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北京商會那些事兒|在整風運動和反右鬥爭中

本期《北京商會那些事兒》給大家講一講市工商聯在整風運動和反右鬥爭中的情況。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在全黨開展整風運動,並廣泛發動黨外群眾向黨提出批評建議。4月30日,毛澤東主席邀集各民主黨派負責人座談,請黨外人士幫助中國共產黨整風。5月11日,全國工商聯邀請北京、天津、上海等市工商聯主、副委和部分委員座談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並學習整風文件。5月15日,中央統戰部和國務院第八辦公室在北京召開工商界座談會,把整風精神傳達、佈置到工商界。參加座談的有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工商企業的代表及婦女、青年、資方代理人,還有民主建國會北京市委和市工商聯的代表和基層組織的負責幹部等。此後,中央統戰部在5月、6月期間連續召開了13次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座談會,並與國務院八辦召開了25次工商界人士座談會,歡迎並動員黨外人士幫助中國共產黨整風。

1957年6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這是為什麼》,標誌著從黨內整風向反右派鬥爭的轉變。工商界人士座談會即於同日結束。在此前召開的一系列座談會上,工商界發言的有108人次,對黨的工作和黨員幹部提出了大量善意的批評和建議,從實踐和事實發展的角度看,基本上是誠懇的、正確的。

整風運動本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幫助共產黨改進作風更好執政的正常步驟,但由於黨內一些同志缺乏接受批評的思想準備,有的領導存在著一些“左”的觀念;也由於在“整風過程中,極少數資產階級右派分子乘機鼓吹所謂‘大鳴大放’,向黨和新生的社會主義制度放肆地發動進攻,妄圖取代共產黨的領導,對這種進攻進行堅決的反擊是完全正確和必要的。但是反右派鬥爭被嚴重地擴大化了,把一批知識分子、愛國人士和黨內幹部錯劃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後果”。(引文摘自《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市工商聯最初組織廣大工商業者參與整風運動,對黨和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評建議,態度是認真的、積極的;在反右鬥爭開始後,揭發和批判工商界的“右派分子”,態度也是認真的、積極的。7月2日,全國工商聯和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會成立了“兩會中央臨時工作委員會”,作為推動全國各級組織開展反右派鬥爭的領導機構,並在北京召開會議,全國工商聯主任委員陳叔通在會上做了《全國工商業者堅決打垮右派,積極參加整風,為掀起在政治上、思想上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新高潮而鬥爭》的報告。市兩會根據兩會中央會議精神,成立了市兩會聯合整風委員會,自6月18日至29日相繼召開了七次市兩會常委擴大聯席會議,作出了《關於進一步發動民建會員和工商業者對右派分子反黨活動展開堅決鬥爭的決議》,成立了各區民建、工商聯聯合整風委員會和同業公會整風領導小組,同時在市、區工商聯、同業公會、工商界短期講習班和社會主義學院等五條戰線上開展了反右派鬥爭。

工商界的反右派鬥爭,受當時“左”的路線影響,造成了嚴重擴大化的惡果。市工商聯把一批向黨提出批評建議的工商業者錯誤地定為“右派分子”有著自身應負的責任,但總體來說,自1957年反右鬥爭之後逐步形成且愈演愈烈的各種“左”的作法,市工商聯和廣大工商業者,主要是在盲從中走了彎路並受到傷害。在全市工商界歷時8個月的反右鬥爭中,鬥爭方式為:市工商聯揭發的區工商聯可以鬥,區工商聯揭發的同業公會可以鬥,一處揭發的可以多處鬥。全市工商界共有844人被打成右派分子,佔全市私方人員的1.2%。這些人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磨難,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部都得到平反改正。

反右鬥爭之後,市工商聯在工商界內部開展了一場整風運動。從向黨交心、自我分析批判,直到制訂個人改造規劃,共歷時三個多月。大多數工商業者通過整風運動,“開始承認兩面性的存在,開始承認資本主義立場的反動性,開始承認兩條道路問題還沒有解決,開始承從繼續接受脫胎換骨改造的必要性”。(引文摘自樂松生在北京市工商界第四屆代表會議工作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