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老遊評書:醫者之道的理論與實踐 人文精神的傳承與弘揚

老遊評書:醫者之道的理論與實踐 人文精神的傳承與弘揚

老遊評書:醫者之道的理論與實踐 人文精神的傳承與弘揚

► 《醫道》 郎景和(作者)

撰寫 | 遊蘇寧(中華醫學會繼續教育部)

● ● ●

導讀

在醫患關係緊張、醫生壓力山大的當下,究竟如何才能恪守醫者之道,傳承和弘揚人文精神,構建更加和諧的醫患關係,一直使自己百思難得其解。最近重溫5年前郎景和院士贈送的《醫道》一書,大有醍醐灌頂之功效。在書的扉頁上,郎院士親筆題寫的“蘇寧先生雅正”,使晚輩受寵若驚。《醫道》是作者積五十載行醫生涯的深厚沉澱,集思索反芻、領悟錘鍊的精粹結晶,展現其從醫、治學及為人之道。作者是罕見的系醫學家、作家和科普作家三棲於一身者,書中說理道白,文字講究,不乏箴言妙句,令人耳目一新;不僅善於“解剖”別人,也善於“剖析”自己,耐人尋味沉思。他坦言:醫生要全身心、一輩子關愛患者,包括醫療診治、科學宣傳,可謂一手拿刀,一手握筆,我願意為此筆耕不輟,皓首窮經。竊以為,這本裝幀精美、圖文並茂之作不是醫書、勝似醫書,對所有醫務工作者而言,開卷後定會發揮啟迪思想、指導實踐之功效。

作者指出:科學求真、藝術求美、醫療求善,其實醫學將真善美融為一體。科學家更多地訴諸理智,藝術家更多地傾注情感,而醫生則要把熱烈的情感和冷靜的理智集於一身。正如美國哲學家理查德所言:真理不過是我們關於什麼是真的共識,它是一種社會和歷史狀態,而並非科學和客觀的準確性。要想成為一位德藝雙馨的醫學大家,就必須要認真處理好理論與實踐、臨床與科研、學科與亞學科、讀寫與工作、醫學模式與醫患關係5個方面的關係。醫學有很大的侷限性,在於認識和方法的侷限;醫學有很大的風險性,其特點是在人身上實施診療。因此在侷限與風險並存之中,必須求索與循證不輟。不能要求醫生將所有的患者都治好,這就是醫學的侷限性。醫學的風險在於疾病的複雜,認識侷限,也包括我們的技能不夠,責任心與經驗不足,所以醫療服務是有很大風險性的特殊服務。一臺完美的手術,技巧只佔25%,而決策要佔75%,決策就是思維、判斷和設計,它包括很好的病例採集、診斷與鑑別診斷、手術設計、術中的應急措施與方案、術後處理及隨訪等。作為醫者,應該做到“通天理、近人情、達國法”。醫生必須有整體的眼光和寧靜的心靈,心路清晰、心地善良、心靈平靜是臨床工作的3條基線。對老者要攙扶,對晚輩要提攜,對同齡要牽手,這樣才能打造一個和諧的團隊。書中關於醫學的哲思俯拾皆是:知識是在自己腦中塞進別人的想法,而智慧是在心靈深處聆聽自己的腳步;醫生不需要過分努力去維持生命,因為有的病治不好,你還不如去維護患者的尊嚴和生活質量;教育和醫療是體現人類社會的精神道德底線,前者要構築精神底線,後者要修復人的身體底線。作為畢生行醫的杏林翹楚,作者坦言:“我深切地明瞭醫生和醫療載負著、體現著社會精神道德底線,應該精心維護它。我一生只會做一件事:關於婦女疾病與病的消除。”

