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華東師大超級學霸:每節課坐第1排,被哈佛大學等7所世界名校錄取

華東師大超級學霸:每節課坐第1排,被哈佛大學等7所世界名校錄取

樊思源,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學系2015級本科生

所獲榮譽

國家獎學金

特等獎學金

一等獎學金

華東師範大學優秀學生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二等獎

工作能力

教育學部本科生聯合黨支部副書記

暑期優秀社會實踐項目成員

國家級本科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負責人

教育學部學生聯合會優秀部長

學前教育學系學生會優秀幹事

在同學眼中,她是拿到國家獎學金的“超級學霸”;是大學的前兩年便參加兩個國家級本科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科研達人”;是活躍在演講臺上、鎂光燈下的“女神”。

在老師眼中,她是每節課都坐在第一排專注聽講、下課總會留下來請教問題的學生。在父母眼中,她是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在外追夢的女兒”。而在樊思源的眼中,自己只是一個“溫和、堅定又敢想敢做”的女孩。

華東師大超級學霸:每節課坐第1排,被哈佛大學等7所世界名校錄取

這些天,追夢的女孩樊思源離她的夢更近了一步——經歷了大學四年或者說十多年如一日的奮鬥,哈佛大學、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密歇根大學、雪城大學等7所世界名校向她伸出了橄欖枝。

從興趣出發,追求“最好”!

第一次見到樊思源,是在一年半前教育學部學生聯合會生涯發展部的活動上。彼時升入大三的她作為全能型的優秀學姐,給剛進大學的學弟學妹們介紹專業學習、學生工作、科創項目以及社會實踐的經驗。

製作精美的PPT上羅列出她大一大二兩年的成就:國獎、國創、優秀學生、學生會部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交流成績A+……大學生活剛剛過半,她就已經達到了所有可以量化的“最好”。

華東師大超級學霸:每節課坐第1排,被哈佛大學等7所世界名校錄取

寒假社會實踐經驗分享

談及學習的經驗,樊思源認為最重要的是興趣。“只有對於內心真正的熱愛的東西,才會始終保持學習的勁頭。一直以來,我是有教育夢想的,也很喜歡小孩子,學前教育學這個專業是我自己的選擇。所以學習的時候,總是很開心也很有動力。”

她也坦誠地說,“當然,好的成績肯定離不開上課認真聽,下課及時複習。”大一的她保持了高三的慣性,整整一年堅持六點半起床、十二點睡覺,每天按時複習當天上課的內容,也經常發郵件詢問老師課本上需要思考的問題。“為了拿高分,真的花了好多時間呢……”

大一的踏實學習,讓樊思源給大學四年的學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使她對自己的能力有了信心。大二的她開始嘗試加入不同的學生組織。

華東師大超級學霸:每節課坐第1排,被哈佛大學等7所世界名校錄取

寒假回母校招生宣講

樊思源說,自己做每一件事情都有清晰的目標。在院系學生會和學部學生會,她加入的都是與生涯發展有關的部門。“一方面是為了多接觸本專業的學長學姐,另一方面也想要對自己未來有更清楚的規劃。”

而當樊思源加入學部學生聯合會生涯發展部的時候,部門才剛剛成立。跟著幾個前輩一起,她一邊探索著自己未來的各種可能,一邊讓這個部門從無到有地壯大起來。

直到一年後,她為了準備留學和實習,選擇退出學生會,卻又作為生涯指導的演講嘉賓,被邀請回來傳授經驗。

“大一弄明白了學習是怎麼一回事兒,大二又弄清楚了學生工作”,樊思源總結道。

三次GRE受挫?明明已經很努力了!

大三,樊思源開始為出國留學做準備。出國深造,是父母與自己一直以來一致的期望。樊思源在很小的時候去過美國,也參觀過哈佛的校園。或許緣分從那時就已經註定,或許努力從那時便從未停止。

大三那一年,是樊思源記憶裡最難熬的一段時間。從十二月到四月,她考了三次GRE都沒有通過,而這三次都是一樣的分數。望著毫無長進的成績單,樊思源開始懷疑自己,“為什麼我的水平總是停滯不前呢?明明已經很努力了呀……”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和望不到盡頭的焦慮讓樊思源迷茫了,身邊的人也都勸她暫時擱置考試,於是她暫緩GRE的準備,又馬不停蹄地開始備戰託福。

