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這對甜蜜情侶或在奧斯卡“狹路相逢”

今年的奧斯卡很可能成就一段佳話。

儘管離提名名單公佈還有十來天,但從目前好萊塢頒獎季的戰況來看,諾亞·鮑姆巴赫執導的《婚姻故事》和格蕾塔·葛韋格執導的《小婦人》都贏得了上佳的口碑,很有可能雙雙進入奧斯卡提名名單。

如果真是如此,這將創造奧斯卡的一個新紀錄:此前,從未有一對愛人雙雙以導演的身份入圍奧斯卡併成為彼此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要說近似的,只有2010年的第82屆奧斯卡,詹姆斯·卡梅隆和前妻凱瑟琳·畢格羅在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的獎項上“狹路相逢”,最終畢格羅憑藉《拆彈部隊》擊敗卡梅隆的《阿凡達》。

諾亞·鮑姆巴赫和格蕾塔·葛韋格在好萊塢算是非常低調的一對戀人。兩人在一起已經8年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已經9個月大,在工作上兩人合作的時間更長,但外界對他們的瞭解並不多。這次由於《婚姻故事》《小婦人》引發的話題,這對戀人難得地一起接受了外媒採訪。採訪中,他是一個字斟句酌、感情內斂的學者型導演,典型的紐約客;她是一個神經大條、笑容燦爛而又有著非凡感受力的“美國大妞”。難得的是,他們發自內心地彼此欣賞:“我們各自做的事能獲得彼此的認可,這真是讓人興奮,有一種互相炫耀的感覺。”

對於中國影迷來說,最欣喜的是這兩部影片都將引進內地,但目前尚未定檔。

他講述了一個現實的《婚姻故事》

諾亞·鮑姆巴赫是典型的“紐約客”,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父親喬納森·鮑姆巴赫是小說家,母親喬治娜·布朗是《村聲》雜誌的評論家。大學畢業後,諾亞進入《紐約客》雜誌成為一名通訊記者。或許是不滿足於文字的表達,他沒有跟隨父母走上寫作成名的道路,而是成了一名電影人。

諾亞的新作《婚姻故事》毫無疑問是這個頒獎季的寵兒。影片以6項提名領跑金球獎,包括劇情類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劇本等重量級獎項,還被美國電影學會、《時代週刊》《帝國》等權威媒體列入“年度十佳”。

雖然名為《婚姻故事》,但影片講述的是一段美好的親密關係如何走向分崩離析。故事以男女主人公寫給對方的情書做開頭:查理是一名才華橫溢的劇作家,妮可是一名小有名氣的演員。兩人經營著一個小劇場,查理導演,妮可主演,事業處於上升期,夫唱婦隨,其樂融融。他們有一個7歲的兒子,家裡並沒有什麼難處的婆媳關係之類,而妮可的家人更是特別喜歡這個大塊頭女婿……片中,亞當·德賴弗和斯嘉麗·約翰遜扮演的就是這樣一對看起來天造地設的神仙眷侶,然而,兩人還是一步步滑入離婚的泥沼,而在律師介入後,一切更顯得猙獰起來。

“從一開始,我就把雙方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故事最初是從斯嘉麗的角色展開,我們更容易理解她的觀點。而亞當的角色最初不在敘事中心,但當他回到故事中之後,我們能夠從他的立場來看問題。這樣的設置能讓雙方保持平衡。對我來說,平等地刻畫雙方非常重要。” 諾亞說。

探討家庭不美滿的成因,展現家庭成員之間複雜微妙的愛恨關係,關注知識分子的內心焦慮和精神困境,可謂諾亞電影創作的母題。2005年為諾亞贏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提名的《魷魚和鯨》,就是他根據童年時父母離婚的經歷而創作的。同樣講述離婚故事的《婚姻故事》也有諾亞真實生活的影子:他的前妻詹妮弗·傑森·李和片中的妮可一樣,也是出生於一個演藝世家並從舞臺劇表演起步,兩人離婚時也曾因為孩子的監護權展開曠日持久的官司。奇妙的是,兩人分開後仍是朋友,據說,諾亞還讓詹妮弗看過《婚姻故事》的劇本,她非常喜歡。