作者的初衷是想編寫一本醫學人文的書,以便提醒醫生在更好地鑽研業務、提高技術、改善服務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習人文思想、樹立哲學理念、建立和諧醫療。他認為,醫生的唯一目的就是為患者謀幸福。醫學或醫療實踐總是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甚至風俗習慣的影響和制約,科學與人文的雙重性是醫學重要與本質的特點。醫生要將科學與人文交融,要有完備的知識基礎、優秀的思想品德、高效的工作方法、和諧的相互關係、健康的身心狀態,從而才能更好地履行醫生聖神而艱難的使命。作者對醫學本質不僅有深刻的洞見,而且書中不乏擲地有聲的獨到見解:醫學實際上是一種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及社會科學結合的綜合學科,或者叫邊緣學科。醫學不是純科學,它是人類情感或人性的一種表達方式,是維繫人類自身價值,並保護其生存、生產能力的重要手段。醫學是科學中的“弱項”,它總在其他學科的前拉後推下“爬行”,是永遠的“落伍者”。書中有關醫者令人忍俊不禁的說法不勝枚舉,如所謂專家就是對一般人所知者知之甚少,而對一般人所不知者知之甚多的人。外科醫生什麼都會做,但什麼都不知道;實習醫生什麼都知道,但什麼都不會做;病理科醫生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會做,但是太晚了。作者呼籲,我們應該回歸於醫學的本質和對象。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言:哲學應該從醫學開始,而醫學最終應該歸隱於哲學。應牢記林巧稚所言:醫生要永遠走到病人床邊去,做面對面的工作,單純地或僅僅依賴檢驗報告做醫生是危險的。有鑑於此,醫生應該保持對醫學人文的眷顧,開給患者的第一張處方應該是關愛。對疾病的診療,要遵循科學與人文兩個原則,兩者的不可偏頗才能正確理解醫學的真諦,成為一名好醫生,從而構建和諧的醫療氛圍。

作者認為,醫生的職業基線準則是“人的價值實際上大於技術價值”。由於其他技術科學的飛躍發展,極大地推動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甚至改變著醫療的思維觀念、路線及方法。它提高了診療水平,但同時也模糊了疾病的圖景、施治的方案及目的。回眸醫學發展史,百年前醫學探究的重點是對人體的認識,近百年來,醫學的突破是對疾病的認識、診療的進步。這主要還是源於其他自然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和推進。科學賜予人們的恩惠顯然可喜,但醫生變成純科學家當堪憂慮,會導致醫生對技術進步趨之若鶩,病家信物不信人。如果僅僅把醫學或醫療作為一種知識和技術,我們就會缺乏整體觀念和系統認識,在醫學研究和醫療實踐中迷失方向、陷入誤區。高效的現代檢查技術和機械流程也會導致辯證統一的喪失,活生生的人可能被分割成流水線上的一個個部件。如果單純以此做身體的檢查或者疾病的診斷處理,顯然是危險的。儘管現代科學技術滲透於醫學,使我們對人體微觀世界的認識日漸深入。但我們必須從微觀的認識中“退出來”,回到宏觀的認識裡。實驗及各種檢查是為了尋求證據,但醫療決策必需考量與平衡證據、資源和價值取向三方面因素,依據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決策,同時也要考慮社會、經濟、倫理等社會人文因素。新技術的使用不當或濫用屢見不鮮,況且技術本身的技能不完善、認知不充分,對其認識和掌握不適宜,都會降低其價值,甚至造成危害。同時,作者提醒我們要警惕非醫療因素驅動造成的技術扭曲。它們不是醫療活動中正常、必要的經濟考慮,而是不正常、不應該的利益惦記,醫生不能成為既是救死扶傷的天使,又是辛苦恣雎的生意人。

作者認為,救死扶傷是人性善良的體現,進而成為文明社會的一種責任。對於醫生,真正的老師是患者,患者是病理現象的展現者,醫生的雙眼只有在患者面前才能煥發智慧,真正使醫生能力提高的是患者。醫療並不總是意味著治癒疾病,多數情況意味著關懷、體恤和減輕患者痛苦,因此醫生的注意力要集中到患者的體驗上,而不僅僅關注疾病的過程本身。時至今日,醫生難以勝任公眾太高的期望值,同時難以招架社會對醫學職業風險的認識不足,相互交流的基礎是醫生對患者的關愛和患者對醫生的信任。為此,作者總結出五項有助於醫患之間良好溝通的技巧:(1)尊重與傾聽:要敬畏患者,摒棄家長式的頤指氣使或權威式的生硬說教,要關愛且平等地聽取患者的訴求,如張孝騫所言,正確的診斷70%源於周密的、藝術的病史詢問。(2)耐心與接受:對患者必須有耐心,傾聽並接受他們的訴說。(3)坦誠與溝通:只有坦誠才能溝通,缺乏同情應該被認為是技藝不高的表現。術前談話與其說是說服患者接受手術,不如說是請他審核你的決定是否符合邏輯。(4)肯定與澄清:醫患對於疾病或病症的看法與認知不同,因此既要按科學的原則針對病情,又要依據人文的情理對待患者,並行不悖地巧妙處理乃為醫學之真諦。(5)引導與總結:在傾聽患者訴求、尊重其意願的同時,也要澄清其模糊的認識,善於引導,使之做出正確的判斷和總結,從而有助於診療的實施。總之,優秀的醫生必須是細心的觀察者、耐心的傾聽者和敏銳的交談者。

往期經典回顧

老游评书:医者之道的理论与实践 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