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蘇聯海軍航母啟航標誌,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火力堪比大型巡洋艦

載機巡洋艦,這是蘇聯海軍當年一個獨創的艦種,實際上,在冷戰時期,各國曾經建造過很多載機巡洋艦,例如法國的"貞德"號、意大利的"維內託"號等,起始都是可以搭載多架直升機的大型直升機巡洋艦,也可以簡稱載機巡洋艦。不過所有這些載機艦中公認最優秀的,還是蘇聯海軍的1123型"莫斯科"級直升機巡洋艦。

當航母夢撞上工業落後的現實

蘇聯的航母夢甚至可以追溯到沙俄時期。在一戰時期,沙俄也建造過水上飛機母艦,並將其搭載的水上飛機用於偵查和巡邏,只不過由於沙俄很快被推翻,原先的航母計劃完全作廢。在二戰期間,由於蘇聯海軍整體實力弱小,特別是其黑海和波羅的海艦隊被納粹德國所封鎖,其主要大型水面艦只均被德國空軍摧毀,因此只能出動小型艦艇和潛艇,在濱海地區策應蘇聯陸軍的作戰。

蘇聯海軍航母啟航標誌,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火力堪比大型巡洋艦

(二戰時期蘇聯海軍航空兵是最早轟炸柏林的盟軍)

但是儘管如此,蘇聯海軍的岸基航空兵部隊依然以自己的奮勇出擊,為海軍贏得了戰績。1941年8月,在蘇德戰爭爆發不到2個月,蘇聯海軍航空兵的轟炸機就飛越戰線,深入德國後方,對柏林進行了多次轟炸,儘管蘇聯轟炸機載荷較小,轟炸效果有限,但這是二戰中同盟國首次對德國首都的空襲,因此大大振奮了蘇軍的士氣,同時也讓英國人看到了機會,溫斯頓·丘吉爾隨後也命令皇家空軍出動轟炸機連續轟炸柏林,德國腹地由此不再安全。

二戰結束後,蘇聯海軍航空兵儘管得到了極大發展,但是依然沒有屬於自己的載機艦,所以毫不誇張的說,蘇聯海軍航空兵在當時依然是一隻"旱鴨子",所有的飛機鬥部署在陸地機場,除了裝備專用的魚雷武器以外,和蘇聯空軍基本沒有區別。而與之相對的,美國海軍在整個二戰中總計裝備了99艘航母,並且還有數十艘對外出口給英法等國,整個西方國家在海上建立了自己處於絕對優勢的戰略地位。

蘇聯海軍航母啟航標誌,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火力堪比大型巡洋艦

(美國海軍強大的航母戰鬥群,是蘇聯一直到解體都無法抗衡的)

在當時,蘇聯海軍總司令庫茲涅佐夫元帥是航空母艦的堅定支持者,他曾經多次把航母建造計劃寫入蘇聯海軍的發展規劃,但是由於兩方面的原因,庫茲涅佐夫的計劃一再遭到否決。其中第一是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迷信火箭核武器,對於海軍航母的評價是"漂浮在海上的鐵棺材",他甚至一度計劃拆除已經建造的蘇聯海軍全部大型水面艦只。除此以外,很少有人提及的是,蘇聯當時由於剛剛經歷過二戰,自身的工業產業尚處於恢復之中,而對於航母這種高技術艦種,一時半會根本沒有足夠的工業和科研基礎進行建造。所以蘇聯海軍的航母夢在撞上現實的鋼板後,不得不另謀出路,這就為"載機巡洋艦"埋下了伏筆。

另類的蘇式航母之路,載機巡洋艦誕生

很快,美國海軍的發展就為蘇聯發展大型軍艦送來了最好的理由:1959年,由美國建造的人類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正式下水服役,1960年美國海軍"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下水。這還不算完,1962年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成為促使紅海軍大力發展水面艦隊的重要原因。

蘇聯海軍航母啟航標誌,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火力堪比大型巡洋艦

(封鎖古巴的龐大美國艦隊)

由於北約有大批成員國屬於西歐和南歐,因此美國只需要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等靠近蘇聯的北約盟國部署射程3000公里的中程導彈,就可以有效威脅蘇聯的首都莫斯科。而由於蘇聯在美國周邊並沒有類似的盟國,更沒有類似的軍事基地,所以蘇聯必須要研製射程8000公里以上的戰略導彈才能有效攻擊美國本土,以平衡美軍部署在歐洲的中程導彈。為此,蘇聯計劃秘密將中程核導彈部署到靠近美國的蘇聯盟國古巴,這樣以便形成和意大利和土耳其類似的對等威脅。整個行動代號"阿納德爾"。但是不幸的是,蘇聯的中程導彈尚未完全部署完畢,就被美國的U-2高空偵察機發現。美國隨即出動包括8艘航母在內的180艘各型軍艦,全面封鎖古巴。蘇聯雖然也派出了4艘常規潛艇前往加勒比海,但是由於可靠的水面艦隊配合,蘇軍根本無法有效突破美軍的封鎖線,最終"古巴導彈危機"以蘇聯撤出所有部署在古巴的導彈而告終。