在那段最辛苦的時間裡,樊思源還是國家級本科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APP 的開發研究)的第一負責人,帶領7名來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學院、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和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學系的同學進行有關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微信小程序的設計。

華東師大超級學霸:每節課坐第1排,被哈佛大學等7所世界名校錄取

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美術館內合影

關於科創的經驗,樊思源表示:“創新點和表現點最關鍵。”也正因為創新是一個從無到有的摸索過程,作為負責人的她,在整個項目週期裡承受了不小的壓力。最開始為了招募合適的項目成員,她製作了線上招募令,發動身邊同學朋友宣傳,終於組齊了一支跨院系、跨校的科創隊伍。

寒假裡,樊思源和隊員們通常是從早到晚地線上開會,在共享屏幕上一起設計著項目需要做出的APP。“中午去吃個飯,又趕回來繼續討論。”漫長的科創週期裡,有隊員因為自身時間原因中途退出。樊思源只好再次問遍朋友圈,尋求隊員。

在採訪中,樊思源意識到,上大學以來的每一年的寒暑假,自己都沒有閒過。“對了,還是那個寒假,我還參加了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她輕描淡寫地提起,“那是一個線上的比賽,要求在規定的四天內做出模型。是我在伯克利大學交流時認識的一個數學系同學邀請我參賽的。”

華東師大超級學霸:每節課坐第1排,被哈佛大學等7所世界名校錄取

與伯克利暑校老師合照

一邊準備著語言考試,一邊進行著科研項目,一邊參加建模大賽。這是現在的樊思源回憶起來,很驕傲的一段日子。

第四個春天是收穫的時節

當冬天的寒冷漸漸褪去,春天又在備考與實習中飛快地過去。在學校學習了不少理論知識後,樊思源給自己找了很多實習,幾乎沒有間斷過。她想要嘗試不同的機構與學校,接觸不同的人,而最重要的,“看到孩子們的那一刻,感覺世界都光明瞭!”她在這一次次嘗試中找到了自己未來真正的興趣點——幼兒教育實踐研究。

“實習過程中的思考,讓我確定了留學申請實踐方向而不是理論方向。因為我想將理論知識真正運用到教育實踐中去,或許能對幼兒教育事業做出一點自己的貢獻。

華東師大超級學霸:每節課坐第1排,被哈佛大學等7所世界名校錄取

研習幼兒園留念

夏日的暑氣一點點逼近,樊思源又開始了新一階段的努力。沒通過的考試,繼續考。她每天泡在圖書館刷題,路上、吃飯時練習口語。她用APP背單詞,第一天背200個,第二天背新的200個加上覆習舊的200個。最多的時候,一天背一千多個單詞。“當時的想法,是

向死而生、背水一戰。如果考不出,也允許自己接受因為之前的僥倖而產生的後果。”

終於,第四次考的GRE通過了,托福考試也因為之前備戰GRE積累的經驗而順利達到理想成績。接下來是申請國外學校。寫文書的時候,學習成績、科研經歷、社會實踐……每一項,樊思源都可以自信地寫很多很多。因為這是每一年、每一步,她的每一個選擇,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向著目標前進。

這是樊思源在大學的第四個春天了,隨著校園裡的花兒一起綻放的,還有她的夢想。哈佛、紐大、賓大的錄取通知書一封封向她飛來,她終於可以放下懸了太久的心。她的朋友們都說,“思源一直以來真的很不容易了,我們都要哭了!”

華東師大超級學霸:每節課坐第1排,被哈佛大學等7所世界名校錄取

這是一個女孩一步一個腳印往上爬,終於敲開了夢想之門的故事。這個故事關於努力和堅持,關於信念的力量。

“焦慮的時候,也會懷疑自己,也會覺得不該承擔這麼多。”但如今,終於可以走進夢想高校的她,不願多提過往的艱辛,只是對記者笑:

“現在啊,只想感謝自己的堅持,沒有停留在舒適區。感恩父母一直以來的陪伴。出國之前,我還想多看一些專業書,畢竟那是更大的舞臺了。當然,最重要的是珍惜當下。

來源|華東師範大學大夏通訊社 文|盛雨婷 圖|李振東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顧惟靈 責編|吳瀟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