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自強故事|離開柺杖寸步難行 他卻創下了正常人所不及的“大業”

創業難,殘疾人創業更難,杵柺杖創大業難上加難,但四川榮縣卻有一位離開柺杖不能站立,離開柺杖寸步難行的殘疾人,靠著堅強的毅力和執著的追求,靠著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夫妻和諧發力不僅創下了家業,而且創下了正常人所不及的“大業”。

他,就是今年49歲的榮縣二級肢體殘潘文彬,總投入2100多萬元的榮縣潘多拉家庭農場場主。

自强故事|离开拐杖寸步难行 他却创下了正常人所不及的“大业”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潘文彬的創業之路

↓↓↓

爬地行走渡童年

49年前,潘文彬出生在當時的榮縣龍潭鎮街道,“潘三”的降臨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不少歡樂。天有不測風雲,就在他一歲多的時候,一場感冒高燒住院後患上了小兒麻痺症,從此再也不能像正常的小夥伴一樣蹦蹦跳跳的過著童年生活。

“在我的記憶中,五歲前是在地上爬著前行當走路長大的,看到同齡人跑來跑去,我好想和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做遊戲。無數次,我扶著房門站起了,但一次又一次被摔倒。”潘文彬說。

伴隨成長的歲月,潘文彬到上學的年齡了。父親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三咡,你要站起了,你要去讀書學點文化,不然,你這一輩子咋辦呢!”上學前半年,父母帶他到自貢一家醫院做了手術,一個多月的手術治療,但還是沒有讓他站起了。於是,父親就用竹子給他做了一副柺杖,手把手教他走路。

就在潘文彬學會用柺杖走路時,一個意外讓他重重的摔在家裡80多公分下的天井裡,將右大腿摔斷,從此使他再也無法擺脫柺杖伴隨他走天涯的命運了。

上小學的路,只有400多米,但要靠哥哥姐姐和父母揹著去,看到同學快樂的體育活動,他在校園獨自流淚。

時光匆匆,潘文彬在家人和老師、同學的呵護下,從小學到初中,他愉快的唸完了課程,9年的校園生活,也讓潘文彬漸漸的變得堅強自拔。“讀初中時,我就暗暗鼓勵自己,一定要做一個堅強的人,一定要靠自己的拼搏幹出一番事。”潘文彬自勵自己。

自强故事|离开拐杖寸步难行 他却创下了正常人所不及的“大业”

學藝謀生積澱生意經

初中畢業後,潘文彬離開了校園,在父母的張羅下,他杵著雙柺杖拜師學技走上了鐘錶修理謀生路。

雖說他腿腳不方便,但學藝卻心靈手巧,半年的學技後他走出師門,獨自在龍潭街道擺攤幹起了長達12年的鐘表修理、銷售,成了龍潭鎮家喻戶曉的潘跛子。

為了到自貢進材料方便,90年代初,潘文彬花6000多塊錢到內江買了一輛殘疾人機動三輪車。他回憶說,父母怕我出事不讓我買,我很堅定地給父母說,我會注意安全。在父親陪伴下,我去內江提了車後駕駛6個多小時才到家。從此,進貨購買材料,這摩托車就是我的腳了。

“直到90年代傳呼機問世,我感覺鐘錶會被這些電子產品替代,修理就會沒市場,2000年便轉行到自貢經銷飼料,但剛跨入飼料行業,卻遇到生豬市場不景氣,幹了兩年就‘收攤’,重新回到龍潭鎮幹了半年老本行。”潘文彬說。

鐘錶修理,已經沒有市場了,生意不好閒得無聊。他沒有坐地等花開,通過多方考察,他將此前經營獲得的近30萬元全部家當帶到榮縣縣城,購買了液化氣加裝設備和租用場地,並在縣城風雨橋旁租賃了經營門市。

為了開拓市場,潘文彬起早貪黑騎著殘疾人摩托車跑遍了榮縣27個鄉鎮及貢井、威遠、犍為等縣的部分鄉鎮,建立代銷點30多個,銷售液化氣從當初接手每月31立方增加到最高銷售量每月200多立方。

“騎殘疾人摩托車跑市場,路上出個兩次事故,一次是摔倒了秧田裡,衣服全部被打溼,頭部也被刮傷;還有一次是摔倒在公路坎下,摩托車都摔壞了。兩次事故,都沒敢給父母說,怕他們擔心。”潘文彬說。

賣液化氣,同時兼營燃氣灶具和熱水器,但維修就是必修課。為了做好售後服務,解決用戶維修難問題,潘文彬自購了5000多塊錢是維修技術書籍自學,同時多次到成都參加實地培訓學習。誠信經營,熱情服務,他不斷總結鐘錶修理、飼料銷售的“生意經”,良好的口碑贏得了縣內外顧客信賴,潘文彬的液化氣和灶具生意也做的紅紅紅。17年的液化氣經營,讓潘文彬有了一筆不菲的積蓄。2000年,他帶30萬到榮縣,到2017年積攢到了300多萬元。

自强故事|离开拐杖寸步难行 他却创下了正常人所不及的“大业”
自强故事|离开拐杖寸步难行 他却创下了正常人所不及的“大业”

