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我市首家創業咖啡館將變身眾創空間

我市首家創業咖啡館將變身眾創空間

愛特咖啡已暫停營業,將改造為辦公空間。

承載了眾多創業者回憶的我市首家創業咖啡館——愛特咖啡,要跟大家說再見了。昨天,記者從愛特方面得知,本月起,位於軟件園二期的原愛特咖啡將改造為愛特眾創辦公空間,並將於1月22日-23日對此前辦理會員卡的用戶提供集中退款服務。

愛特咖啡成立於2012年,由互聯網連續創業者姚錦程牽頭創辦。與我市數百家文藝浪漫的咖啡館不同,愛特咖啡定位為連接創業者、服務創業者,到這裡來辦公的創業者,只需單點一杯咖啡,就可以享受包括免費高速互聯網、水電資源、平板電腦、投影、服務器測試等在內的辦公服務,此外還有價格相對便宜的點心和簡餐。近六年來,愛特咖啡伴隨了無數創業者成長,愛特大家庭也從一杯咖啡開始,逐步演變出了包括眾創空間、孵化加速和天使投資在內的生態體系,成長為本土眾創空間的典型代表。如今,愛特在廈門島內外共有六個辦公空間,為創業者提供培訓輔導、資源對接、孵化加速等多方面的服務。

“原愛特咖啡因為停車不便、設備老化,繼續以創業咖啡和活動會場的形式存在已不是最好的方式了,所以我們進行了改造裝修,將減少咖啡沙龍的面積,增加辦公空間和開放工位,相當於是愛特咖啡向愛特眾創的一次升級。”姚錦程告訴記者,愛特將把大型沙龍活動場地移到軟件園二期西門對面的愛特五號倉。據悉,原愛特咖啡改造後將不提供餐飲服務,僅保留咖啡角。

值得注意的是,愛特咖啡還是家眾籌咖啡館,由包括知名天使投資人蔡文勝在內的82位股東眾籌創辦。姚錦程說,愛特咖啡改造後,這82位股東仍將相應擁有整個愛特眾創的權益。他表示,雖說愛特咖啡不在了,但愛特的初心沒有變,愛特眾創在全市的六個辦公場所將致力於打造“廈門互聯網會客廳”、行業交流平臺以及創業孵化基地。

  【觀點】

  從單一邁向複合模式

  創業咖啡館轉型發展

與普通咖啡館不同,創業咖啡館的功夫更多在咖啡之外——它不靠賣咖啡賺錢,需要摸索適合自己的生存道路。從這個角度來說,愛特的轉型,為我市創業咖啡館提供了一個參考藍本。

姚錦程表示,“雙創”熱潮下,從單一的咖啡館模式向更復合的眾創空間模式發展是大趨勢,運營者需要根據自身的資源和優勢去強化垂直領域的服務,從而找到可持續發展的盈利模式。“當然,這是多樣化的試驗田,沒有一個統一模式,有的靠強化傳統咖啡餐飲服務,有的靠做活動和培訓,有的靠空間運營,有的靠風險投資,當然很多也還要依託政府的補貼才能勉強盈虧平衡。”

姚錦程同時指出,創業服務本身是一種偏公益的行為,不能簡單以“可不可以賺到錢”來衡量,而應該從是否激活社會創業氛圍、提高就業機會等維度來評估。(來源:廈門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