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中國老科協2019年工作情況和2020年工作安排的報告


中國老科協2019年工作情況和2020年工作安排的報告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2019年也是中國老科協成立30週年。中國老科協在中國科協的有力指導下,在中組部、科技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老齡委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四服務”,著力打造老科協智庫、老科協獎、老科協日、老科協大學堂、老科協報告團等品牌,實施“助力企業技術創新行動計劃”和“助力鄉村振興行動計劃”,充分發揮老科協專委會的作用,堅持老有所為、積極作為,為促進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

1.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切實用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理解。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以及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鼓舞鬥志、團結奮鬥,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在中國老科協成立30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老科協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中國老科協隨即召開會長辦公會、黨委會和常務理事會,在全國老科協系統進行傳達學習,號召廣大老科技工作者深刻領會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的內涵,通過學習不斷深化、豐富認識,把廣大老科技工作者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各地老科協也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

2.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進各級老科協黨組織規範化建設。突出抓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鞏固成果,加強聯動。促進黨建常態化,激發黨員隊伍活力,確保黨組織作用落到實處。定期召開黨委會議,充分發揮理事會黨委的思想引領作用。強化黨員日常教育管理,舉辦全國老科協黨務幹部研討班,探索加強老科協黨組織建設的工作方式,聚焦黨建工作水平提升。推進各級老科協黨組織規範化建設,山東等省級老科協相繼成立黨組織。

河南省老科協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培訓班,全省各級老科協53名黨員幹部參加培訓。江西省老科協制定黨支部工作規則,設立黨員活動室,加快推進全省老科協“兩個全覆蓋”。黑龍江省七臺河市老科協開展黨徽在老科技工作者崗位閃光等系列活動,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班26期,印發學習材料2200餘份,受眾3100人次。內蒙古興安盟老科協黨支部被盟委組織部、老幹部局、直屬機關黨委評為“五有五好”示範離退休幹部黨支部。安徽省和縣老科協組織專家赴全縣10所中小學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宣講,受眾6000餘人。東風公司老科協成立黨建企業研究會,適應新時代企業黨建工作需要。

3.強化黨建信息化建設,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優勢,以信息平臺為載體,創新黨建工作模式,致力於網站、微信公眾號黨建宣傳常態化、規範化。2019年增設協會黨建專欄,刊發黨建工作動態和學習文章,及時發佈理事會黨委會議新聞,增強老科協黨建工作影響力和輻射力。

4.評選表彰優秀黨員,宣傳推廣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蹟。開展中國老科協成立30週年優秀共產黨員推薦表彰活動。發掘老科技工作者中優秀黨員人物典型,宣傳推廣先進事蹟,展現老科技工作者風采。表彰優秀黨員34名並在30週年座談會上頒獎。

二、發揮優勢,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

1.拓展研究領域,提高決策諮詢服務水平。依託中國老科協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平臺,形成合力,圍繞黨的十九大戰略部署,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圍繞重大戰略問題和熱點問題,精準選題,拓展研究領域,提升成果質量。2019年完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水環境保護問題與對策研究》《我國西北地區建設草種子專業化生產帶可行性研究》《新時代教育關鍵問題與對策研究》等10項課題,不斷提升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水平。

各級老科協組織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亮點紛呈。林業分會、陝西老科協開展元寶楓產業發展狀況調查研究,開展“三北”地區防風治沙工作研究。上海市退高協撰寫23篇調研報告和論文,涵蓋自貿區的法治保障、加快5G商用步伐、垃圾分類等多領域。吉林省老科協開展老科技工作者科技創新課題與市場經濟需求適應程度調研,為增強老科技工作者創新工作的市場相適性提出諮詢建議。浙江各市、縣老科協向市縣領導呈送238篇“建言獻策”,91篇得到領導批示並採納。江西省老科協持續舉辦井岡山論壇,收錄論文36篇,為老科協智庫提供支撐建議。寧夏全區市、縣(區)老科協共撰寫上報調研報告和專家建言60餘篇,部分建議得到中衛、海原等地市主要領導批示。湖南省常德市老科協撰寫調研文章、提出合理化建議549篇(條),建言建議被黨政部門採納。

2.注重調研成果轉化,推動科技為民服務。關注、關心並致力於解決老科技工作者實際困難。在持續跟蹤調研基礎上,2019年初,中國老科協撰寫《關於繼續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建議—廈門經驗的啟示和思考》,通過《科技工作者建議》報送國務院領導同志並獲得批示。3月5日,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支持加裝電梯”,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住建部已列入日常工作。

山東省老科協向省委省政府、濟南市委市政府報送《山東省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調研報告》,調研成果分別被寫入2019年山東省和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江蘇省老科協持續對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提出建議、跟蹤助力,2019年新開工建設104部,新完工200部。遼寧省瀋陽市老科協積極推進加裝電梯工作,2019年7月,瀋陽市政府出臺相關政策,要求9月既有電梯加裝電梯正式開工。福建省廈門市老科協《關於進一步重視和推進傳感器產業發展的建議》得到市長批示,有關部門已提出促進產業發展的規劃政策以及支持老科協開展工作的意見。

