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再解茅台成长史——营销篇

营销篇:从营销弱势到以消费者为导向,渠道实现扁平化

。以2000年为界,之前茅台不重视营销,终端维护能力较弱;之后开启主动营销,以消费者为导向,推进并深化小商制下的渠道扁平化建设。现阶段茅台的销售网点基本遍布全国,形成了兼具广度和深度的经销网络,其中专卖店数量最多,占比超过40%。

营销篇:从营销弱势到以消费者为导向,渠道实现扁平化

营销三部曲:不重视→主攻党政军→脱“公”入“民”

回顾历史,茅台的营销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发展初期(2000年以前):不重视营销,终端维护能力较弱

2000年以前,茅台的经销商中有70%以上是糖酒公司,基本不做终端;同时茅台自身的主动营销意识不足,具体表现为:①营销团队力量薄弱,2001年前后销售人员仅有130多个;②营销管理松散,处于无任务、无奖惩、无竞争的“三无”状态。在此期间,茅台的发展受到了五粮液等其他名酒的压制,收入在10亿元以下,市占率在10%以下。

2)改革转型期(2000-2011年):开启主动营销,紧抓党政军核心消费群体,全力推进以专卖店为主的小经销商模式

以2000年为起点,茅台开启主动营销模式,主要体现为:①加大广告投入以强化国酒形象;②明确核心消费群体,以政军务消费为突破口,推行意见领袖营销;③大力推进并深化以专卖店为主的渠道体系,有助于高端品牌形象的塑造;④注重发展小商,单个经销商的规模通常在3-10吨,保持酒厂对终端的控制力;⑤注重渠道扁平化建设,营销网络逐步从省、市向地、县级下沉,销售网点数量从上市之初的300多家增至2011年的1400家以上。

在此期间,茅台的收入规模从11亿元增至184亿元,约增长16倍,市占率提升至20%以上,超越五粮液成为行业龙头。

再解茅台成长史——营销篇

3)二次改革期(2012年至今):调整渠道结构以释放大众消费潜力,实行茅台酒和系列酒独立运作模式,继续推进小经销商模式下的渠道扁平化建设

2012年底政务消费受限导致高端白酒需求出现断崖式下降,商务、民间的高端白酒消费潜力有待释放,所以茅台自2013年开始进行一系列“脱公入民”的渠道调整,努力为民众提供更便捷、更放心的购买途径:

①拜访每个省的前二十家民营企业,以999元的团购价获得了众多的团购单;主动让利给消费者,如要求经销商40%的配额放到茅台云商、2018年春节/8月推出1399特惠价等,以此来挖掘引导民间消费;

②成立专门的系列酒营销公司,实现系列酒的“产-供-销”独立化,这主要是因为高端茅台酒更多地是品牌驱动营销,适合专卖店、团购等渠道模式,而系列酒的销售则更依赖渠道推力,需要更深层次的分销,所以将系列酒和茅台酒的拆分运作,有助于增强系列酒的产品力和渠道力,提升其对酱香品类大众消费的培育能力;

③主动开放经销权,引进新经销商,扩大营销网络广度与深度,销售网点数量从2011年的1400多家→2015年初的2000多家→2017年的3000多家;

④注重发展商超渠道、电商渠道和直营渠道,如提升商超经销商等级,开放供给给天猫、京东商城等电商网,建立茅台云商,增加直营店数量(2017年底约有39家直营店,其收入占比提升至10%以上),以充分布局大众的主要消费渠道、增强终端控制力;

⑤销售人员数量自2012年以来快速增加,截至2017年已经达到684人,终端运作能力明显提升。

在此期间,得益于自身的性价比优势和及时调整、行业消费升级和品牌化红利,茅台穿越行业周期,即使在调整期收入利润也维持正增长,市场份额逐渐向其集中,在整个白酒行业的收入占比提升至30%以上,在高端市场的收入占比超过60%。

再解茅台成长史——营销篇

再解茅台成长史——营销篇

经销体系遍布全国,专卖店占比超过40%

除了港澳台之外,茅台的经销体系基本覆盖全国各地。截至2018年8月,茅台的经销网点数量已经接近3500个,相比于上市之初增长10倍以上。从类型看,专卖店形式的销售网点数量最多,当前约有1431个,占总网点数量的比重超过40%,其次是系列酒经销商,约有1268家,占比约为36%。从布局看,销售网点主要集中在贵州、河南、广东、山东、四川,这五省的网点数量合计占比约为44%。

从层次看,销售网点已经从省、市级市场延伸至地、县级,以贵州为例,除设置4个省级总代理外,其在贵阳市、遵义市、兴义市、普定县、黔西县、咸宁县等不同层级的市场均拥有销售网点。

再解茅台成长史——营销篇

再解茅台成长史——营销篇

多维度竞争优势构建茅台综合实力,成为当之无愧的国酒典范

我们认为,茅台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仅仅品牌的竞争力,而是产品、品质、品牌、渠道、文化等各方面的竞争优势构建的综合竞争力,成为当之无愧的国酒典范。

再解茅台成长史——营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