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搶抓“雙區驅動”戰略機遇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典範城區

搶抓“雙區驅動”戰略機遇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典範城區

謀好領先之舉、想好創新之招,在關鍵之年講好“福田故事”、寫出“福田精彩”。

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2020年福田區要乾的大事,件件都讓人熱血澎湃:在每個街道新增至少1所公辦幼兒園,全面啟動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建設,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樞紐區……

在2020年1月3日召開的福田區七屆四次黨代會上,福田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偉在工作報告中展開了2020年福田新藍圖: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構建“一軸兩翼五廊”新格局,舉全區之力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兩大核心新引擎,打造“四大中心”,繼往開來,再創新業,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典範城區。

  • 2020年福田關鍵詞:再中心化、再創業、再提升

2020年,福田的經濟結構、動力機制、發展方式、治理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和轉變,已步入動能轉換、提質升級、激增活力的重要關口,將進入中心區“再中心化、再創業、再提升”、擦亮“創新福田、金融福田”金字招牌的關鍵階段,轉型勢在必行。

2020年,福田區將聚焦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和福田建區30週年新起點,牢記中心城區的初心使命,凝聚再創新業的理想激情。2020年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黃偉強調,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開年之際,當前十分重要的是堅持“以始為終”,善於在謀局中開局。只有一開局就“慎始若終”,謀好領先之舉、想好創新之招,才能在關鍵之年講好“福田故事”、寫出“福田精彩”。

2020年,福田將結合新一輪城市設計,加快形成“一軸兩翼五廊”新格局,打造更有魅力、更有動力、更有活力、更有創新力的一流國際化中央活力商務區。率先建設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構築“金融+科技+文化”產業高地,強化支柱產業對福田經濟的重要支撐作用。堅定不移走空間集約高效利用之路,高規格編制福田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綜合運用城市更新、棚戶區改造、土地整備等方式,系統性推進查違攻堅,推動國土空間提質增效。增強核心引擎功能,進一步集聚高端資源要素,主動融入“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格局,深化與廣州等灣區城市交流合作,努力建設引領全國、服務灣區的中心城區。

  • 2020年福田關鍵詞:兩大核心新引擎

2020年,福田區將舉全區之力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兩大核心新引擎。

福田區將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為核心,集中力量支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樞紐區。推動出臺實施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在人員、物資、資金、信息等要素便利流動和科研、稅收等領域爭取一批綜合授權改革政策在合作區落地;推動新引進科研項目迅速落地,高質量建設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和金磚國家未來網絡研究院中方分院,爭取建設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大數據交易平臺,積極佈局和導入更多高端科創資源,加快形成高端科研集群效應;推進皇崗口岸整體重建和合作區重大項目建設,實現科研空間批量供給;提升合作區綜合配套水平,構建與國際接軌的科創園區配套體系。加快建設新一代產業園,大力發展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形成一批與金融服務、城市生活緊密嵌入的“硅樓”“硅街”“硅區”等創新集群,推動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加快構建都市型、分佈式、智能化科創區,在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開放樞紐作用。

做好香蜜湖片區的協商談判、場地清理和土地整備等工作,推進片區規劃設計落地,開工建設深圳金融文化中心等重大項目,全面啟動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建設。2020年,福田以河套片區和香蜜湖片區為龍頭,推進金地-沙頭、八卦嶺片區等一批城市更新項目,推動梅林-彩田、華強-上步、車公廟-天安片區等一批重點片區建設,力爭打造更多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

  • 2020年福田關鍵詞:民生七“有”

黃偉的報告中,規劃了包括“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在內的民生七“有”,期待2020年福田能吸引匯聚更多優質資源投入民生事業,進一步擦亮“首善之區、幸福福田”品牌,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幼有善育”:構建以公辦園為核心、以普惠園為主體、機構類型和服務形式多樣化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新體系,高質量實現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多渠道擴充學前教育資源,在每個街道新增至少1所公辦幼兒園,努力實現增量又確保園舍合理佈局。率先探索幼兒教師職業准入制度改革,切實保障教師隊伍素質。建設區級嬰幼兒托育機構示範點,積極滿足嬰幼兒照護服務需求。

“學有優教”:推進學位供給“雙十工程”高質高效落地,全年新增學位2萬個,全力緩解全區學位供需矛盾。提升區域教育治理能力,深化法人治理結構改革,試點探索建立管、辦、評分離的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基層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示範區”。推進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率先探索構建教育信息化3.0體系,建設“AI賦能教育發展示範區”。

“勞有厚得”:把提高就業質量擺在突出位置,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借鑑“雙元制”模式,構建產教融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建立港澳工匠人才合作培養機制,培養一批“未來工匠”。創新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機制體制,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隊伍。夯實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陣地建設,為港澳青年在深創業和生活提供便利服務和有力保障。

“病有良醫”:在醫療衛生領域加大投入、精準投入,加快建立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體系。推進醫療健康集團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重點任務,逐步夯實分級診療基礎。實施精品醫院工程,大力推進區婦幼保健院新院、肛腸醫院等新改擴建工程項目建設,推動中大八院爭創“三甲”,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構建福田特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健全全科醫生培養與激勵機制,推動社康機構擴面提質,大力發展家庭病床、家庭醫生一站式簽約服務。推動智慧健康社區建設。

“老有頤養”:研究養老資源供給保障機制,規劃建設大型養老項目,在城市更新項目中積極發展嵌入式、小規模、多功能、專業化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推進老人康復護理院啟用,試點安寧療護工作,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探索“家庭養老床位”都市養老新模式,試點飛地養老,推進社會化養老社區建設,打造樂養、康養、醫養、智養四位一體的養老標杆。

“住有宜居”: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大住房用地供應力度,擴大住房有效供給,加快形成商品房、人才房、安居房、公租房比例協調的住房供應格局。全面完成城中村綜合治理任務。探索推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便民利民政策。打造一批示範性智慧社區。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全力建設“無廢城市”,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

“弱有眾扶”:做好睏境兒童、流浪乞討人員、殘疾人等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兜底保障。加大對重點優撫對象的關懷慰問和激勵幫扶,健全多層次、多類型的城市職工助困扶弱制度體系。打通理念、制度、設施和溝通障礙,高質量推進無障礙城區建設。提升志願服務和專業社工服務水平,以人文細節彰顯城區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