3.整合資源,推動老科協智庫體系創新發展。徵集各地老科協決策諮詢成果,形成重大決策諮詢成果報告集。聯合地方老科協探索共建老科技工作者調查站點,開展不同類型的狀況調查,及時準確瞭解老科技工作者的所思所想所盼以及出現的新趨勢、新變化。鼓勵有條件的老科協和分會根據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設立地方老科協智庫、中國老科協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分中心,充分整合資源,聘請特邀專家,建設研究團隊,以多種形式,深入開展調研,建立和完善老科協智庫體系,推動老科協智庫體系創新發展,進一步提升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水平。

河北省老科協加強老科協智庫工作制度管理,研究制定《河北省老科協科技智庫建設工作方案》《河北省老科協科技智庫管理辦法》。黑龍江省老科協編髮《老專家建議》《特約老專家建議》《離退休學者建言》12期,11篇獲得省領導閱批。重慶市老科協建立老專家人才庫,按照學科領域和擅長專業系統分類,已徵集30餘個行業、單位及200多位老專家註冊入庫。遼寧省老科協成立遼寧銀領智庫研究院,聘請院士、學部委員擔任專家開展調研並形成《老專家諫言》,舉辦第二屆中國遼寧銀領智庫高層論壇,向省領導和有關部門建言獻策。廣東省老科協圍繞粵港澳大灣區民生的熱點、難點,組織老專家就“服務於適老健康環境構建的調研與建議”等項目開展調查研究,形成報告並向有關部門建言獻策。江蘇省老科協壯大院士顧問團、特邀專家團規模,新聘請5名院士加入院士顧問團,遴選16名專家加入特邀專家團,並在全省開展“圍繞高質量發展,助力新江蘇建設”建言獻策競賽活動,南通等7個市老科協以及92篇建言獻策報告獲獎。清華大學老科協成立“清華大學老科協東阿科技服務中心”,服務地方經濟建設。中國農科院老科協組建農科院老科協顧問團,為院老科技工作者智庫建設增添新力量。

三、注重實效,為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服務

1.完善老科協報告團網絡,擴大科普報告輻射面。中國老科協加強與地方老科協科學報告團的合作互動,開展多場上下聯動的報告團活動,擴大科普報告的輻射面,完善中國老科協總團、地方省分團、地市支團和縣報告團等全覆蓋的報告團網絡。2019年,中國老科協報告團共在20多個省市開展科普報告320場,其中院士精品報告12場,聽眾超過19萬人。加強科普專家庫建設,遴選授課效果好、身體健康的農業、醫療、健康保健、軍事和大數據等方面的專家,補充到中國老科協科學報告團科普專家庫中,提高報告團專業化水平。

中科院分會舉辦科普報告262場,受眾45975人次,舉辦“科普論壇”119場,受眾22804人次。新疆老科協利用科普宣講引導各族群眾抵制宗教極端思想的滲透,深入塔城、喀什等5個地州23個縣市,重點面向基層幹部、農民、青少年等群體,在社區、鄉村、學校舉辦各類科普講座344場,受眾17.5萬人次,“健康快車”公益項目組織120餘位自治區醫療專家赴18個縣市開展講座239場,覆蓋群眾近10萬人。山東省老科協舉辦高層次科普報告會20餘場,受眾20000餘人次,省老科學家科普報告團入選山東省科協2019年科普示範團隊。河南省老科協正式組建科學報告團,著力打造“院士專家報告會”品牌,在14市26縣(區)舉辦報告會58場,受眾53900人,其中領導幹部專場報告會34場,受眾27900人,《鄉村振興戰略》《中國夢強國夢》等報告在各地黨校、幹部中心組學習、大中學校受到熱烈歡迎。陝西省老科協組建科普報告團,聘請包括6位院士在內的20餘名著名專家為報告團成員。重慶市老科協開展院士專家進校園科普活動,組織50多位院士專家深入全市15個區縣的70餘所大中小學開展150餘場科普講座,受眾5萬餘人。福建省老科協組織全省三甲醫院48名權威醫學專家聯合撰寫並出版《醫學專家談健康》科普圖書,受到各界關注。黑龍江省哈爾濱、雞西老科協的2部作品獲評2019年黑龍江省優秀科普圖書。四川省老科協組織科普進龍蒼溝森林,宣講科學利用森林資源和森林醫學研究成果,倡導森林康養慢生活,實現森林保護與科學利用。雲南全省老科協開展科普培訓3000餘場,受眾30餘萬人。內蒙古全區各級老科協共建立科普講師團、科普講堂63個,擁有科普專家343人,組織科普宣傳活動1000餘場,受眾近10萬人次。廣西桂林市老科協大力面向青少年開展科普教育,市老科協“五老”宣講團進學校作共和國英雄事蹟報告46場,受眾47120人。

