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吳曉濱:未來3到5年,中國創新葯產業將出全球“大藥”


吳曉濱:未來3到5年,中國創新藥產業將出全球“大藥”


​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雷公

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

吳曉濱已在醫藥行業摸爬滾打了近30年,曾出任拜耳、惠氏、輝瑞中國區負責人,人稱“醫藥教父”。2018年5月,吳曉濱加盟國內創新藥企百濟神州,消息一度轟動整個醫藥圈。他說自己是看到了未來:再過三五年,中國創新藥產業將出現影響全球醫藥市場的“大藥”。

吳曉濱:未來3到5年,中國創新藥產業將出全球“大藥”

圖/ 視覺中國

2019年11月初,全球最大生物製藥公司美國安進以27億美元入股百濟神州,後者充實了腫瘤領域產品。按照百濟神州的計劃,至2020年底,公司在腫瘤領域的商業化產品有望拓展至8款。公司商業化的成敗是考驗吳曉濱銷售能力的關鍵。

11月15日,我們採訪吳曉濱的當天,FDA的消息突然傳來: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澤布替尼獲得了審批。這是第一個在美獲批上市的中國本土自主研發的腫瘤藥,改寫了長期以來中國抗癌藥“只進不出”的尷尬歷史。

在採訪中,這位醫藥老兵激動地向健識局強調,澤布替尼的獲批是中國創新產業“零的突破”。就在今年9月,百濟神州還曾被美國投資機構做空,遭遇了波折。健識局獲悉,澤布替尼已於11月22日在美國正式開始銷售。

健識局注意到,自2018年以來,創新藥入選醫保目錄的節奏明顯加快了。今年11月,新一輪國家醫保準入談判結束,涉及至少70個這兩年上市的創新藥。

另一面,帶量採購等政策也使得仿製藥正式進入了微利時代。

在此背景下,不止創新型藥企,如恆瑞醫藥、石藥集團、正大天晴等傳統制藥企業,也都加大研發成本,大舉轉向創新藥和有門檻的高端仿製藥。2018年,百濟神州全年研發投入46億元,排名國內藥企研發投入排行榜第一。據證券時報網消息,今年第三季報,201家制藥企業合計研發費用達到81.44億元,同比、環比分別增長34%和17%。

以下是健識局與百濟神州總裁吳曉濱的對話:

健識局:澤布替尼獲批之後,您都做了些什麼?

吳曉濱:我們國家是14億人大國,每年有430萬新發腫瘤病人,原研腫瘤藥絕大部分靠進口。這次零的突破打破了一種壟斷,某種意義上是我們開始擁有話語權了。中國人腫瘤用藥的需求之大,是不可能長期靠進口來解決的,所以我們自己生物製藥的崛起,是必須的事情。澤布替尼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一款創新藥,全部由中國醫學專家主導,在中國長大並被獲得認可和批准。它的獲批對整個中國的醫藥創新產業都是一種認可,為今後中國藥企進軍歐美市場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我相信今後三五年一定會有一系列的中國創新藥在國際上推出來,我們很高興自己是第1個,希望很快會被突破,包括被我們自己突破。生命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有錢沒錢,在城市還是農村,只要患了這種病,這個病有藥治,就不能說因為沒錢所以沒法治,我們一定要把這個事情改變過來,這是我們的願景。澤布替尼獲批後,美國患者從此用上了我們中國發明的藥,這說明在治療疾病上面,只要是過得硬的好藥,不論意識形態有什麼差異,國界的概念其實是不明顯的。

接到消息的時候,我第一個反應是激動,第一時間將這個好消息分享給了醫學專家和公司員工。

健識局:群發消息後,哪一條回覆使您記憶深刻?

吳曉濱:澤布替尼中國臨床試驗的牽頭人是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朱軍教授,他對這個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獲批之後他們醫院就流傳著一句話“厲害了我的國”。百濟神州已在美國組建起商業化團隊,但我更希望的是它能在中國早日獲批,造福更多的中國患者。

吳曉濱:未來3到5年,中國創新藥產業將出全球“大藥”

圖/ 視覺中國

健識局:您曾多年擔任跨國藥企中國區負責人,加入百濟神州後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吳曉濱:我學習了很多。我曾在跨國藥企擔任中國區總經理將近20年,對國際大公司的運作很適應,但到百濟神州後就必須要“一專多能”,把自己以前取得的成績都忘掉,在心態上當自己是一名新兵,不拿過去任何經驗來作為指點江山的基礎,從頭學習。

比如與投資人見面,過去也見,但在百濟神州的頻度和深度完全不同。投資人會問我管線產品、臨床實驗、工廠、商業化、國際化、競爭對手等所有問題。他們全程臉上沒什麼表情,只噼裡啪啦鍵盤上打字。最後滿不滿意,只能通過他們投不投資瞭解。

健識局:您覺得哪一件事對2019年百濟神州的影響最大?

