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離開大公司,你真的什麼都不是了嗎?

離開大公司,你真的什麼都不是了嗎?

週末去看了《馴龍高手》,作為一個職場博主應有的素(毛)質(病),我很理所當然的把這部電影當成了一部職場電影。

《馴龍高手》系列電影算得上是講故事的高手,和很多爆米花電影不同。

《馴龍高手》始終在有趣驚險的故事之外,還能讓我們多少感悟到一些人生道理。

第一部,講述的是性格懦弱的小嗝嗝和做部落首領的父親之間的誤會與和解。

第二部,母親歸來但父親去世,講述了小嗝嗝的成長,承擔起領袖責任的心路歷程。

离开大公司,你真的什么都不是了吗?

到了今年的終結篇《馴龍高手3》,小嗝嗝的隱憂是:

沒有了龍,我什麼都不是。

馬上讓我想起一句職場經典語錄:別把平臺的影響力,當成了自己的能力。

所以,離開了龍(平臺),我們還是那個無所不能的自己嗎?

离开大公司,你真的什么都不是了吗?离开大公司,你真的什么都不是了吗?

好平臺,值得珍惜

“離開了平臺,你什麼都不是”的最早典故,出自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對的,中學課本里講過“完璧歸趙”和“負荊請罪”的故事。

藺相如原本是趙王寵臣繆賢的食客,有一次繆賢犯了罪,計劃出逃燕國,因為燕王私下裡曾握著他的手,表達願意要做好朋友的想法。

藺相如勸他:

燕國弱小,趙國強大。人想和你交朋友,是因為你的平臺好,你是趙王的心腹。你要是潛逃燕國,肯定會被燕王逮捕遣送回國的。

簡而言之,別把趙國的影響力,當成你繆賢的能力。

即便如今職場人地位不斷提升,但有一個好的平臺背書,依然是職場人夢寐以求的資源。

离开大公司,你真的什么都不是了吗?

我在《你有多少青春,可以荒廢在初創企業?》也闡述過這個觀點:

一畢業,你進了麥肯錫,工作3-5年後,你決定看看外部機會,市場上大部分公司的戰略諮詢部都會願意給個面試機會了解你做過哪些項目。


工作10年後,你只要在招聘網站上更新一下簡歷,電話就會被獵頭和企業HR打爆。

這是麥肯錫作為平臺帶給我們職場人的光環,小公司給不了。

小公司別說給不了,還反而還要蹭大公司背景員工的光環。無論是給投資人講PPT,還是在招聘廣告商,初創公司最喜歡放的一句話就是:

核心創始團隊來自BAT

無需否認平臺的價值。好的企業平臺,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最好助力。

在優秀的企業裡,我們能夠拿到更好的資源,更多學習培訓的機會,更多提升發展的空間,以及更好的人脈圈。

但是,一味強調平臺的意義,忽略人才的價值,就顯得很詭異了。因為正常的大公司,人才濟濟,真犯不著說這種風涼話。

离开大公司,你真的什么都不是了吗?

平臺和職場人是什麼關係?

回幾天前,翻到一篇文章,被餵了一口熱翔。

文章恨不能把公司上升到衣食父母的地步——給你工作,付你薪水,那是做慈善啊。

甚至為了體現平臺的光輝形象,把職場人和自己的另一半都給劃分成敵我矛盾了——你沒給另一半乾死,是靠公司給你撐腰啊。

离开大公司,你真的什么都不是了吗?

截圖來自文章《善待你所在的單位》

21世紀了,您忽悠誰呢?

企業不是白痴,平臺用人當然會選擇最合適的,職場人恰恰是提供了價值,才能贏得平臺提供的機會。

好的勞資關係,是以金錢關係為基礎的。先講利益,再講感情。

您動不動以爹媽的口氣,教育員工要感恩。敢情貴司是終生僱傭者,絕對不裁員嗎?