2.老科協大學堂培訓多元化、個性化、專業化。2019年,中國老科協共舉辦大學堂培訓班5期,其中科普講師提高培訓班2期,全國老科協工作人員培訓班2期,全國老科協黨務幹部研討班1期,參訓人數共計291人。全國老科協黨務幹部研討班是首次舉辦的專項培訓,聚焦專項業務能力提升,促進培訓班多元化、個性化、專業化發展。科普報告團講師培訓和老科協工作人員培訓以西部地區為重點,逐步縮小公民科學素質的“貧富差距”,以重點人群科學素質行動帶動全民科學素質的整體提高。今年還完成了科普講師培訓大綱構建,開展《新時代中國老科協科學報告團科普講師培訓與發展研究》,在全國層面有序指導開展科普活動。

湖南省老科協大講堂舉辦網絡直播大型科普報告與講座6場,舉辦科技創新與鄉村振興相關業務知識網絡培訓班,受眾3萬餘人次,上傳各類科普視頻近400個,保持更新大講堂APP,影響力、收視率不斷提升。廣東省老科協專業培訓中心和省科技職業培訓學校助力廣東省人才培訓工作,2019年共招收網絡教育、成人教育、技術培訓各類學生2962人,現共有在校培訓生4454人。鐵四院老科協加強老年大學管理,改善教學條件,增加教學設備,學員人數較往年有較大幅度的增加,湖北電視臺文藝頻道進行了專程採訪。

3.助力農村中學科技館建設。中國老科協2019年在5個省、自治區協助建設農村中學科技館14所。中國老科協分赴甘肅、陝西、新疆的10所農村中學科技館考察瞭解情況,瞭解農村中學科技館建設情況、展教活動開展情況和作用效果,收集建館運行的特色做法和經驗,以及老科協發揮人才智力優勢與農村中學科技館結合的案例。同時在四川、甘肅、內蒙古、新疆、青海、山西、湖南、重慶、安徽、河南、江西、貴州等地的17所農村中學科技館舉辦專場科普報告23場,助力中西部農村青少年科普素質提升。

4.舉辦醫療義診活動,推進老科協志願服務隊伍建設。中國老科協今年發出《關於組建老科技工作者志願服務總隊的通知》,得到各級老科協的積極響應,四川、上海等省級老科協紛紛成立老科技工作者志願服務隊,開展志願服務活動。2019年,中國老科協組織多位全國知名醫療專家,分別赴湖南、山東、新疆、甘肅開展醫療義診活動4次,在當地醫院現場坐診,進行科普講座、培訓醫護人員,共診治患者6013人次,接診疑難雜症患者156人次,查房590人次,科室會診73人次,指導手術7例,培訓醫護人員3189人次,舉辦健康保健科普報告惠及聽眾6468人次。醫療義診活動為基層醫院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增強當地百姓自我保健意識,解決就醫難等問題做好事、做實事。

浙江全省各級老科協組織義診226場次,免費配送藥品,惠及群眾32937人。福建省老科協深入16個革命老區縣開展大型義診健康扶貧活動,邀請省城三甲醫院14個學科的16名專家,重點針對老紅軍、傷殘榮譽軍人、特殊困難戶、失獨家庭、貧困戶等開展義診,為疑難雜症患者提供免費疾病諮詢、篩查及診斷,開展專業技能培訓、鄉村醫生培訓及科普講座,深受老區群眾讚譽。黑龍江省大慶市老科協在國家重點扶植的貧困縣林甸縣創辦健康扶貧愛心基地,對因病致貧的貧困戶定期下鄉義診,建檔立卡,定期跟蹤,實行免費治療,形成系統有序的幫扶鏈條,建立6個健康扶貧愛心基地,服務300戶貧困家庭,免費發放生活物資及各種藥品8萬餘元,到院治療減免藥費10萬餘元。山西省老科協組織義診醫療隊9名專家,赴忻州市婦女兒童醫院開展幫扶義診,示教手術2臺,體外轉位順產1例,舉辦各類專題講座20場,診治疑難病例30餘例,兒科搶救危重患兒3例,培訓新生兒窒息復甦技能70人次,檢查和培訓全院的護理工作。

四、制定實施《中國老科協助力鄉村振興行動計劃》

中國老科協按照中央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部署和《中國老科協事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的總體要求,結合老科技工作者特點和優勢,在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基礎上制定《中國老科協助力鄉村振興行動計劃(2019-2020年)》,提出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切實發揮老科協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的積極作用。河北、陝西、黑龍江、江蘇、貴州等省市老科協結合本地區實際,相繼制定實施意見。

1.鼓勵建設老科協科技示範基地,助推農村產業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農業示範基地,對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兼於一身的鄉村進行助推。制定《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科技示範基地認定授牌管理辦法(暫行)》,在全國遴選具有區域特點和優勢特色產業的科技示範基地進行授牌,今年已在江西、山東分別授牌。

