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中国玩家,严厉还是宽容?

中国玩家,严厉还是宽容?

最近这段时间出了两件差不多的事情,分别是《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和《光明记忆》这两款曾经被大吹特吹的“国产良心独立游戏”“国产游戏的希望”“国产之光”,被爆出了大量内容却是抄袭,而且都有实锤为证,如下所示。

中国玩家,严厉还是宽容?

中国玩家,严厉还是宽容?

而《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则是被指大量游戏性内容套用了《环世界》这款游戏,如下图所示(《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左,《环世界》右)

中国玩家,严厉还是宽容?

那么在曝光抄袭之后,steam《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也遭遇到了大量的差评,比如下图这样把该做批得一无是处的暴躁老哥

中国玩家,严厉还是宽容?

之后就有很多大媒体甚至其中不乏所谓“良心媒体”开始评论希望玩家们首先保持理智,不要跟风;其次应该自己去玩一玩,体验一下,否则没有评论权;第三希望国内玩家宽容一点,不要对独立游戏和其作者太过于严厉,总结一下就是从“理客中”的角度出发行洗地之实。不过说实话,洗地我们本身是不反对的,因为不同的人就应该有不同的立场,媒体也是同理,但洗地同样也应该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强词夺理只会更招人反感。

但无论是抹黑还是洗地,都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本文想要讨论的是这次事件出现的两种截然不同但是似乎都有点道理的声音:“中国玩家就是太严格,不给新人新游戏发展的机会,扼杀在幼年期”,另一种声音又是“中国玩家就是太宽容,太能忍,现在各种抄袭的丑剧都是中国玩家这么多年过度宽容的恶果”。所以中国玩家到底是过度宽容,还是过度严厉呢?

一、玩家不能碰的底线

或者说,对于一个正常人类来说仇恨值最高的事情之一,就是被欺骗,有媒体说《修仙模拟器》这次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于前期的“过度宣传”,比如Wegame和很多游戏媒体上都占用了大量的版面放了宣传图片,不仅平台给了它显著位置的长期曝光,发售前还有大量主播、媒体参与宣传,导致了这款游戏被卖给了大量并不需要它的受众。

那么问题就来了,宣发力度更大的《碧蓝航线》(除了线上宣发之外甚至还和“罗森便利店”合作推出相关皮肤)《贪玩蓝月》(甚至拿下了海量的“恶意好评”)以及《绝地求生》(当时几乎各大平台主播“全员吃鸡”)为什么没有因为宣发量过大卖给大量“不需要它们的受众”而受到成吨的差评呢?并且《碧蓝航线》本身有数不清的“借鉴”日本页游“舰C”的元素;《绝地求生》更是可以说是“参考”《H1Z1》所做出来的,但这两款游戏不仅没有遭到玩家们围攻,反而成为了各自领域营收方面标杆级别的产品,所以游戏本身被愤怒的玩家们扒皮跟宣发力度基本可以确定是没有关系的。

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在于,宣发文案和宣发侧重点选取的失误。

中国玩家,严厉还是宽容?

注意,这是某媒体关于该游戏的一段宣传文案,红框里面的部分专门写了“不必太担心该游戏有‘换皮’的嫌疑”嗷,无论作者怎么玩弄文字游戏,从这段话你就可以感觉到,媒体稿件里面包含了一个宣发重点——游戏的原创性毋庸置疑,大部分玩家在阅读游戏等娱乐类文章的时候大脑并没有那么紧绷,所以看到这一段话很大概率直接就认为“这是一款国产原创独立游戏”。不免很多对于国产游戏有所情怀的玩家掏出自己的真金白银就去支持了,结果买来发现是一个copy《环世界》的作品,失望透顶……

而《光明记忆》同样,被标榜“一己之力独自开发”的“虚幻引擎国产射击游戏”,甚至相关媒体还对作者进行了海量的采访,无非又是“艰辛”+“坚持”的写作套路,讲道理,我甚至从各篇通稿中读不出作者创作游戏的快乐,似乎就是“为了坚持而坚持”的滴滴血泪。不过作者现在也被列入了“虚幻引擎游戏开发者资助名单”里面,并且宣布了游戏后续将会进行团队式的开发。这让你想到什么?乐视和老罗对不对?先把PPT做好,画个饼子,然后有了资方投资,有了政府资助,再去做点事情。这哥们儿也是,先做了几个垂直切片,然后媒体介入曝光,卖一波情怀,然后出名了,在中国出名就等于钞票有了,有了钱再去多找点人手继续投入到游戏制作中,至于游戏能不能做好,会不会缩水,对于玩家和市场有没有其他的承诺?不好意思这是这件事情里面最巧妙的一点,不知道是这哥们儿成竹在胸还是恰巧碰到,无论是受到资助还是Steam上的游戏切片大卖,这些都是不用担责任的,如果他选择的是比较传统的,找投资人或者机构投资,可能就要承担对赌风险,而这样的操作就避免了对赌的发生,比众筹还不用负责任,所以从结果来说,这事情操作的非常巧妙。

