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河南大學第八屆時光微電影展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視頻大賽頒獎典禮舉行

河南大學第八屆時光微電影展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視頻大賽頒獎典禮舉行

河南大學第八屆時光微電影展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視頻大賽頒獎典禮舉行

“用時光記錄青春,用青春追逐夢想!”河南大學第八屆時光微電影展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視頻大賽頒獎典禮於6月10日晚在金明校區明德電影院正式拉開帷幕。開封市委宣傳部副調研員張鳳鳴、信陽師院傳媒學院黨委書記王振海、鄭州師院傳媒學院院長範紅娟、河南廣播電視臺導演王志強等受邀出席,校工會主席沈潔霞,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新聞與傳播學院部分領導出席頒獎典禮。

沈潔霞首先上臺致辭,回顧了我校輝煌的歷史成就。她表示,新聞與傳播學院舉辦的“‘時光’微電影展”“綻放”“鐵塔記者文化節”等品牌的實踐活動在校內外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力,符合搭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全面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培養複合型新聞傳媒人才的要求。“‘時光’微電影展”是探索實踐改革、鼓勵學生創新實踐、提升學生實踐水平的重要舉措。

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楊萌芽在發言中表示,實踐教學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新聞與傳播學院高度重視實踐教學,使每個繫有品牌活動的支撐,組成學生實踐教學的矩陣,在省內外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本次大賽也為我校及省內各兄弟院校提供了專業交流平臺。

隨後,主持人公佈本次“時光微電影展”獲獎名單。獲獎作品在展現濃烈的人文關懷之餘,還切合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論是小人物生活的辛酸苦辣還是當代大學生的心路歷程都體現了幕後團隊對當今社會的期望,反映了90後大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擔當。一等獎作品《擺渡》《伍時海》均出自我校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之手,兩部作品將時下流行的“初心”二字展現的淋漓盡致。每個人對“初心”都有不同的理解,在《伍時海》中,伍時海的理解是善良。該影片將目光聚焦在浮躁社會里的小人物伍時海身上,用社會的不公和家庭的不幸突顯他的善良,觸發觀眾的同情心理,體現社會隱藏的大愛。伍時海心中的天平不會因社會的不公平和家庭的不幸遭遇而傾斜,他用一生詮釋著“有些東西不會變,他們甚至幾千年來都未曾改變”。《擺渡》有三個關鍵詞:三十年,兩代人,一條河。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鄭縣的李莊村,李戰旗對“初心”的理解便是擺渡精神,他沒日沒夜地渡船,傳承父親和哥哥的擺渡精神,打破了汝河對村民和外面世界的阻隔。

據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系教師介紹,本屆時光微電影展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視頻大賽共收到河南省內12所高校的55部作品,其中我校報送了30部作品,省內各兄弟院校報送了25部作品。55部作品中有20部劇情片、16部紀錄片、19部專題片。經過評委會的兩輪評選,本次活動共選出了16部作品,包括6部劇情片、6部記錄片、4部專題片,其中有7部來自兄弟院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