徵集各地老科協的農林新科技成果,特別是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新技術進行宣傳推廣,第一批已面向全國徵集了江蘇、河南、內蒙古、吉林、廣東、四川和陝西的16項成果。中國老科協提出《關於重視發展我國元寶楓產業的建議》,召開元寶楓與神經酸專家諮詢會,繼續助推元寶楓產業健康發展。總結推廣新的朝陽產業,帶動農村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廣西全區各級老科協共創建近200個農業示範基地,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安徽省老科協建立扶貧助殘基地、醫養中心科技示範基地並分別授牌。浙江各級老科協共建立科技示範基地171個,經濟效益達11900萬元;推廣新技術項目142個,經濟效益達4044萬元。江西省老科協制定《江西省老科協科技示範基地管理制度》配套三項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範全省老科協科技示範基地建設。貴州省老科協組織開展農業示範園區調研,提出貴州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發展的建議報送有關部門。重慶各區老科協建立科技示範基地33個,幫扶示範基地255個,成果明顯。

2.開展科技扶貧工作。鼓勵和支持地方老科協組織特別是貧困地區老科協組織,充分發揮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服務“三農”和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加強調研,深入發掘老科協組織服務“三農”與科技扶貧的典型案例,注重總結好經驗,挖掘“三農”與扶貧老科技工作者先進典型,推薦評選中國老科協獎。

農業分會舉辦藜麥種植技術等4個培訓班,近千名鄉村引領人參加培訓。浙江各級老科協組織21865名科技人員下鄉1014次,舉辦科技培訓班267次,受眾11395人。河北省老科協制定《河北省老科協專家工作站管理辦法》,計劃創建15個專家工作站。江西省老科協舉辦特派員助力鄉村振興提升四新能力培訓班,逐步形成科技特派員品牌;九江市、景德鎮市等老科協分別選派近百名老科技特派員對老科協科普示範基地進行科技對接服務。甘肅省老科協在革命老區會寧縣大溝鎮厙弆村舉辦全省離退休幹部助力脫貧攻堅黨建科技扶貧暨助學捐贈送溫暖活動,省老科協專家團隊對口科技幫扶貧困村。重慶市老科協組織50餘位老專家深入10個深度貧困鄉鎮、9個國貧縣和10餘個區縣開展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指導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吉林省老科協組織科技志願者開展“精準扶貧-鄉村振興”院士專家邊疆行活動,深入省級貧困縣圖們市三鎮六村為村民提供食用菌、黃牛等方面技術指導和服務,精準解決村民實際需求。湖南省老科協召開助推鄉村產業振興和實體經濟發展專題座談會、全省老科協助力脫貧攻堅現場經驗交流會,提高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交流工作經驗。湖北省老科協帶領專家深入羅田、英山等貧困地區,面向種植業、養殖業專業戶開展技術諮詢,解決19項疑難問題,在革命老區大悟縣宣化店鎮掛牌成立“湖北省老科協科技活動站”。雲南省老科協召開振興鄉村戰略討論會,徵集論文84篇;召開助力鄉村振興交流表彰會,表彰助力鄉村振興先進集體58個、先進個人192人、認定掛牌助力鄉村振興服務點(示範點)90個。陝西省老科協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老科協合作,為貧困地區培養種植、養殖技術人才5600餘人次。寧夏老科協召開老科技工作者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研討交流會。貴州黔南州老科協積極推動“滇雜31”良種水稻在高涼山區的推廣應用,擴種的5000餘畝水稻平均畝產649.35公斤,每畝平均增產236.14公斤,共增產1180700公斤,“滇雜31”良種水稻得到高寒區、高山區、高海拔的農民所認可。內蒙古赤峰市老科協要求北部6旗縣把錦繡海棠列為小科技園的試驗示範項目,現已種植1500畝,填補了該市西拉沐淪河以北栽培果樹的空白。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老科協與電視臺聯合拍攝《綠野芬芳》專題片,宣傳老科協助力鄉村振興故事,取得良好社會反響。湖南省吉首市老科協開發黃金茶種植面積1.5萬畝,茶農每畝純收入5000元以上,全州8縣、市創建產值200萬元以上的農業科技示範基地65個,年均創產值近2億元,幫助20多萬農民群眾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五、大力實施《中國老科協助力企業技術創新行動計劃》

《中國老科協助力企業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0年)》制定後,江蘇、山西、山東、廣西、遼寧、湖北、吉林、四川等省區老科協根據當地實際出臺實施意見,指導具體工作。各地老科協大力實施行動計劃,充分發揮組織優勢,以助推企業創新發展為目標,以構建企業創新服務平臺為載體,廣泛調動整合社會資源,團結動員廣大老科技工作者,全面提升助企創新服務質量。

