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金鱼池,留给崇文最后的回忆!

金鱼池,留给崇文最后的回忆!

小时候我家住在紧邻金鱼池的晓市大街(现东晓市街),我家的房子离金鱼池不足百米远,每天回家必须要经过金鱼池,我就是在金鱼池周边长大的。下面小编就跟您说说儿时记忆里的金鱼池(龙须沟)。


金鱼池,留给崇文最后的回忆!



金鱼池位于天坛公园北侧,始建于金代,是金、元、明、清、民国期间饲养金鱼的地方,据史书记载,金鱼池在明清时期,是环境壮观秀丽、景色宜人、供达观贵人游玩的好去处。当年占地几十亩,数十个鱼塘,周围百姓都以养金鱼为生。


金鱼池,留给崇文最后的回忆!



那时候金鱼池还是一个公园,湖边有白色的栏杆和垂柳,湖中有游船,虽然附近的房屋低矮破旧,但恰恰可以衬托出南边的天坛祈年殿的雄伟华丽,后来由于疏于管理,这里已经成了窝洼积水的地方。

我所说的地界儿也就是珠市口至磁器口以南这一片儿,由城里出来的积水及附近的水,要排泄出去,要通过龙须沟往东经金鱼池、状元桥、红桥、窑坑(龙潭湖)后出外城入护城河。


金鱼池,留给崇文最后的回忆!



到了清朝末年和民国年间,金鱼池一带日益衰败,成了臭水坑,加上流经这里的河道淤塞,年长日久,形成了臭气熏天、脏乱不堪的龙须沟,这一带也成为北京城有名的贫民窟。


金鱼池,留给崇文最后的回忆!



在我记忆中的原金鱼池的水面比周围地势大约要低三四米,东岸上是牟家井胡同、龙须沟一巷、二巷,西岸上是粉厂胡同、苏家坡胡同、叠道子胡同,西岸离金鱼池水面坡度最大,当地俗称“西上坡”。南岸穿过一条东西方向的街巷就是天坛公园北门墙外的大马路,这条街从西面的天桥一直到“小黄庄”(天坛公园北门正对面),其实这条街巷下面就是当年著名的“龙须沟”,解放后被填平。


金鱼池,留给崇文最后的回忆!



金鱼池的北岸是一个呈八字形状伸向水面的半岛,金鱼池只有北岸这个半岛有居民居住,其它东西南岸都没有住户,半岛上居住着20多户居民,它们是金鱼池正宗的原住居民。

半岛八字形的最前端是一条很窄的南北方向的小路,东西分别有四排破旧的平房院落,半岛西面没有房屋,东面都是四处漏风的低矮破旧窝棚,居住着都是穷苦人,金鱼池北面与晓市大街相连处有个豁口,供半岛的居民出入,这个豁口当地人叫“金鱼池大门”,其实金鱼池根本没有大门,大门里面当地人俗称“池子里”,以大门为界,东北面是一排破烂的窝棚,西北面是一处非常清静的院落,与半岛破旧的窝棚形成鲜明的对照。


金鱼池,留给崇文最后的回忆!



金鱼池在1952年政府投资重新修缮,四周都用花岗岩石头砌成护坡,护坡上是10公分厚60厘米见方的水泥石板,石板后面是上下三层1米多高的方形水泥护栏,大约十公分见方的水泥护栏每隔三四十米就有一个水泥电线杆,设有照明灯,围着金鱼池四周都是高大的垂杨柳树,树枝低垂到水面上,池水清澈见底,阵阵微风吹来,水面上翻起微微波浪,令人心旷神怡。


金鱼池,留给崇文最后的回忆!



但是进入60年代国家遇到自然灾害由于疏于管理金鱼池遭到了严重破坏,护栏大面积倒塌,护坡平台的大方石板也被周围居民搬走了,照明灯泡都被孩子们用弹弓打碎了,金鱼池的水浑浊肮脏、臭气熏天,往日美丽的景色早已荡漾无存。


金鱼池,留给崇文最后的回忆!



一条臭水沟本来无从出名,但大作家老舍先生大笔一挥,创作了话剧《龙须沟》,引起文艺界和社会的强烈反响。剧本取材于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人民政府首先大力改善贫民窟生活条件的真实事迹。老舍把对于北京和城市贫民的熟悉和热爱,同对于他们获得新生的兴奋和喜悦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古老的北京和备尝艰辛的城市贫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是献给新北京新中国的一曲颂歌。《龙须沟》不但成为戏剧经典,而且使龙须沟声名远播,京城无人不知。


金鱼池,留给崇文最后的回忆!



1965年政府决定填埋金鱼池,在上面盖起了楼房(简易楼),金鱼池半岛的居民以及紧邻金鱼池的部分西晓市、牟家井一带的居民都迁入新房(简易楼),1966年至1969年有些居民离开了金鱼池。


金鱼池,留给崇文最后的回忆!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昔日金鱼池一带的简易楼已陈旧不堪。2001年政府下决心又一次大规模动“手术”,拆迁建起了环境优美的新型小区。可以说金鱼池的变迁最能说明北京在城市改造中的“以人为本”,也最能说明北京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金鱼池,留给崇文最后的回忆!



如今在金鱼池的原址只能看到老舍先生《龙须沟》里小妞子手捧鱼缸的雕塑的矗立在那里,告诉后人们这里曾经是金鱼池。

至于老北京的金鱼池什么样只能在老辈儿人的记忆里去寻找了,而往往消失的东西才觉得惋惜,如果历史上的金鱼池还在,经过统筹的规划一定会是南城的一景,是集历史、文化、人文、娱乐一体的休闲之地。

今天的金鱼池就是个地名,留下的仅仅是金鱼池仨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