每當我看到有企業高喊:“別把公司的影響力,當成自己的能力”的時候,我看到的是一個氣急敗壞的老闆形象。

他給不了員工好的發展前途,看著員工一個個出走,不由得菊花一緊,趕緊洗腦留下的員工:離開了平臺,你什麼都不是。

對於職場人來說,這口毒雞湯自然是不能喝的。

我在《作為職場人,你應該忠於公司,還是忠於老闆?》提到過:

公司的發展目標,和個人的職業發展目標,並不總是一致的。


有幸一致,那麼雙方攜手合作;一旦有了分歧,我們道聲珍重,各奔前程。

如果你在一個出色的平臺上,恭喜你,但是也希望你不要停止思考,問自己幾個問題:

  • 平臺提供給我什麼價值?


  • 我為平臺提供什麼價值?


  • 這樣的合作互贏是否可以持續?

舉個例子,有些小夥伴,在一個名氣很大的公司裡, 但是做的工作卻極其邊緣化。

這其實是危機四伏的崗位,因為你並沒有從這個高質量的平臺裡,汲取營養,迅速提升自己的能力。

而你提供給企業的價值,也很邊緣,容易被取代。

一旦有一天,平臺決定不需要你來感恩了,你的未來在哪裡?

离开大公司,你真的什么都不是了吗?

越離不開,越要離開

我認識一位騰訊的產品經理,非常優秀的年輕人。

他在騰訊工作3年後,深愛騰訊的文化氛圍,但還是決定離職,去到一家新興的公司,負責一個新的產品研發。

互聯網圈子可能都知道,阿里的運營,百度的技術和騰訊的產品經理,都是帶著光環的。

騰訊做出了QQ和微信兩款日活近十億的產品。騰訊的產品經理,也是市場上爭搶的香餑餑。

我問他:

為什麼要離開一個如何優質的平臺?

他的回答也很實誠:

平臺光環太耀眼, 我要驗證一下自己的能力。

的確如此,另一個在阿里實習的小夥伴告訴我:

在天貓做運營活動,只有兩種結果:成功,和非常成功。

是呀,這麼大的用戶體量,想做失敗,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位騰訊小夥伴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鑑思考。

离开大公司,你真的什么都不是了吗?

當公司喊“別把平臺的影響力,當成你的能力”的時候,潛臺詞是:

員工應該留下來,因為你沒有能力,你的成功靠的是平臺的影響力。

但這其實才是最可怕的事情:你在一家公司/平臺工作了數年,居然沒法提升自己的能力,離開了平臺只有死路一條,這是怎麼一種職業發展路徑?

真正和諧的勞資關係,是互相成就,一同成長。

如果我在一個平臺上,完全無法提升自己,全靠平臺的成功,才能苟活下去。

那我一定會更加堅決的離開。

這種平臺,待得越久,未來死得越慘。

寫在最後

在《馴龍高手》終結篇的最後,小嗝嗝含淚送走了自己的夜煞沒牙仔。而他自己也由此蛻變成一位真正的領袖。

類似的故事挺多的:

鋼鐵俠沒有盔甲,還是鋼鐵俠嗎?結果失去鎧甲的託尼,靠著自己的智慧和超市裡臨時買來的改裝小工具,也找到並順利殺入滿大人的巢穴。

沒有錘子的雷神,還是雷神嗎?結果錘子碎了,雷神覺醒,改行放電了。

《蜘蛛俠》裡,鋼鐵俠對小蜘蛛講述這樣一番話:

如果沒有盔甲,你就一無是處的話,那你就不配擁有這盔甲。

對於我們職場人來說,也是如此。

如今的職場瞬息萬變,再沒有穩定的崗位和穩定的工作,想要生存成長,就需要找到合適的平臺,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

如果離開了平臺,你什麼都不是的話,那你真不該留在這種平臺。

离开大公司,你真的什么都不是了吗?

“領英洞察”是LinkedIn領英推出的高品質線上專欄,已彙集來自科技、媒體、人力資源、金融、學術、諮詢等多個領域的職場領袖人物和行業資深專家數百人。

文中圖片、封面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和影視截圖,為非商業用途使用,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獲取更多信息。

©2019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离开大公司,你真的什么都不是了吗?
离开大公司,你真的什么都不是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