但无论是抄袭之作被宣传成原创希望,还是独立的游戏战士靠扒来的素材赢得了购买量和资助名额,这两件事都深深地欺骗了玩家。因为假的就是假的,抄了《环世界》没?抄了。扒了别人现成的素材没?扒了。宣传的时候承诺过不是换皮游戏没?承诺过了。说过自己一己之力独立开发没?说过了。宣传和真相,完全相反的两面,这是最赤裸裸的欺骗。比如很多的路边小店,你知道他们用的地沟油,你知道他们食材不新鲜,你也知道他们鸭肉冒充羊肉,但你还是当成不知道一样去吃了,也没闹,因为人家没在招牌上写“100%正宗真羊肉”,也没写“100%保证食材绿色健康”,人家卖你一份“羊肉”,你付钱,这是非常纯粹的商品交易行为,后面还有什么?没了,人家也不会把你支付的记录存下来,把你就餐的样子拍下来,然后拿给别的食客看“嗨呀你看我们这的东西让别的客人吃的多香”。但是《修仙模拟器》跟《光明记忆》不一样了,你购买了游戏之后,它们不仅赚了你钱,还那些从各位那里得到的销量,拿着大家对他们的信任,争名夺利去了,这不,混了个自主名额,还混了个“国产游戏希望”的头衔。结果玩家们一看爆料,好么,全是假的,我们被你当猴一样骗,这能忍?于是就开始“严厉”。

血狮事件当年不也一样?《仙剑6》不也一样?一个“中国人自己的命令与征服”,起手就要脚踢西木,;一个N年磨一剑,必出精品,画面也是大吹特吹。结果呢?却是一个垃圾UI,垃圾画面,垃圾游戏性连《沙丘1》都不如的废品,还有一个“多边形黑块鱼”以及bug成吨的游戏,玩家们愤怒的是什么?还不懂吗?愤怒的是被骗,你用前期宣发打动了玩家,玩家信任你买了你的产品,结果发现自己的信任被践踏了,说得不恰当一点,很多人能接受对象吼你,但是完全没法接受对象出轨,因为这是一种欺骗嘛。假设当年《血狮》宣发主题是“国产RTS的大胆破冰之作”主打国产+尝试,《仙剑6》的宣发主题改成“N年情怀再续”,主打系列的历史和情怀,那我想骂声能少一大半。

中国玩家,严厉还是宽容?

《血狮》(左)《仙剑奇侠传6》(右)

二、玩家容忍的是什么?

这里我想大家就很容易想通了,现在国内玩家们丝毫不介意厂家在宣传的时候单纯把游戏当成一款商品来推广,而且在推广的时候把自身真实的特色表达出来,这些都是玩家完全能够接受的东西,哪怕你游戏真的抄了其它作品呢?

比如《决战平安京》在宣传的时候,也没有说自己是“首款手机MOBA游戏”,文案里面也从来没有把“原创”放在多高的高度,这款游戏的特色是啥?不就是“用阴阳师里面的式神来打MOBA手游么”?网易不也完全按着这个主题来宣发的么?基本都是“你的崽怎么怎么了”“你的崽又怎么怎么了”,重点强调《平安京》和《阴阳师》的关系,从来就没说过“这款游戏有独一无二的XXX,开启了XXXXX的新模式”,同样也没有说过这款游戏多么多么良心,原创产品,国游希望,所以虽然《平安京》的UI都跟《王者荣耀》等之前的手机MOBA大同小异,英雄定位也基本师承LOL,但并没有人专门在社区发文黑《平安京》是抄袭游戏,因为人家一开始就没说“我这是正宗真货羊肉”。

中国玩家,严厉还是宽容?

《决战平安京》(左)《王者荣耀》(右)

所以简单总结一下,假设一款游戏只是单纯的把自己当成是商品,宣发的时候也只是把自身真实的特色给叙述出来,玩家在接触到游戏之前和接触到游戏初期阶段,仅对于这款游戏抱有消遣、娱乐的态度,并没有投入太多多余的感情和情怀在其中,那么就算这款游戏被爆出来很多不好的“幕后故事”,那么玩家也都是可以容忍的。

这里就不得不提当年LOL推广期那句广告词了“英雄联盟,为什么要和DOTA一样?”这一句话看似简短,实际包含了很多层含义,首先没玩过DOTA的人这句广告词是无效的,所以首先这句话是摆明了要从DOTA那里“抢人”;第二这句话也挑明了LOL和DOTA是同一个类型的游戏,也就是后来我们说的,都是MOBA游戏;第三这句广告词里面并没有凸显出任何“我们是完全独立于DOTA”或者“这种游戏模式是我们100%原创的”这样的信息,反而隐晦地表明了两款游戏之前有相似之处,但是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有COPY也有原创。而鹅厂文案用一句话说出来的东西,现在的媒体给《修仙模拟器》洗白的时候竟然花了三五百字,只能说新浪系的笔杆子比起鹅厂来说还是逊色不少。

简单总结一下本文,国内玩家在我看来对于游戏的态度不能一味说“宽容”或者是“严厉”,请各位所谓从业人员在研究玩家群体的时候首先把玩家们当成一群“人”,有血有肉的人都有共同的情绪——对于事物都有自己的底线与忍耐度,这是其一。其二就是玩家们能够忍耐的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商业交易,无法忍耐的是被欺骗,自己的信任和情怀被恶意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