廣闊農村再創大業

感受著振興鄉村的脈搏,潘文彬的創業思維轉換角度了。去年,他又將所有積蓄300多萬元投入到305省道邊的雙石鎮趕場衝村,將此前20多個股東流轉的200餘畝土地“收購”,建起了榮縣雙石鎮青松潘多拉家庭農場。

觀光小道蜿蜒曲折,綠樹搖曳綠樹蔥蔥,農場裡,亭亭玉立香樟樹,阿羅多姿紫薇樹,撲鼻芳香玫瑰花,壓彎枝頭的李子樹,6萬多株200多個品種的綠化樹襯托著農場蔥蔥綠意;垂釣的池塘邊,荷花才露尖尖角,池塘裡,魚兒跳躍龍蝦划槳;歐式婚禮殿堂,一對對新人踏過紅地毯;華麗的潘多拉酒店,迎接著八方賓朋。“我們這酒店,是一處集餐飲、住宿、娛樂為一體的大型酒店,可一次性容納1400人就餐100多人住宿。”潘文彬介紹。

突發奇想的歐式垂釣走廊,給潘多拉農場平添了幾分異國風情。池塘邊,一撥又一撥的釣客們享受著悠閒的生活。這裡,就是潘文彬累計投資2100多萬元打造的潘多拉農場。

通過前些年的打造,通過去年以來再次對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投入,集休閒、娛樂、垂釣、採摘等為一體的潘多拉家庭農場,如今成為了城裡人週末近郊遊的好去處,也是大型婚禮、壽宴的接待基地。

“去年開始,在旅遊學院函授酒店管理,我這一生將再醫這裡為起點並以這裡為終點,做好經營做好管理,讓創業的夢想在這裡開花結果,讓生命的火花在這裡綻放。”潘文彬說。

自强故事|离开拐杖寸步难行 他却创下了正常人所不及的“大业”

夫唱婦隨家庭和睦

善良賢惠、心靈手巧的劉桂芳,比潘文彬小4歲。劉桂芳講述丈夫追求她的過去說,17歲時在龍潭鎮街道學縫紉,一次潘文彬到店裡做新衣服正好遇見,對於眼前這個杵柺杖的瘸子,自己並沒在意,可是,潘文彬卻一見鍾情。

從那一次後,潘文彬便隔三差五到裁縫店找劉桂芳縫補衣服,並提出和劉桂芳談戀愛。嚇得不知所措的劉桂芳,回家向家人“稟報”後遭到家人的極力反對。為了躲避潘文彬,劉桂芳離開了縫紉店。可潘文彬沒有罷休,杵柺杖找到了劉桂芳所在的老家鼎新鎮鄉下。真誠所致,真心所動,劉桂芳漸漸動心了,在家人的反對聲中,她與潘文彬墜入愛河。20歲那年,在沒有婚禮的祝福聲中,兩人辦理結婚手續結婚了。

從此,夫妻二人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勤儉創業,生活和睦。一年後,大兒子來到他們家庭。兒子的降臨,更增添了潘文彬夫妻倆幹事的熱情。潘文彬擺攤修理、經營鐘錶,妻子劉桂芳經營服裝和皮鞋,生意紅紅火火,日子幸福美滿。

“1998年,當時鐘錶修理生意不好,一天下午,被朋友叫去茶館打2角一翻的麻將,結果被妻子發現,當場把的傳呼機摔了,她讓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在朋友面前丟面子,也是我唯一一次打麻將,因為,我之後就再也沒打牌賭博了。能有今天的發展,妻子跟隨跑廣州、湖北、北京等地採購液化氣設備,為了節約我們餐風露宿吃了不少苦,但老婆從來沒有一聲怨言,沒有我老婆也沒有我今天的創業。”潘文彬回憶說。

妻子劉桂芳說,結婚時,有人說我是鮮花插在牛糞上,我從結婚那天起就下定決心,要讓鮮花在牛糞上開得更燦爛。所以,我和丈夫在創業時,有苦有累不言敗,有痛有淚肚裡吞,用堅強和堅持去面對困難。雖然丈夫身體殘疾,但我時時刻刻感到丈夫的心靈是健康的。

劉桂芳介紹,經營液化氣和灶具生意,丈夫學會維修技術後,無償教會了包括5個殘疾人在內的30多個徒弟;經營液化氣生意17年,解決了包括殘疾人在內的近10名勞務人員,累計發放務工費近400萬元;去年開始經營潘多拉家庭農場,解決了當地包括殘疾人在內的20多人長期在農場務工,發放勞務費100多萬元;在近五年來,還通過微信群、到貧困家中等方式,為10多個求助者捐資近萬元。

自强故事|离开拐杖寸步难行 他却创下了正常人所不及的“大业”

去年,潘多拉農場被榮縣縣委、縣政府授予示“範性家庭農場”,被榮縣農民創業協會命名為“創業科技孵化園”,潘文彬也獲得了榮縣農民創業協會授予的“創業突出貢獻獎”殊榮。

縣殘聯理事長祝維華介紹,潘文彬自強不息艱苦創業,不僅自身勤勞致富,而且還帶動一方殘疾人務工創收,他是榮縣5萬多殘疾人學習的楷模,是榮縣殘聯的一面旗幟。現在,縣殘聯將潘文彬的家庭農場作為了殘疾人創業實習基地,讓潘文彬的艱苦創業精神傳遞給更多的殘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