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比特幣最大騙局:你以為年賺上億的人其實已經流落街頭

你只聽到別人一夜暴富的神話,卻沒看見跌到谷底時的一地雞毛。正如巴菲特所說:要等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比特幣最大騙局:你以為年賺上億的人其實已經流落街頭

那些年賺幾億的人從來不會在賺錢的時候放風給你。

隨著比特幣的價格逐步走高,從幾塊一個變成幾萬一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並關注比特幣。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題主問:

有正式工作的名校生,往往沒有時間在2011年的時候去搞這些看起來不務正業,旁門左道,的東西,他們一般都在好好讀書,好好刷題,好好寫代碼。但峰迴路轉,到2017年,這些曾被社會主流排除在外的,沒有高級學歷和光鮮工作的人,突然之間身價超過了你,甚至超過了你一輩子,乃至幾輩子的收入。作為名校生表示怎麼看?

帖子底下一片譁然。

有位自稱名校的人留言,大致是說他把工作分為“正式工作”和“非正式工作”。覺得炒幣的人的錢都是大風颳來的,而自己的錢卻是勤勤懇懇賺來的,花起來最踏實。上學讀課外書就是走了邪道、沒有正式工作的他都看不起、只有他們這些勞動所得才是真實的。

此人的過激言論隨即引來一波爭論。

但存在即合理,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比人與豬之間的差距還大。

總有些人內心憎惡體制,卻一心想在這棵大樹下乘涼。他們滿心想象著跟別人不同,但每天跟別人做著同樣的事:天天老老實實上班,卻拿著“踏實”來安慰著自己。

他們覺得自己命不好,上帝垂憐的是別人,遺忘了自己的存在。

最後一聲嘆息,得出一個結論:原來我們最大的差距在於有個不同的爹。

他們覺得別人的錢都是風颳來的,搭上了比特幣的春風,想想看:別人都是一兩千買的,突然一下子就變成10萬一個了,而自己呢?卻只能靠著死工資過活,只能感嘆命運不公。

但這世事又哪裡來的公平?所謂的公平難道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有些人越活越明白,有些人卻越活越狹隘,有些人知道在歷史的長河中吸取教訓,而有些人只知道長吁短嘆。

成年人的世界裡從來沒有“容易”二字。

要在比特幣裡賺錢,其難度完全不亞於你在工作裡勤勤懇懇賺的錢,最後能夠在這裡面賺錢的,都是極少數的人。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錢都是來之不易。

首先,我們看比特幣賺不賺錢,不能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待整件事情,而是必須以當時的眼光來看。如果我們以現在知道10萬一個的價格的時候來看過去,猶如翻看答案看試卷,人人都能得出正確的答案:當時有多少買多少,哪怕把房子賣了也要全倉跟進,守著。

所以,你只能站到歷史當時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才能得到真實的答案:

5年前,2013年,比特幣達到頂峰6000的時候,比特幣是什麼樣子呢?

主流媒體最常見的發聲,就是拿著比特幣跟鬱金香、南海泡沫事件、旁氏騙局相提並論,著名經濟學家郎鹹平教授在他的《財經郎眼》節目中得出結論:比特幣就是龐氏騙局,是一個擊鼓傳花的遊戲,除開浪費電,沒有其他的功能了。

因此,留下了這張圖,給幣圈裡的人經常調侃:

輝煌的時候,尚且如此,更別說冷清的時候了。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錢到最後全打水漂,和那些一文不值的代碼共赴黃泉。

所以不難發現,最後發財的人真的很少很少。到最後,要麼是那些死忠粉,也就是拿著BTC漲到任何價格還是跌到任何價格都不拋的人。

要麼就是財富多得難以想象的,丟個十幾萬在比特幣裡,他根本不在乎的,當他再次拿起來看的時候,當初投的十幾萬一下子變成了一千多萬。

財富是怎樣形成兩極效應的?就是這樣形成的。

其他的,能靠比特幣發財的,極少極少極少。所謂的財富神話,不過是成年人世界的雞湯罷了。

幣圈只有笑話,沒有神話。大佬們會告訴你現在賺了幾千萬,不會告訴你當年一無所有的時候,東拼西湊過來100萬造了一堆廢鐵礦機的事實。

相較之於暴富神話,更多的是幣市裡的殘忍。所謂的大佬們,賺錢的時候恨不得讓全世界知道,但是跌的時候,都一個個默不作聲。

比特幣最大騙局:你以為年賺上億的人其實已經流落街頭

為什麼呢?因為割完了這一茬,還可以回去割智商稅、教別人走向財富自由之路啊。

靠買幣沒賺什麼錢,靠教別人發財倒是真正的賺錢了。

所以謊言那麼多,真正的財富自由是把握在自己手上,學識、前瞻、堅韌、果敢的品質才是真正財富的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