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文玩的“两大巨头”

“文玩”这个词可以说是火遍大街小巷的,街上10个人至少有6个人是戴着各种文玩,金刚菩提、龙眼菩提、星月等,但最近有一个人给番茄匠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目前文玩多不胜数,那真正有底蕴的文玩就那么几种,其他的只不过是炒作起来的?

文玩的“两大巨头”

你听着这话是不是觉得不靠谱,目前的文玩哪一种是没有历史的,随便拎一种出来就能说出它的故事,例如紫檀是皇室专用木,金刚菩提是“湿婆神的眼泪,绿松是胜利之石,文玩葫芦诞生始祖的母体,它们是真是假我就不深究了,毕竟说故事谁不会嘛!

文玩的“两大巨头”

至少对于我来说,文玩底蕴这词吧,我觉得是没有固定的标准的,文玩底蕴都是随着时间发展慢慢积累起来的。不同的人对文玩底蕴的看法也不同,但是真是要论起这文化底蕴,我倒是觉得这两种实至名归(个人观点),你们觉得心目中哪一种文玩是有文化底蕴的也可以分享给大家听哟!

核桃



说真的说起文玩底蕴,我第一时间在我脑袋里呈现的就是核桃了,可能是受到那一句老北京贝勒爷有“三宝”:核桃,扳指,笼中鸟俗话的影响吧,但是很多人认为核桃是被炒作起来的,在前几年文玩核桃基本都是万元户。


文玩的“两大巨头”


但是发展至今,经过市场打洗牌,很多人认为文玩核桃垮掉了,因为市场卖的核桃有些低到几十块就能买到,对于垮掉这点,我并不觉得它是垮掉的现象,当数量太多时,价格自然会有所下降,供大于求嘛这是不变的规律。

文玩的“两大巨头”

但是一些品相好的核桃,价格还是不菲的。再来说文玩核桃炒作这一点,我觉得一件文玩说是炒作,说的就是它历史不长,突然间火起来的才算炒作,但文玩核桃可不是突然间大火起来的,

文玩核桃的历史长远到我从书中还是网上都没有办法去考证。只是有不确定的说法,一种是从汉朝时期核桃开始当做把玩用品,并且主要是依据出土的徐州汉墓石刻画像“戏丸图”。

我们最常听到文玩核桃的文化底蕴应该是清朝那时候吧,乾隆皇帝就是最出众的代表,那任职期间带动了无数人对核桃的喜爱,也出现了不少表达对核桃喜爱的诗句。

文玩的“两大巨头”

其中就有“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那也是核桃的鼎盛时期,后来面临战争核桃逐渐在人们面前淡出,所以我们也只能偶尔见老人把玩核桃,把玩的原因也大多数是因为强身健体,正因为这一点人们才觉得核桃是炒作起来,没有文化底蕴,不过随着发展消失已久的核桃文化又再一次出现在世人眼前,现在的人也很喜欢把玩它,因为发现包浆后的核桃如琥珀般美丽。

凤眼菩提



对于任何一个佛教徒来讲,最为珍贵的宝物莫过于菩提子。想当年佛祖释迦牟尼菩提树下七天的思考而有佛教,历经千年不朽。所以,菩提子也自然成为了一种灵物。但是,菩提子也有好坏之分,最上乘的菩提子当属凤眼菩提。凤眼菩提是一个非常稀少名贵的品种,不管是在佛教众心中的地位,还是市场的售价都可以显示出这种无与伦比的地位。

文玩的“两大巨头”

凤眼菩提是菩提子中最突出的一种,因为它有一二条深刻的纹理,看如眯眼,美其名曰凤眼。在佛教的绘画、雕刻、刺绣之中,均有以凤凰(凤为雄鸟,凰为雌鸟)作图案,象征祥瑞。尼泊尔凤眼菩提有天然的凤眼,在菩提树下,佛祖得道,开始了他历尽千辛万苦、普渡众生的生涯。拯救一人,胜造七级浮。

文玩的“两大巨头”

菩提:梵文音译,意为觉智,等,指对佛教真谛的觉悟,这是狭义的解释。若从广义上理解,则凡能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均可称作菩提。凤眼菩提有着古朴精致的黄褐色,每一粒上面都有一颗美丽优雅的眼睛。让每一个烦恼都化成智慧的清气,并且带来更深的深思与觉悟。

凤眼菩提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底蕴很足的菩提子,如果说起最早的佛珠,很多人应该都知道是无患子,其实它就是现在所说的凤眼菩提。

关于凤眼菩提,古往今来,就有着许多的佳话,近代对于汉地影响最大一位藏密祖师诺那活佛曾开示说:“最好有一串凤眼菩提子念珠,修一切法均可通用,功德最大”。用它修行可以是功力增长千倍,我们耳熟能详故事就是“佛陀是在菩提树下成道的,那么自然在佛教里面菩提子自然收到了很多修行者的青睐。

文玩的“两大巨头”

不过凤眼菩提之所以能成为最早的佛珠,应该归功于它的“眼睛”,人们认为凤眼眼睛能增长人智慧,解决烦恼!所以它从出现到今天都没有失宠过。总的来说真论起历史底蕴,还真的很少有比得上这两者,不过现在炒作真的很厉害,随意一种文玩都能把故事编上天!

总结:

但我觉得文玩没有必要强硬地要求文玩底蕴,只要这件文玩带给你乐趣,盘得开心就可以,文玩注重的是盘玩的过程与乐趣,而不是为了玩它的底蕴,当然如果你这串手串有一定的底蕴那就更锦上添花了,而且我觉得一款文玩不是没有底蕴,而是它的底蕴还没有达到浓郁的程度而已。

文玩的“两大巨头”

再说了哪一种文玩底蕴不是需要时间来填充的,或许你手上的文玩底蕴还没那么浓厚,难保未来没有,希望在明天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