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農村孩子上二本大學沒有前途?那些相信“讀書無用”的人已經後悔

昨天和一個朋友聊天,聊到了一個同學,農村家庭出身,一個當你考上專科,然後通過專升本、考研,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學,畢業後進入北京某地的法院工作,找了個家庭條件不錯的對象,在北京市裡的中心區域買了房,落了戶口,成了北京人了;她弟弟高中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然後選擇復讀考上一所大學,之後考研究生,畢業後進入省城一所出名的醫院工作。

農村孩子能考上大學不容易,即便是考上二本大學,也可能會因此改變命運。那麼,農村學生考上二本大學,是什麼水平?

雖然很多人都在說“大學生不值錢了,大學生到處都是”,但是,實際上能考上本科的學生還是少數。以2019年高考錄取為例,本科錄取率最高的是天津,本科錄取率高達79.43%,而河南只有33.26%,另外湖南、安徽、江西、廣東等省的本科錄取率也都不到40%,其他省市的本科錄取率多數在40%多。

農村孩子上二本大學沒有前途?那些相信“讀書無用”的人已經後悔

看到這些數字,也許有人說大學生比以前多多了,這沒有問題,但是相比適齡人群而言,這還是一小部分。現在各地的高中錄取率基本上都在50%左右,也就是說在中考的時候,就有一半左右的學生被淘汰下去了,剩下的這一半學生,又有不到一半的學生可以上本科,而這個本科錄取率本身還包含著原來的“三本”院校,如果去掉這些,能上二本也是很不錯的了。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另外一個問題:雖然農村學生考上本科的不少,但是多數都是上的二本或者普通一本,211以上大學,尤其是985大學,農村的孩子還是非常少的。據清華大學公開資料顯示,在內地招生的3400名學生中,農村及貧困區的學生數量,佔比19.3%,這個數量是656人,而其中學校通過自強計劃和國家專項計劃錄取的學生,共有379人,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針對貧困地區的自強計劃和國家專項計劃,清華的農村生源比例只有不到一成,其他985大學的情況,大致如此。

農村孩子上二本大學沒有前途?那些相信“讀書無用”的人已經後悔

農村學生考985大學難,主要是因為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導致的。

首先,從家庭的教育支出方面看,農村家庭在教育上的支出是非常少的,基本上就是學校收的費用,而城裡的孩子,在興趣班、特長班、輔導班和各種資料的支出上,是非常驚人的,這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從學校教育看,城裡的學校,在語文、英語和其他一些“小學科”教育上優勢明顯。農村的學生可能在數理化方面和城裡的孩子差距不大,但是在語文、英語等學科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城裡的孩子,從小就能去書城看書,去興趣班學英語,農村的孩子,可能學校裡的英語老師都不是“科班出身”,所以在語文和英語方面劣勢明顯,這種劣勢在高中階段也幾乎無法彌補,我帶的學生中,城裡的學生高考英語能平均120分以上,而農村的學生,能考120分就是高分。對於政史地這些所謂的“小科”,在城裡的學校也是非常重視的,初中考試,歷史一個班成績90分以下的只有幾個學生,而在鄉鎮中學,恰恰相反,一個班級90分以上的只有幾個學生,這種差距,在高中也非常難彌補。

農村孩子上二本大學沒有前途?那些相信“讀書無用”的人已經後悔

最後,從學生自身情況看,城裡的孩子也能吃苦。以前都說農村的孩子能吃苦,但是現在看來,農村的孩子並不比城裡的孩子能吃苦,從小學開始,城市孩子週末都會去上各種特長班,農村的很多孩子就已經“放飛自我”了,到了高中階段,在時間投入和學習態度方面,農村的孩子並沒有什麼優勢,甚至城裡的孩子這方面做得更好。

由於上述原因,農村的孩子能考上二本大學,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如果能夠在大學繼續努力,通過考研可以上211、985大學,個人的命運可能會因此改變。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