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超讚!梅州的新名片,紅了

提到梅州

讓你想到了什麼?

鹽焗雞、足球

梅州柚、世界客都?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梅州人

大夥兒肯定都知道

咱大梅州可是

廣東省唯一全區域屬原中央蘇區範圍的地級市

超赞!梅州的新名片,红了

今天

日報君就要向各位介紹

新鮮出爐的

12張梅州紅色文化名片

超赞!梅州的新名片,红了

昨晚,“革命歷史大講堂——社科專家話梅州紅色文化名片”活動專家評選會在梅城舉行,經過深入分析和研究,最終評選出“開國元帥——葉劍英”等12張梅州紅色文化名片

快來看看

這些名片吧

開國元帥——葉劍英

超赞!梅州的新名片,红了

葉劍英紀念園

葉劍英是新中國德高望重的開國元勳之一,在各種嚴峻考驗面前,他總是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堅決同一切危害黨和人民利益的行為作鬥爭。毛澤東對他的評價是“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讚揚他長征路上“救了黨,救了紅軍,救了我們這些人”。

紅四軍前委機關和軍部駐地中共中央九月來信傳達地——同懷別墅

超赞!梅州的新名片,红了

同懷別墅位於梅縣區松源鎮金星村桐子排。

紅四軍前委機關和軍部駐地位於梅州市梅縣區松源鎮金星村。紅四軍前委機關和軍部駐地、中共中央九月來信傳達地原為同懷別墅,建於清代,屬於王氏私塾,由王氏二十世振東公所建,坐東北向西南,為合槓屋,總面闊16.42米,總進深26.92米,佔地面積約440平方米;合瓦屋面,土木結構。下堂面闊三間,瓜柱抬梁式;正門額署“同懷別墅”,前簷廊採用五架樑捲棚頂,木雕柁檄,鋪綠色琉璃瓦當滴水。

紅四軍梅城戰役舊址

超赞!梅州的新名片,红了

紅四軍梅城戰役金山頂戰鬥舊址

1929年10月,由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陳毅任政治部主任,朱雲卿任參謀長的工農紅軍第四軍根據中央指示從閩西中央蘇區挺進梅州,在梅縣、大埔、蕉嶺、豐順、平遠留下了戰鬥足跡,進行了著名的梅城戰役。

梅城戰役是土地革命時期一個重要的戰役,共和國元帥朱德、陳毅、羅榮桓、聶榮臻、林彪,還有粟裕、羅瑞卿、肖克等將軍都是梅城戰役的重要領導人和參與者。

“粵東井岡山”——九龍嶂革命鬥爭根據地

九龍嶂是粵東最早建立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是歷次革命戰爭領導指揮粵東北地區革命鬥爭的大本營,被史學界譽為“粵東的井岡山”。穿過紅軍綠道來到梅縣梅南鎮九龍嶂九龍村,修繕後的東江工農革命軍十團舊址、東江工農紅軍總指揮部舊址等舊址再現了當年“粵東井岡山”的風貌。

生死堅守 烈火忠魂——羅屏漢、張瑾瑜夫婦

超赞!梅州的新名片,红了

羅屏漢故居

羅屏漢是興寧市大坪鎮白雲村人,是土地革命時期興寧黨組織、五華、興寧、龍川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閩粵贛邊區主要領導人之一。1934年秋紅軍主力長征後,為配合紅軍主力轉移、掩護中央分局突圍,羅屏漢夫妻在閩粵贛邊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1935年,他們夫妻倆在戰鬥中先後壯烈犧牲,為中國革命事業和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獻出了年輕、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英雄讚歌。

平遠縣紅軍紀念園

超赞!梅州的新名片,红了

平遠縣紅軍紀念園平遠縣紅軍紀念園園區佔地200畝,內設主展館區、主題雕塑區、紀念亭和休閒觀光區。其中,主展館區(紅四軍紀念館)面積810平方米,分六個部分二十三個單元,用文字、實物和圖片翔實展示了紅四軍在井岡山誕生、三進平遠並幫助平遠建立縣級紅色政權的歷史,園名和館名均由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葉選平題寫。

