價格賣給了一位黃牛“馮總”。這位“馮總”轉手就賣了2萬元。

與以往不同的是,當“馮總”在微博高調曬戰績時,粉絲並未像以往那樣痛罵黃牛哄抬價格,反而是哀求:“馮總,別太狠了,我覺得我們ikun(蔡徐坤的粉絲統稱)你可以做長線……”

在黃牛面前,我們都是被玩得團團轉的粉絲

粉絲找“馮總”購買蔡徐坤的海報。

這位神秘的“馮總”,據說存在於每一個粉絲的微信聯繫名單裡。他常常身穿黑西服,耳朵上掛著一個麥,一副保安模樣,在入口處把粉絲一個一個“往裡運”。他是許多粉絲心中的最佳“擺渡人”。

“馬雲的格言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買賣,小馮的格言是讓天下沒有難買的票。”這是“馮總”的微信個性簽名。他有四五個幾乎滿員的微信號,粉絲客戶超過2萬人,而同行的客戶或連他的零頭都不及。這樣龐大的“客戶群體”,讓“馮總”成為了“制霸黃牛界的巨頭”。微博上有人這樣評價他的“影響力”:“如何證明你家愛豆真的火了?”“他被馮總盯上了。”

很多粉絲還是跟以往那樣嫌棄黃牛,但為了近距離接近自己的偶像,他們還是不得不求助於黃牛。在粉絲“正廷妻”看來,黃牛對粉絲而言,更像“肥宅快樂系”垃圾食品,“誰都知道這種東西不健康,但時不時還是會去偷偷吃一次”。

可以說,3.0版黃牛是第一批玩轉粉絲經濟的人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本文作者/阿餅 排版/王敏

新週刊——中國最新銳的生活方式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