吳曉濱:今年百濟神州經歷了很多事,比如被美國的投資機構做空,這也促使安進做了幾個月盡職調查,幾十人的隊伍從頭到尾翻了個底朝天,最終對方認為我們十分優秀,也是對做空的一個有力回擊。

11月15日,澤布替尼通過了美國FDA的批准,其實今年1月澤布替尼就獲得了FDA頒發的突破性療法認定,後來從申報到審批上市僅4個月,創下了中國生物藥獲批的記錄。

健識局:腫瘤藥領域對手林立,百濟神州有哪些優勢?

吳曉濱:百濟神州最大的願望是把病治好,誰的藥好,患者就可以選擇誰的藥。我希望中國的創新醫藥產業能快速發展起來,與創新藥企業的同行,我們在很多場合也都會溝通交流,討論如何共同為國家、為製藥行業做點事情。

說到競爭力,現在行業當中確實“4+7”導致了一批企業可能要被淘汰。我們國家不缺人,缺的是在專業領域的專業人才。百濟神州與新基合作的時候,銷售團隊才100多人,現在已經700多人了,都是從各大跨國藥企跳槽過來的,這些人都是原公司的骨幹,我們的科研人員裡也有很多優秀的歸國留學生。想挖動他們,除了優厚的待遇、成長空間,還要有使命感。

這真不是開玩笑,要說錢、職場上升空間這些,在大公司也有。但在百濟神州的使命感和在外企是非常不一樣的,至少對我來講是不一樣的。很多人來到百濟神州是要幹一番事業,可能沒有任何一個人單純只是為了掙錢到這裡。這幾天為什麼大家激動?最大的原因不是說公司股票漲得好,是因為公司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完成了從0到1的突破,中國的藥能走出去了。我是零的突破裡面的一員,以後跟別人聊天的時候,喝大酒的時候都有話說了。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在大公司裡,我不管做什麼事情,對這個公司影響都很小。在這裡我不管做什麼事情,對公司影響都很大。相比之前的跨國藥企,百濟神州的全球市場決策是在中國製定,這是對我個人最有意義的地方,你在跨國藥企不可能做產品全球策略制定的源頭工作,但百濟神州給我了這樣的機會。

據我所知很多企業現在都在人員培訓方面很下功夫,我經歷那麼多國際公司的培訓,覺得百濟神州現在的培訓肯定是第一流。

吳曉濱:未來3到5年,中國創新藥產業將出全球“大藥”

圖/ 視覺中國

健識局:您多次表示過,未來3到5年中國會研發出幾款重磅新藥,依據是什麼?

吳曉濱:任何一家國際化公司的規模大到一定程度,為了保證對市場的敏捷性都會經歷人事架構的重組。相比跨國大藥企,中國的這批創新藥企的效率要比他們高。而且,近年間,中國整體經濟飛速發展,製造業、交通業、互聯網等眾多領域均有突破,醫藥電商、移動支付在全球市場領先,這些應用都可以提高每家公司的工作效率。

其次,中國的病人太多了,需求太大了,任何事你要幹,都要有需求。有需求了以後,很多事情就能加快。

健識局:2020年百濟神州最關鍵的是什麼?

吳曉濱:對於我來說,2020年最關鍵的是將百濟神州產品商業化。澤布替尼目前已在美國獲批,商業團隊一年之前就已經開始搭建,在美國市場我們100%僱傭的是當地員工。這是中國本土企業第一次做出世界一流的新藥,你可以想象對市場上絕對有競爭力。接下來,除了銷售之外,我們還要保障每一批次的產品質量,保障供應;同時,嚴密監控新藥上市之後的療效,以及可能出現的任何臨床不良反應,及時反饋給公司同事。

Abraxane白蛋白紫杉醇、瑞復美以及維達莎目前是百濟神州在中國市場銷售的三款產品。到2020年底,我預計將有8款產品在中國銷售,包括澤布替尼。

吳曉濱:未來3到5年,中國創新藥產業將出全球“大藥”

▲百濟神州總裁——吳曉濱

健識局:您會在百濟神州退休嗎?

吳曉濱:我也不知道是否會在百濟神州退休,但可以保證的是,我不會真正歇下來。不管以後在做什麼事情,我還是會從事醫藥行業,這是我學習了一輩子的本行,而且還能治病救人,我覺得是最崇高的一件事情。

我這個人以工作為樂趣,未來也希望藉助自己的力量幫助年輕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