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聚焦主责主业,强力“瘦身强体”,烟台开发区改革再出发——体制机制大创新 激发发展新活力

聚焦主责主业,强力“瘦身强体”,烟台开发区改革再出发——体制机制大创新 激发发展新活力

改革开放引领区

从荒芜的盐碱地拔地而起的烟台开发区,又一次拿出拓荒创业时的决心和勇气,启动了新一轮的体制机制改革。从机构整合重组到全员聘任、KPI绩效考核,每一项改革内容,都瞄准了最难啃的“硬骨头”。

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以市场化和去行政化为方向,强力推动工委管委瘦身强体、聚焦主责主业。适逢建区35周年,永不停滞、永不满足的烟台开发区,通过再一次的改革、重组、再造,力求找到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和新引擎。

聚焦主责主业,强力“瘦身强体”,烟台开发区改革再出发——体制机制大创新 激发发展新活力

改革动员部署会议

“瘦身强体” 聚焦经济提升

烟台开发区是“改革活水”率先流过的地方,一直吃的是“改革饭”,走的是“开放路”,打的是“创新牌”。作为烟台改革开放的龙头,开发区一直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中韩产业园、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区、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等重大机遇相继眷顾,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此时,原有部门之间组织、沟通、协调机制已然束缚了开发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继续驰骋的进程。

聚焦主责主业,强力“瘦身强体”,烟台开发区改革再出发——体制机制大创新 激发发展新活力

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落户

发展攥不紧“拳头”怎么行?强化经济职能,将精力和资源集中在高质量发展上,成为开发区这轮体制机制改革要紧紧抓住的“牛鼻子”。

在积极稳妥剥离了社会事务管理和开发运营职能后,烟台开发区“轻装上阵”,聚焦在经济发展的主责主业上“强健体魄”。在“机构精简化、功能板块化、管理扁平化、工作协同化”的原则上,将部门精简至10个,比以往压减一半以上。“大经济”“大招商”“大建设”体系的构建,更是打破了原有部门间的政策壁垒、资源壁垒,放大“大部门制”体制优势,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更加有力地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主责主业,强力“瘦身强体”,烟台开发区改革再出发——体制机制大创新 激发发展新活力

中韩(烟台)产业园布局图

参与运营开发区的各类社会力量 “初露锋芒”,开发区深入探索实行“党工委(管委会)+公司、行业协会、新型智库、基金”等多种管理模式,组建经发集团和城发集团两大平台公司,以市场化方式运营烟台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和八角湾海洋创新区,打造业达基金谷等,共同聚焦提升开发区经济发展活力。

聚焦主责主业,强力“瘦身强体”,烟台开发区改革再出发——体制机制大创新 激发发展新活力

八角湾中央创新区知识创新区效果图

打破“铁饭碗” 有为才有位

全员聘任、合同管理、绩效考核,这一场全员聘任制的改革,搅动了开发区干部队伍的一池春水。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了最大程度地激发干部活力,开发区建立从工委管委领导到普通科员的全员聘任制,论资排辈的干部任用模式被彻底摒弃。同时破除干部编内编外、行政事业身份界限,为不同身份干部提供同等竞争舞台。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激励平台上,干部有为才有位,“如果不担当不作为,这个位子可真是难坐稳了。”烟台开发区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主责主业,强力“瘦身强体”,烟台开发区改革再出发——体制机制大创新 激发发展新活力

首次“猎聘”国企高端人才

改革后,200多名年富力强的干部通过无差别选聘的方式走上重要岗位,3名干部主动到国有企业任职;面向全国公开选聘高层次人才,包括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1名、自贸区烟台片区管理机构副职1人、中层机构主管2人;通过猎聘机构招聘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等50名;通过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招商骨干14人,灵活高效的选人用人方式初步显现。

聚焦主责主业,强力“瘦身强体”,烟台开发区改革再出发——体制机制大创新 激发发展新活力

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毕业生

通过改革,部门正职“70后”占比提高到70%,中层干部形成“70后、80后干部为主体,90后崭露头角”的新格局,干部专业化程度大幅提升,实现干部能上能下、结构更加优化。

与打破“铁饭碗”的干部聘任改革一同出台的,还有打破“大锅饭”的绩效薪酬改革。目的就是要彻底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以能力决定职位,以实绩决定薪酬。以全员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结果为依据,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变“领工资” 为“挣工资”。

加快产业集聚 助力高质量发展

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劣决定了发展质量的高低,融合了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等众多平台优势,烟台开发区利用此次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先进制造业卓越集群、现代服务业提升行动、“特色产业+人工智能”扩增三项行动计划,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再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聚焦主责主业,强力“瘦身强体”,烟台开发区改革再出发——体制机制大创新 激发发展新活力

三项行动计划

在10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烟台有两个产业集群入选,分别是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开发区企业在其中发挥了主导支撑作用。

聚焦主责主业,强力“瘦身强体”,烟台开发区改革再出发——体制机制大创新 激发发展新活力聚焦主责主业,强力“瘦身强体”,烟台开发区改革再出发——体制机制大创新 激发发展新活力
聚焦主责主业,强力“瘦身强体”,烟台开发区改革再出发——体制机制大创新 激发发展新活力

❥高科技企业集聚

产业集群发展迅猛

目前,烟台开发区的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聚了万华、泰和新材、万润等100多家企业和关联企业,2018年产值规模超过7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以荣昌制药、先声生物、迈百瑞、东诚药业、普罗吉等为代表,产业规模近3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双双超过20%,发展态势十分迅猛。

聚焦主责主业,强力“瘦身强体”,烟台开发区改革再出发——体制机制大创新 激发发展新活力

赴国外开展“双招双引”

要实现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重大项目的支撑。在改革中,开发区探索建立“1+9+6N”市场化专业化“大招商”体制。“1”就是组建招商局,统筹全区招商引资工作;“9”就是在招商局统筹管理下,设立9个市场化运作的专业招商平台;“6N”就是围绕集群招商协同组合、企业身份招商骨干、产业中心招商联盟、招商中介公司、招商顾问、招商信息提供人6个方面分别建立N个招商共同体,合力推进“双招双引”工作。

以招商资源的集聚整合推动“双招双引”的“开花结果”,目前,烟台开发区已先后引进总投资4亿美元的华润化学材料、1.5亿美元的永弘智能制造等一批优质项目和韩国新能源汽车电子、德国罗博仕自动化设备等一批海外高端项目。1-9月份完成合同外资近10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完成实际外资2.9亿美元,同比增长10.8%。

记者:邱 晰 编辑:卢雪梅审核:郭传义

聚焦主责主业,强力“瘦身强体”,烟台开发区改革再出发——体制机制大创新 激发发展新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