“存蓄革命種 共舉井岡旗”——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

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園

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園位於大埔縣三河鎮匯東村筆枝尾山頂,於1963年12月經省政府批准動工興建。紀念園包括烈士紀念碑、戰役紀念館、瞻仰平臺、石雕門牌坊、朱德銅像、軍魂主題雕塑、紀念浮雕文化牆、購物場所、醫務室、瞭望塔、將軍書畫碑林、三河壩戰役多媒體展館布展、八一廣場將帥雕塑布展、體驗式戰壕、遊客服務中心等。

“蘇維埃血脈”——中央紅色交通線

超赞!梅州的新名片,红了

在上世紀30年代初,黨中央機關秘密設在上海,而中央蘇區核心區卻在贛南、閩西一帶。為加強蘇區與黨中央的相互溝通聯繫,由毛澤東提議、周恩來親自主持,開闢了一條由上海經香港、汕頭、大埔進入中央蘇區核心區的長達三千公里的紅色交通線,成為連接黨中央這顆“心臟”和中央蘇區這個“軀體”的“大動脈”。

赤膽忠心“華夏女傑”——李堅真

超赞!梅州的新名片,红了

李堅真,1907年1月出生於豐順縣小勝鎮大南村東葉畲一個佃農家庭,8個月大時被賣到豐順縣黃金鎮白溪村蕉頭窩朱家做童養媳。養父為她取名“李見珍”,一直沿用至1940年3月,後李堅真開始用現名。

1926年5月,李堅真在農民運動領袖彭湃思想的引導和影響下,參加農民運動。1927年6月,在革命遭受嚴重挫折的危險關頭,她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參加了豐順三次農民武裝暴動,1928年冬當選豐順縣革命委員會副委員長。1930年春,她到中共閩西特委工作,歷任中共長汀縣委書記、中共閩粵贛省委婦女部部長,積極領導廣大群眾鞏固建設根據地,發展地方武裝支援主力紅軍作戰。1931年被調到閩粵贛革命根據地工作,任中共汀東縣委書記,不久改任中共長汀縣委書記。1934年1月調任中共中央局婦女部部長,參與領導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婦女解放運動,動員組織廣大婦女參加根據地各項建設和支援紅軍反“圍剿”鬥爭。

東江蘇維埃政府紅十一軍誕生地

超赞!梅州的新名片,红了

東江蘇維埃政府、紅十一軍誕生地位於豐順縣八鄉鎮灘良村,舊址原是竹木茅草建成,後被國民黨軍隊燒燬。八鄉山是著名的紅色革命老區,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廣東省東江地區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古大存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組織和領導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等革命武裝,冒著腥風血雨,與反對派進行長期的艱苦卓絕的鬥爭。當時,中共東江特委機關、軍委、後方醫院、軍校、兵工廠等設在八鄉山。

“東江紅軍的一面旗幟”——古大存

超赞!梅州的新名片,红了

古大存故居位於廣東省五華縣梅林鎮優行徑村。建於清嘉慶年間,原名金山萃秀,三堂兩橫客家民居,灰沙夯築牆體,懸山瓦頂,建築面積約800平方米。古大存住左橫屋,面積約222平方米。故居曾被敵人燒過3次,至今仍留斷壁殘牆。左橫屋部份經政府多次撥款維修。現故居內陳列有古大存石雕像和有關古大存革命活動的文物、照片100多件。

藍坊肚戰鬥紀念園

超赞!梅州的新名片,红了

藍坊肚戰場舊址位於蕉嶺縣三圳東嶺村。藍坊肚戰鬥紀念園是為紀念1949年7月在東嶺村三山藍坊肚的一場戰鬥而修建的,該園有閩粵贛邊縱支隊獨四團九團指揮所,黃戈平烈士紀念碑、藍坊肚戰鬥烈士紀念碑及樹樁手榴彈遺蹟。

超赞!梅州的新名片,红了

這12張梅州紅色文化名片你最喜歡哪個呢?快投一票吧~

來源:梅州日報(mzrbweixin)綜合自《梅州日報》、梅州市人民政府網等

記者:王玉婷

超赞!梅州的新名片,红了

梅州,真的“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