蘇聯海軍航母啟航標誌,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火力堪比大型巡洋艦

(41爭自由者的不斷下水,讓蘇聯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缺乏大型水面艦艇,導致古巴導彈危機落敗,成為蘇聯舉國的奇恥大辱,由此蘇聯開始投入大規模發展海軍的狂潮之中。而與此同時,同樣1959年下水的美國戰略導彈核潛艇開始陸續交付美軍服役,從1959年到1967年,總共有41艘以美國曆史上的先賢命名的戰略導彈核潛艇相繼服役,這些被稱為"41爭自由者"的戰略導彈核潛艇成為蘇聯海軍最新和最大的威脅。由於北極星導彈射程可達2200公里,所以這些搭載北極星導彈的戰略核潛艇可以躲在遠離蘇聯本土的公海,即可發射導彈有效攻擊莫斯科。

蘇聯海軍航母啟航標誌,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火力堪比大型巡洋艦

(塞瓦斯托波爾港內的1123型巡洋艦)

儘管在同一時期蘇聯還建造了1134和1134A兩型多艘導彈巡洋艦,但是這些傳統巡洋艦並不能為紅海軍撐起有效的反潛和防空網。在遠洋爭霸和反潛的雙重需要刺激下,蘇聯海軍第一代載機巡洋艦"莫斯科"級已經呼之欲出。

全新的嘗試:巡洋艦+航母=載機巡洋艦

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蘇聯海軍編號1123型載機巡洋艦,綽號"禿鷹",因其首艦被命名為"莫斯科"號,因此也被稱為"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1962年12月,在古巴導彈危機平息後不到一個月,1123型首艦莫斯科號,在蘇聯第444號造船廠(也就是俗稱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筆者注)正式開工建造。"古巴導彈危機"對蘇聯的刺激之深由此可見一斑。1965年1月,"莫斯科"號下水,而就在"莫斯科"號下水的第二天,1123型二號艦"列寧格勒"號開始鋪設龍骨,蘇聯在冷戰時期造艦的速度一直非常驚人。

蘇聯海軍航母啟航標誌,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火力堪比大型巡洋艦

(試航中的1123型直升機航母)

1123型直升機航母外形非常奇特,不過也可以說它開創了一個獨特的艦種。該級艦的艦首是標準的巡洋艦艦首,包括各種防空、反潛導彈發射架、艦載火炮、雷達火控系統等等,但是從艦體舯部的煙囪開始,整個艦體後部完全被設計成一個巨大的飛行甲板,並且在寬大的後甲板上還裝有2部升降機,用於連通飛行甲板和機庫。這種設計也成為當時各國載機巡洋艦的標準外形。

蘇聯海軍航母啟航標誌,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火力堪比大型巡洋艦

(1123型直升機航母的線條圖,可以清晰的看到其武器配置)

1123型直升機航母自身的武器裝備可謂強大:該艦的艦首裝備有2組RBU-6000型12管火箭深彈發射器;在火箭深彈後面是一座雙聯裝SUW-N-1型反潛導彈發射架,這種武器同樣裝備在後來的1143型"基輔"級航空母艦上,成為冷戰時期蘇聯航母的反潛標配武器。在SUW-N-1之後是2座雙聯裝SA-N-3防空導彈發射架,這種防空導彈是蘇聯海軍第一代區域防空導彈,有效射程可達55公里,而且該導彈戰鬥部巨大,在必要時也可以直接用於對海打擊,其威力足以擊沉小型艦艇,該導彈同樣裝備於"基輔"級的前三艘航母上。在SA-N-3防空導彈兩側,各部署有1門KA-725型雙管57毫米高平兩用炮,用於軍艦近距離防空,以彌補SA-N-3防空導彈的盲區。同時1123型直升機航母在軍艦兩舷還專門部署了五聯裝533毫米重型魚雷發射管,可以毫不誇張的說,1123型直升機航母的火力確實堪比當時的重型巡洋艦。

蘇聯海軍航母啟航標誌,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火力堪比大型巡洋艦

(SUW-N-1反潛導彈,曾經裝備1123型和1143型兩款載機巡洋艦)