1.夯實企業(高校)老科協組織建設,打牢助企創新工作基礎。採取以老科協助企創新服務拉動需求的方式,根據創業創新有願望、建立老科協組織有需求、利於以點帶面起引領示範作用的要求,梳理出重點企業(高校)。拓展老科協組織網絡,逐步擴大企業(高校)老科協組織覆蓋率。突出抓好重點企業(高校)老科協組織的建設,夯實老科協助企創新工作的組織基礎。

中國老科協所屬企業事業單位老科協發揮組織優勢,走在前列。哈爾濱工業大學老科協組建成立“助企技術創新教授專家團”,成為高校老科協助力省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東風公司老科協在多個相關企業成立專家工作站,向企業派駐專家,協助企業開展專用設備設計、專業技術培訓、非標設備標準化設計等科技攻關項目及新產品開發工作。東北林業大學老科協在海南建立的校外工作站和在塞罕壩機械林場建立的學塞罕壩精神教育基地,成為大學生拓展專業實習基地、社會實踐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北省老科協組建企業技術創新專委會,召開企業聯席會議,積極謀劃在大型國企發展老科協組織。山西省老科協注重創建培育產學研為一體的產業聯盟,鼓勵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太原師範學院等高校老科協積極參與山西省“高校院所人才服務企業工程”,幫助高校院所、產業園區、骨幹企業分離孵化企業,推動加快軍工技術和產業化項目的轉移轉化。

2.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搭建助企創新工作平臺。建立健全老科協助企創新工作機制,創辦企業創新工作簡報,為各地老科協提供相互交流學習的陣地,活躍全國老科協助企創新工作氛圍,進一步拓展完善老科協助企創新的工作聯繫平臺。中國老科協調研組今年6月赴吉林省老科協調研,分別在長春市、吉林市、延邊州召開座談會,與省、市(州)、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老科協組織負責人及專家座談交流,瞭解高校、院所老科協與基層老科協優勢和特色,探討老科協助企創新工作模式。

山東省老科協召開“禮讚共和國、追夢新時代”助力企業技術創新行動大會,成立創新創業資深專家指導服務團,首批吸納247名資深專家,與省內20家單位聯合成立山東省助力企業技術創新合作聯盟。遼寧省老科協與省工商聯聯合開展助力民營企業科技服務活動,召開全省老科協助企創新服務平臺現場(營口)經驗交流會,頒發100家省級“老專家工作站”、“老專家服務團”,助力遼寧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江蘇省老科協對全省老科技工作者存量資源、企業需求老科技工作者、老科技工作者幫扶企業對接等情況進行調研,從建體系、搭平臺兩方面開展工作,以簡報形式及時交流。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老科協創立的老科技工作者創業發展服務中心,全年共評估了13位老科技工作者的創業訴求,指導9位名老科技工作者制定創業規劃;綏化市老科協落實18個示範企業和32個服務項目,各縣區老科協都建立了人才庫,全市近320名老科技工作者創辦、領辦的312個經濟實體,年創利稅達1400餘萬元。

3.堅持問題與目標導向,提升助企創新工作效率。2019年9月,中國老科協在貴州貴陽召開工作經驗交流會,各級各地老科協的代表交流服務企業技術創新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新經驗。就繼續拓展助企技術創新的平臺、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助企示範基地、老科協服務站企業技術創新基地等問題展開研討。

在貫徹落實行動計劃中,各地老科協助企創新工作各具特色、成效明顯。廣電分會組織老專家17次對三家企業申報的廣播電視工程設計資質評審,對16項廣播電視工程建設標準進行評審。天津市老科協組織100餘位專家深入中小微科技企業,提供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專利申報等方面的諮詢服務與指導。貴州省老科協舉辦智能化技術與數字化管理高級研修班,全國多個省市的工業經濟管理部門、企業、科研單位及高校的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70餘人以及貴州30個企事業單位47名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培訓。新疆老科協舉辦自治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訓班指導大學生創業創新,阿克蘇、哈密等多地科協、企業代表和創業大學生100餘人參加培訓,瞭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趨勢和市場推廣方式,學習互聯網思維和新市場營銷模式。福建省老科協參加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向全省老科技專家徵集23個項目參展,為中小企業提供人才培訓、質量標準等諮詢服務。廣西柳州市老科協掛牌成立3家企業技術創新工作站,並積極與市科技局對接,為30多名企業家進行科技創新券有關政策的培訓。四川省南充市老科協指導聯繫村和企業32個,組建油橄欖、中藥材等生產加工銷售骨幹龍頭企業,每個企業年產值均超過千萬元,吸納農民工上萬人,人均收入超過2.8萬元。