“沒有人能從容面對離婚,每個人都會經歷情感的煎熬。”就如片中的查理一樣,諾亞總能從生活中汲取創作的養分和靈感。他坦言,《婚姻故事》除了有他的生活體驗之外,他還做了大量調查,對象包括婚姻訴訟律師、法官、調解員等。“在一些場景中,妮可和查理某種程度上失聲了,因為律師介入並奪走了他們的聲音,他們喪失了自己的想法。”但《婚姻故事》並非一味的悲觀,諾亞說:“人們常常用‘婚姻失敗’這種說法來形容婚姻的終結,但我拍這部電影想表達的是:結束並不一定意味著失敗。”

她翻拍了一部顛覆性的《小婦人》

正如諾亞的許多作品都帶有“自傳”色彩,藝術創作總會跨越真實與虛構的界限,對於這一點,格蕾塔·葛韋格也深有體會。2017年,她首次獨立執導的女性成長故事《伯德小姐》也被視為她的自傳體作品。影片大受好評,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及“最佳原創劇本”兩項提名。許多年輕影迷都表示,這部影片彷彿講述了他們的真實生活。

2019年,格蕾塔的新作《小婦人》也贏得一片讚譽,如果她再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將成為史上第一個兩度獲提名該獎項的女導演。雖然《小婦人》的小說原著在格蕾塔出生115年前就首次出版了,但格蕾塔表示,她在電影中藏入了許多個人體驗:“我從小就讀《小婦人》,它已經成為我的一部分,書中的女孩們就像我的姐妹一樣。“

格蕾塔和諾亞在獎項上存在著競爭關係,但他們更看重彼此之間的認同。格蕾塔說:“我們之間有一種拿自己的作品互相炫耀的感覺,至少我是這樣的。諾亞是我最喜歡的電影製作人、作家,當我向他展示《小婦人》的構思和草圖,而他覺得很好,這對我來說意味著一切。“

諾亞則表示:“創作一個作品之前,我們已經交流過無數次。《婚姻故事》也是如此,從一開始就加入了她的想法。“

他們攜手將“芭比娃娃”搬上銀幕

同樣身為導演,諾亞和格蕾塔都知道這項工作是多麼耗費心力。諾亞說:“凌晨三點半,你回到家爬上床,另一半半夢半醒著,你會感到……” 格蕾塔接話:“孤單。”諾亞繼續說:“而且無力。”

很多影迷希望這對才華橫溢的情侶能攜手推出作品。其實,兩人早期也曾有過多次合作:2012年的《弗蘭西絲·哈》,他執導,她主演,兩人一起寫劇本;2015年的《美國情人》也是如此。那時剛剛嶄露頭角的格蕾塔特別害怕拖諾亞的後腿:“誰都不想當那個壞了一鍋湯的老鼠屎啊!”但結果,格蕾塔的加入讓諾亞的作品產生了奇妙的化學變化,他連連獲得獎項提名。因此,格蕾塔還被稱為諾亞的“繆斯”,甚至有人說她讓諾亞的電影“煥發新生”。對此,諾亞表示:“我喜歡和她一起拍電影,我們會合作拍更多電影。這些電影是屬於我的,同時也是她的作品。”

接下來,這對情侶將難得地合作一部商業片。索尼影業與美泰玩具計劃將風靡全球的芭比娃娃(Barbie)玩具改編成真人電影。主角“芭比”就像是一個現代版“魔法保姆”,她利用專業技能幫助人們改善人生。除了芭比外,芭比的男友“肯”和芭比的閨蜜們也將在片中擔任重要角色。“芭比”一角計劃由“小丑女”瑪格特·羅比出演,而格蕾塔將擔任導演,並和諾亞一起撰寫劇本。

羊城晚報記者 邵梓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