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打擊網絡水軍“黑公關”,不能指望民企自救

相信許多人在春節期間都曾經在微信看到過這樣類似標題的文章——《抖音是如何毀掉我們的?》《比毒品成癮更可怕的,是垃圾快樂成癮!》,這樣的故意挑逗情緒、加劇公眾焦慮的網絡文章,最近被證實是有組織有預謀的網絡水軍“黑公關”行為。

打击网络水军“黑公关”,不能指望民企自救

2月26日,抖音發佈聲明,稱春節後遭受了有組織的網絡黑公關,集中表現為有2篇黑稿在短時間內被超過4000個微信公眾號發佈。並且,所傳播的4000多篇文章中,不少文章幾乎在同一天、同一時間、同一類賬號上集中發佈。從被公開的證據來看,這批黑稿的特點集中表現為,在敘事寫作中用謠言做論據;且用與抖音無關的內容“嫁禍”抖音;同一時間大量自媒體發佈相同內容;原發文章遭投訴刪除後,仍被大規模“轉發”。

遭遇網絡水軍“黑公關”,正在成為了從傳統行業到新興互聯網產業在內的所有中國企業的一塊共同的心病。

打击网络水军“黑公关”,不能指望民企自救

從去年汽車市場黑公關混戰,到互聯網行業無休止的“黑幕”頻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當下中國幾乎每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公司都遭遇過黑公關的困擾。“抖音們”的遭遇,已然不是個案。其所遭遇的惡意攻擊,同樣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家公司身上。

黑公關產業正在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發展的一項巨大破壞因子。特別是在黨中央、國務院一再強調保護民營企業、保護企業家精神的重要背景下,這樣的黑公關行為,毫無疑問扮演著“劣幣驅逐良幣”的惡劣示範。

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同樣,在潮水退去之時也是驗證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價值之時。去年以來,互聯網早期的創業泡沫正在擠出、互聯網發展的商業模式和邏輯正在被重估,一批燒錢而生、面對偽需求的企業批量退出市場,而真正的優質公司開始慢慢浮出水面。而這些經歷考驗依然發展勢頭良好的民營公司,也正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的重要支撐力量。

但是,黑公關的存在,迫使這些企業不得不提升成本來應對,造成了毫無必要的內耗;而產業發展的正常秩序也被打破、這使得那些本來在經濟轉型環境下經歷激烈競爭而勝出的優質民營企業,由此再度陷入了更為艱難的生存環境。

保護民營企業正在成為當下立法和施政的共同關鍵詞。對民營企業最好的保護,就是締造構建一個公平公正的生存環境。這不僅僅包括在稅收、產業門檻等等方面的公平公正,更包括一個風清氣正的市場競爭環境。這次,抖音發佈聲明,無疑是企業遭遇攻擊後的一次自救,但這種聲明有實際作用嗎?恐怕要打一個問號。

打击网络水军“黑公关”,不能指望民企自救

其實,早在2011年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四部門就聯合開展過整治非法網絡公關行為的專項行動。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和《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明確指出,要落實實名制,治理網絡“水軍”,加強跟帖評論管理,進一步明確適用範圍和監管主體、服務平臺的主體責任,特別強調“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信用”。

要想從根本上清理網絡暴力、打擊網絡黑公關,首先當然需要企業自覺遵守現代經濟競爭的倫理道德與法律的底線;其次,互聯網平臺也要自覺承擔起責任,相同的不實內容竟然被不同微信公眾號發佈數千次,平臺方不能如此放任水軍肆虐、黑稿蔓延;但最重要的是,執法機關不能指望民企自救,還要主動作為,還市場以公平環境,這需要執法機關等加強網絡黑公關的懲處力度等法律的強制力。

只有讓法律長出牙齒,真正打疼網絡水軍“黑公關”產業,才可能遏制住這股不正之風。

在有法可依的情況下,對於互聯網行業愈演愈烈的“假冒偽劣”式消息和已然正在成為破壞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黑公關產業,在新一年的3·15即將到來之際,期待相關監管和執法層面對這樣的“不正當競爭”處以重拳。(周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