六、精心組織中國老科協成立30週年系列活動,建好老科技工作者之家

1.把握契機,團結動員廣大老科技工作者再作貢獻。統籌謀劃,精心設計,組織開展紀念中國老科協成立30週年系列活動。撰寫《不忘初心 守正創新 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再立新功——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30年》報告,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以及中央領導同志的一系列批示。編印中國老科協《大事記》《徵文集》《決策諮詢選編》30週年系列叢書,收錄全國老科協三十年來工作成績、人物事蹟、優秀決策諮詢報告、徵文等。精心組織紀念中國老科協成立30週年座談會,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國家領導人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大會給予支持和指導。

2.加大獎勵表彰和宣傳力度。結合新中國成立70週年和中國老科協成立30週年兩個重要契機,加大表彰力度,評選2019年度中國老科協獎、中國老科協30週年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獎勵名額共305個,持續宣傳獲獎個人和集體的先進事蹟,在紀念中國老科協成立30週年座談會上頒獎表彰。

繼續完善中國老科協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建設,擴充通訊員隊伍,提升宣傳水平,弘揚創新文化。截至2019年11月,中國老科協網站瀏覽量超348萬次;微信公眾號訂閱用戶3364人,閱讀量26萬餘次。協同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著力打造《今日科苑》精品期刊,增設“科學共同體研究”等新欄目,採訪部分30週年獎獲得者並出版老科協獎專刊,開設“老科技工作者風采”專欄。

山東省老科協授予60餘名老科技工作者山東省老科協獎、會長特別獎等榮譽,授予17個單位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推薦4名優秀科技工作者參加全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評選。福建省老科協加強與福建電視臺、《福建老年報》等媒體合作,邀請記者採訪報道重要活動,在《福建老年報》開闢專版深度報道省老科協工作,制定《關於進一步規範工作簡報、內部刊物、新媒體工作群管理的辦法》,加強全省各級老科協宣傳工作建設。東風公司老科協召開2019年度組織宣傳工作會,表彰優秀宣傳報道員,部署組織宣傳工作。中物院老科協開展“中物院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獎”評選,表彰5個先進集體和10個先進個人。2019年,各級各地老科協積極向中國老科協網站和微信公眾號投稿,全國老科協系統宣傳工作越發活躍。

3.舉辦老科協日“歡樂慶”活動,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在10月7日“全國老科技工作者日”,組織開展以“歡慶70年 奉獻新時代”為主題的“歡樂慶”活動,劉嘉麒、滕吉文、童慶禧、林群、曹春曉等院士和老科技工作者代表共560人齊聚一堂,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光明網對活動全程直播。

北京老科總開展“我和我的祖國”攝影、文字作品徵集活動,共收集老科技工作者攝影作品200餘幅、文字作品88篇。湖北省老科協組織老科技工作者創作詩歌節目,宣傳歌頌身邊的老科技工作者、2016年度中國老科協獎突出貢獻獎獲得者李文英的先進事蹟。河北、西藏等省級老科協,以及林業分會、地震分會、廣電分會、中國農科院老科協等分會和企事業老科協也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歡樂慶活動,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

4.切實加強老科協組織建設和自身建設。廣泛開展老科協系統組織建設調研,梳理提煉老科協組織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分析新時代新形勢對老科協組織建設的新要求,找準未來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老科技工作者集中的地方推動建立老科協組織,發展壯大老科協基層組織。持續推進老科協自身建設,堅持辦會宗旨,按期召開會長辦公會。堅持民主辦會,召開六屆八次、九次常務理事會。督促和指導團體會員按期換屆,指導吉林、江蘇、上海、廣東、北京等地老科協以及郵政分會、中國科協直屬單位老科協等分會和企事業單位老科協換屆;完成中國老科協年檢工作。加強老科協辦事機構建設,完善並印製規章制度,定期召開秘書處例會,確保協會的穩健發展和高效運轉。

地震分會在全國局屬單位建立老科協組織。新疆老科協推動全區14個地州市全部建立老科協組織,實現組織全覆蓋。電子工業分會規範和整頓財務,納入中國老科協統一核算管理,實現分會工作進一步規範化。北京老科總第二屆、第三屆會長顧方舟先生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河北省老科協推動全省11個設區市、2個省管市的黨委政府“兩辦”全部出臺關於加強老科協工作的文件。雲南省老科協被省委組織部、省委老幹部局推薦為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集體候選對象,雲南省推薦的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8名候選者中有4人是省老科協會員。寧夏老科協8名老科協工作者被評為寧夏第二屆離退休專業技術人才突出貢獻獎。江蘇省老科協開展“建家”活動評選,全省28個單位被評為優秀老科技工作者之家。遼寧省老科協推動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老科技人才工作的意見》。四川省老科協開展全省老科協系統組織建設調研,以及市州老科協組織建設和班子建設情況調研,摸清組織建設和自身建設狀況。廣東省老科協召開換屆大會,順利實現廣東省老科協、廣東省老科聯“兩老”協會聯合。陝西省老科協加強重點領域、行業和縣(區)及鄉鎮、社區老科協組織建設,推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市血液病研究所等成立老科協組織,9個市和50餘個縣區恢復和健全老科協組織。內蒙古老科協辦事機構活力大幅提升,成立信息化專委會、應急與安全公共服務專委會,推進基層組織建設,部分基層老科協增加了辦公經費、設施並配備年輕的專職工作人員。湖南省老科協《中老年自我保健》雜誌發行量突破14萬份,召開全省“百歲健康”創建活動經驗交流會,申報驗收的“湖南省創建百歲健康省示範單位”達22個,創歷年之最。貴州、山東、廣西、黑龍江等省級老科協和中物院老科協等企事業單位老科協堅持開展老科技工作者職稱評審工作,切實為老科技工作者發揮作用提供服務、搭建平臺。


