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金融科技推動基金公司進入資管新階段

□博時基金信息技術部總經理

車宏原

互聯網企業在雲端構建商業模式,相對於傳統企業,互聯網企業藉助於雲原生架構,可以更快速地響應用戶需求和市場變化,可以更好地融入雲端商業生態。基金公司作為非雲原生的傳統金融機構,引入雲原生架構構建數字中臺,將互聯網技術架構在敏捷、開放、高伸縮性方面的優勢與基金業原有技術架構的穩定、安全等優勢進行有機融合,最終目標是像很多雲原生企業一樣,以科技引領業務創新,從而推動基金公司進入資產管理的新階段。

隨著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金融應用場景與日俱增,金融交易呈現爆發式增長,高併發、大規模運作成為新常態。潮汐式系統壓力及流量的不穩定,對IT資源的彈性供給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科技時代產業思維與互聯網思維的融合,更需要金融企業將核心金融服務能力開放出來,融入整個產業場景鏈條中,同時在業務的創新上有更強大的敏捷性。而傳統的金融企業系統架構存在功能強耦合、複用能力差、協作效率低、維護成本高、系統可靠性差和容易形成單點等一系列問題,難以滿足高併發、大流量和連續性需求,架構轉型勢在必行。

傳統金融機構藉助雲原生體系可以實現兩大目標:一是敏捷,即持續交付能力的不斷提高;二是開放,即通過建立雲計算的靈活遷移能力,融入到開放的生態。採用雲原生體系來進行數字中臺的建設,把核心業務服務化,設置各種業務服務中心,形成大中臺。通過中臺的業務沉澱和服務複用,來實現前臺業務的快速組合和低成本創新。“厚平臺,薄應用”的系統架構也充分體現這種設計思想。

基金直銷等業務中臺是基於企業金融雲搭建的雲原生開放平臺。平臺由微服務中心、容器雲平臺、DevOps平臺等組成,形成業務能力標準、運行機制、服務方法論、配置管理、執行系統以及運營服務團隊等構成的體系生態,為業務提供快速集成產品的創新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多團隊協作效率,運維上更是具備大規模併發處理能力和快速彈性能力的系統,具有較高的技術和業務價值。

中臺建設的核心是採用微服務為組件的服務中心設計。根據不同的業務域和業務模型,可以形成不同的微服務中心。微服務中心的設計原則有四點:第一,微服務之間高內聚、低耦合;第二,具備完整業務數據;第三,業務具有可運營性;第四,業務漸進性建設,功能持續迭代。在使用微服務架構打破應用系統之間的圍牆之後,一個穩固和持續進化的數字中臺將為基金公司提供持續發展的基石。各種業務服務的能力可以不斷地被複用和沉澱,為業務快速演進提供土壤,讓應用系統開發人員從重複工作中解放出來,能夠嘗試各種創新的可能性。

中臺的基礎設施是容器雲平臺。容器雲平臺是全面雲化的平臺,無論存儲、計算、網絡還是數據庫、大數據服務、中間件、通信服務、基礎應用服務全部都是雲化產品,可開箱即用,無需部署,保障SLA,是全面平臺化的管理模式。容器雲不僅可以解決基金公司統一的IT基礎設施和架構管理,還能為各個前端小型業務單元的創新提供足夠的靈活性。任何一個業務單元都可以在自身賦予的IT資源額度下,自主使用IT資源,解決分支機構、生態企業的低成本創新問題。

DevOps平臺是研發管理體系轉型的重要支撐。通過互聯網敏捷研發模式,以及容器雲和微服務架構進行天然的整合,可以發揮出互聯網級的研發效率。DevOps平臺主要具備以下能力:從需求-開發-測試-發佈-總結形成需求研發閉環,提供一站式研發效能平臺;實現7×24小時持續交付,無發佈窗口限制,提高時間利用性,讓業務跟上外部環境的變化節奏;分層自動化層層把關,涵蓋單元、接口、UI、前端、安全、性能,預發佈等各層面的自動化測試,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並屏蔽快速交付帶來的風險;提供一整套企業提升研發效能的解決方案和專業服務,持續幫助研發測試人員提高技能。

基於雲原生的業務中臺架構和敏捷管理體系建立基金公司數字化的核心業務載體,支持業務和技術的進一步融合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所以雲原生架構可以看作是金融科技的基石。當然,這不僅是技術工具的完善,還有平臺的升級、管理的提升和生態的合作。這些因素相輔相成才會帶來模式的轉變,而模式的轉變將會推動基金公司進入資產管理的新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