不過,作為一款"直升機航母",1123型所搭載的14架卡-25型直升機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因為這些直升機構成了1123型巡洋艦最主要的戰鬥力。在艦載直升機應用方面,其實依然要追溯到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不過在戰後蘇聯的艦載直升機發展要明顯比美國快,因此蘇聯在艦載直升機的應用方面要明顯早於美軍。而且以1960年代的技術來看,卡-25確實是一款不錯的艦載直升機,搭載14架卡-25直升機後,1123型直升機航母具備獨立遂行遠海攻勢反潛的作戰能力,同時如果再配合1134A型反潛巡洋艦的話,由卡-25負責指示目標,再由1134A或者1123使用反潛導彈進行攻擊,基本可以確保摧毀目標。

開闢獨特的蘇式航母之路,功不可沒的"莫斯科"號

雖然莫斯科號服役時間要比法國的"貞德"號晚,但是蘇聯人的航母計劃推進速度明顯要比西歐快得多。在1967年正式交付黑海艦隊後,第二年1123型首艦"莫斯科"號即奉命前往地中海,進行遠海部署測試,整個測試活動由黑海艦隊航空兵副司令沃羅諾夫少將負責指揮。在48天的戰鬥勤務時間中,莫斯科號直升機航母一共安排了39個飛行日,並且在6級海情,完成497個架次的直升機飛行,同時一直和北約的艦隊和飛機保持接觸。

蘇聯海軍航母啟航標誌,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火力堪比大型巡洋艦

(在地中海進行反潛演習的莫斯科號直升機航母)

在反潛演習中,莫斯科號及其攜帶的卡-25直升機表現良好,特別是卡-25直升機作為搜索和跟蹤核潛艇的有利武器充分展示了自身優越的性能,得到了蘇聯海軍的高度評價。後來升任蘇聯海軍航空兵司令的А.А.米羅年科空軍上將在當時曾經表示:"在所有型號反潛飛機(包括圖-142、伊爾-38、別-12等,筆者注)中,跟蹤美國潛艇時間中的90%是由卡-25直升機承擔的。"由此可見蘇聯海軍對卡-25直升機非常滿意。

蘇聯海軍航母啟航標誌,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火力堪比大型巡洋艦

(蘇聯海軍航空兵的反潛支柱,卡-25"激素"反潛直升機)

1970年,蘇聯第二代載機巡洋艦1143型"基輔"級開始在黑海造船廠開工建造,而1123型莫斯科號則承擔測試蘇聯最新式的雅克-36M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的任務。雅克-36M就是後來列裝基輔級航母的雅克-38型艦載戰鬥機。當時為了測試雅克-36M型戰鬥機,還對莫斯科號的甲板進行了專門的改裝,增加了專門的起降平臺,以防止發動機的高溫尾焰燒壞莫斯科號的飛行甲板。1972年11月22日,雅克-36M正式在莫斯科號直升機航母上完成起飛和降落測試。由此1972年11月22日也成為蘇聯海軍艦載航空兵的誕生日。與之相對的是,英國海軍的"海鷂"艦載戰鬥機一直到1979年6月18日才完成首次著艦和飛行。

蘇聯航母重要的第一步

1123型直升機航母儘管大幅提升了蘇聯海軍的遠洋反潛作戰能力,但是由於是蘇聯第一次設計並建造如此大型的載機巡洋艦,所以難免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例如該艦的排水量為1.46萬噸,滿載排水量則達到1.75萬噸。但是相對於其安置的大量武器和直升機而言,整個噸位實在還是有些捉襟見肘,因此只能大幅壓縮水兵住艙,從而導致該艦的居住環境非常惡劣,甚至會影響到該艦的整體士氣,這一問題在後續的基輔級載機巡洋艦上得到很大程度的修正。

蘇聯海軍航母啟航標誌,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火力堪比大型巡洋艦

(曾經在莫斯科號上測試的雅克-36M戰鬥機,它是雅克-38的前身)

除此以外,該艦還有諸多設計上的不合理之處,這導致該艦的世行性能不佳,難以在風高浪急的北大西洋執行遠洋反潛任務,因此只能在地中海、黑海等相對比較平靜的水域活動。因此該艦在基輔級4艘航母陸續服役後就很少再出海,而是絕大部分時間都停靠在黑海岸邊,一直到蘇聯解體後被拆毀。

總體上說,1123型直升機航母對於蘇聯海軍有著劃時代的意義,由於在設計之初,蘇聯尚不具備設計和建造攜帶彈射器的大型航母的能力,所以蘇聯海軍另闢蹊徑,首先從直升機航母開始,通過三代航母的設計建造,逐步積累了足夠的知識和技術,這種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發展方式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