2019年是中國老科協成立30週年,是老科協工作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一年,我們今天上午剛剛舉行了紀念中國老科協成立30週年座談會,共同回顧了30年的光輝歷程,以嶄新的面貌踏上新時代新徵程。這一年,老科協各項工作都卓有實效,深感成績來之不易。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清醒認識到還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對一些重點問題的調查研究還不夠深入,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切實解決,努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關於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我國實現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之年。中國老科協工作總體思路是: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老科協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緊密結合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要,堅持“四服務”工作定位、按照中國科協的總體工作部署,繼續打造老科協品牌和不斷豐富活動內容,提升服務能力。堅持老有所為、積極作為、發揮優勢、講求實效;堅持大聯合、大協作,在決策諮詢、科學普及、科技創新、推動科技為民服務等方面更好發光發熱,繼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1.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是今後一個時期老科協事業發展、老科協工作開展的根本遵循,要深刻認識重要指示的重大現實和深遠意義,深刻領會重要指示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切實貫徹落實到老科協的各項工作中。各級老科協組織要及時傳達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提高認識、凝聚共識、團結奮鬥,指導實踐,推進工作再上新臺階。

2.全面加強各級老科協黨組織的建設,強化對老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領。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研究並指導各級老科協黨組織建設,建立健全黨建長效機制,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開展老科協組織黨建專題研究。繼續舉辦黨建工作研討班。強化政治引領,團結和帶領廣大老科技工作者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3.研究制定出臺老科協事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加強對各級老科協業務指導。加強頂層設計,組織力量,制定出臺《中國老科協事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未來五年老科協事業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鼓勵有條件的老科協組織結合實際編制老科協事業發展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具體工作由中國老科協黨委和有關專委會負責組織實施。

二、發揮智庫優勢,著力提升決策諮詢服務水平

4.拓展智庫研究領域。堅持圍繞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逐步拓寬研究領域,圍繞國家創新體系的建設、科技體制改革、基礎研究和“卡脖子”問題、如何更好發揮一線研究人員的作用等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關注老院士和老科學家群體狀況,搭建更好發揮作用的服務平臺。

5.充實智庫專家隊伍。增聘老院士和老科學家為中國老科協特邀高級顧問(研究員),發揮老科學家的優勢,提出研究問題、建立研究隊伍、形成研究報告,提出意見和建議。

6.建設老科技工作者調查站點。在老科技工作者調查站點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調查制度,形成覆蓋廣泛、佈局合理、動態調整、規範科學的調查網絡體系。及時反映科技工作者在國家科技創新中遇到的問題和訴求,推動有關科技政策與措施落地,為老科協智庫提供有力支撐。

具體工作由中國老科協決策諮詢專委會(中國老科協特邀高級顧問)和中國老科協創新發展研究中心負責實施。

三、加強科學普及,服務全民科學素質提升

7.加強老科協報告團建設。在現有報告團的基礎上,拓展報告團功能,充實報告團專家隊伍,加強科普專家人才和科普課題數據庫建設,繼續打造中國老科協總團、地方省分團、地市支團和縣報告團等全覆蓋的報告團網絡,上下聯動,形成合力。進一步加強對青少年的科學普及工作。2020年總團計劃在全國省市開展科普報告活動300餘場。向老少邊窮地區公眾開展健康諮詢和醫療義診活動。

8.開展老科協大學堂培訓。舉行前沿科學、科學健康報告會,豐富更新老科技工作者的知識結構;舉辦大學堂培訓班,為老科協工作人員和老科技工作者提供進修基地。舉辦老科協黨務幹部培訓班。

9.助力農村中學科技館建設。按照農村中學科技館專項工作組任務分工,助力中西部老少邊窮地區農村中學科技館建設。參與項目調研,為項目發展提建議,為農村中學科技館提供專家科普講座和愛國主義教育講座。協同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籌劃舉辦公益活動,關心培養農村青少年。

具體工作由中國老科協科普與教育專委會負責實施。

四、堅持科技創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10.實施弘揚科學精神促進學風建設行動。五大重點:成立老科學家報告團。會同中科院和工程院組建“老科學家(院士)科學報告團”,以大學和研究機構為重點,開展科學家精神和道德學風建設宣講和座談;舉辦老科學家圓桌會。會同中國科協老科技工作者專委會、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共同主辦老科學家圓桌會。選好主題,組織好專家,聚焦科技創新、學風建設等熱點話題,進行深入對話,提出意見和建議;組織編撰老科學家回憶錄,挖掘和宣傳老科技工作者愛崗敬業、傳承科學家精神的故事,支持各級老科協多方位多渠道表彰老科技工作者,傳播他們的精神。發揮老科學家扶持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傳幫帶作用;研究籌辦老年科技大學(內容見任務16);助力農村中學科技館建設

(內容見任務9)。

具體工作由有關專委會負責組織實施。

11.落實好助力企業創新行動計劃。初步實現全國創建10個老科協助力企業技術創新服務示範市、100個老科協助力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工作站、1000個老科協助力企業技術創新服務示範企業;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組建企業老科協,建設服務示範基地(站),落實服務項目。開展西部、東部省(區)調研,引導科技資源在各地區之間的有效整合和互助互補。召開助企創新服務工作總結會,總結、宣傳、推廣各地助企創新先進典型的工作經驗。承接中國科協有關任務。適時修訂助力企業創新行動計劃。

12.落實好助力鄉村振興行動計劃。力爭創建10個以上中國老科協科技示範基地,100個以上省老科協科技示範園,1000個以上市縣老科協示範點和1000個以上科技示範新型經營主體,形成一支10000名以上的老科協助力鄉村振興老科技工作者隊伍,為鄉村振興作出實際貢獻。總結推廣農林業突破性的創新技術。學習宣傳優秀老科技工作者服務鄉村振興的先進事蹟。繼續推進元寶楓產業發展。適時召開老科協服務“三農”與精準扶貧經驗交流會。適時修訂助力鄉村振興行動計劃。

具體工作由中國老科協企業技術創新專委會、“三農”與扶貧專委會負責實施。

五、推動科技為民服務,增強老科協組織社會服務能力

13.積極應對老齡化,服務老年康養事業。加強積極應對老齡化的理論研究,和有關方面加強溝通和協作,共同為老科技工作者提供優質的康養服務。鼓勵老科技工作者積極研究開發老年人急需的康養產品,特別是智能護理產品。促進養老服務多元供給格局的形成,滿足老年人多層次的服務需求。研究建立社區老科協。繼續推動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等惠民工程落地生花。推動健康為民服務,開展“精準用藥 普惠百家”行動,鼓勵和支持各地老科協積極開展健康服務、健康宣傳、健康資訊等活動。

14.舉辦科學健康論壇。會同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舉辦科學健康論壇。組織科學家、醫學專家就我國的科研、科普現狀,以及常見疾病與防護治療等問題進行對話討論。在科學家中普及醫學保健知識,促進科學家與醫務工作者的聯誼交流。

15.開展老科協日活動。組織開展“第五屆全國老科技工作者日”(10月25日 星期日)活動。以“健康行”為主題,普及健康知識,開展義診活動,為人民群眾提供健康服務。

16.研究籌辦老年科技大學。研究並試點在有條件的科技館、中心共建老年科技大學,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學重點為老科技工作者服務,探討將老年人作為一個重點人群進行科學普及教育,根據需求,設計相應的課程,探索網絡教學等新型教學方式,這對提高老年人的科學素質、教育新一代有其重要意義。在試點的基礎上進行推廣。

具體工作由中國老科協組織建設與服務和科普與教育專委會牽頭,有關專委會負責實施。

六、注重自身建設,努力為老科技工作者服務

17.精心組織,紮實做好換屆工作。一是做好文件準備工作。起草好五年理事會工作報告,起草《中國老科協章程(修改草案)》。二是做好代表、理事推選工作。適應老科協工作實際,合理分配代表結構,加大老科學家在常務理事中的比例。三是開好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審議第六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和《中國老科協章程(修改草案)》。選舉產生中國老科協新的領導機構。

18.開展老科協獎評選表彰。對作出顯著成績和突出貢獻的老科技工作者進行表彰和獎勵並加大宣傳力度、弘揚正氣。獎勵名額200個,對其中做出突出業績的10人授予“突出貢獻獎”。鼓勵老科技工作者奉獻餘熱,為國家和地方創新驅動發展再作貢獻。

19.加強組織建設,不斷提高為老科技工作者服務能力。繼續突出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特色,暢通老科技工作者充分發揮作用的渠道。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特別是企業、高校和研究院所等老科協組織的建設。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分析影響老科技工作者發揮作用的原因,提出相關措施和對策。各級老科協要積極爭取黨委和政府的支持,及時向當地科協彙報情況,幫助解決各級老科協領導班子和隊伍建設等實際困難,創造更好為老科技工作者服務的條件,建設老科技工作者的“溫馨之家”。

具體工作由中國老科協組織建設與服務、獎勵表彰與宣傳等專委會負責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