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配角比主角更容易討喜,“主角光環”真的失靈了?

回首2019年,從大熱劇《都挺好》、《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到以良心製作《長安十二時辰》,再到近期熱播的《大明風華》、《鶴唳華亭》、《慶餘年》、《精英律師》等劇,配角帶動劇集熱度的例子正在增多。

配角比主角更容易討喜,“主角光環”真的失靈了?

自“大男主”、“大女主”劇流行起來,劇方的營銷點和觀眾的目光大都聚焦在主角身上,以主角知名度、粉絲影響力帶動劇集熱度是慣用手法。但目前來看,“大男主”、“大女主”的光環現在似乎比不上“戲骨”、“配角”的影響力。

頻上熱搜,“寶藏”配角惹人愛

最近熱播的古裝劇《慶餘年》,最讓觀眾津津樂道的,除了男主範閒,還有範思轍、小范閒、陳萍萍、王啟年、二皇子、五竹、慶帝等角色。相關關鍵詞也頻上微博熱搜,如“陳萍萍是個狼人”、“慶帝梳頭了”、“殺馬特二皇子”、“滕梓荊下線”等,著實在網上掀起了討論和觀劇熱潮。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湯唯、朱亞文主演的古裝劇《大明風華》,“朱家男子天團”成了很多劇迷追劇的快樂源泉。

配角比主角更容易討喜,“主角光環”真的失靈了?

配角的走紅,很大程度上是角色設定有著“可愛”的屬性。比如《慶餘年》裡可以隨時來場相聲的財迷範思轍、守財奴和妻管嚴王啟年、殺馬特二皇子和搞笑的反派擔當郭寶坤等,他們一本正經地搞笑的“萌”,相當“討好”觀眾。劇中慶帝、陳萍萍、範閒、費介、肖恩等角色,屬於觀眾所喜歡的“腹黑”類角色,不管是正派還是反派,都有其“可愛”的一面。

配角比主角更容易討喜,“主角光環”真的失靈了?

這種“可愛”是水到渠成的人之常情,角色也就成了“立體”的、活生生的人物,觀眾覺得親切、真實,才會覺得可愛。其實,不管角色的大小,只要塑造得有血有肉,傳遞人世情感和煙火氣的悲喜,都能觸動人心,引發觀眾共鳴,這也是觀眾喜愛“配角”的原因。

電視劇拼“戲骨”陣容 “配角”助力劇集營銷成常態

近年來,“青年演員+戲骨作配”的陣容幾乎成為大製作電視劇標配,也是這樣陣容的劇集,最有可能成為爆款。

《鶴唳華亭》中的戲骨黃志忠、張志堅、王勁松等人;《大明風華》中的梁冠華和王學圻;《慶餘年》中更是有陳道明、吳剛、李建義、鄭毓芝七位國家一級演員,還有田雨等四位國家級話劇演員。同臺飆戲、高光不斷的老戲骨,讓觀眾大飽眼福的同時,也成了劇方推動營銷帶動熱度的利器。

配角比主角更容易討喜,“主角光環”真的失靈了?

在前幾年資本大熱的影視行業,出現不少所謂“流量”主演的電視劇,基於其龐大的粉絲群體,“面癱演技”曾一度盛行,而觀眾大都敢怒不敢言。資本退燒、行業洗牌,優勝劣汰,從前被埋沒、無戲可拍的老戲骨們迎來春天,雖然大都是做配角,但是他們卻憑藉著精湛的演技贏得觀眾喜愛。劇方也正是深諳觀眾心理,對“老戲骨”加大宣傳力度,從而帶動整部劇的熱度。

好的演員有戲可拍,觀眾有好戲可看,是皆大歡喜的局面,這也是電視劇行業經歷洗牌後形成的基本格局。“好演員的春天來了”,徐崢曾說的話,如今成了現實。目前的影視劇市場,現實題材上升,古裝劇集去粗存精,大環境的改變,也讓更多電視劇有了成為爆款的可能性

好劇標配“雁過留聲” 角色塑造打破“千篇一律”臉譜化

觀眾對某個角色的喜愛,一定是建立在角色高完成度的基礎之上,而角色的完成度與劇集的質量是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的

,真正成為爆款的電視劇,角色的完成度一定是很高的。一部電視劇結束之後,不應該“雁過無聲”,角色要有始有終、有因有果,觀眾能看到角色背後的悲喜和人情,或愛或恨或憐,觀眾最終才會銘記這個角色。

就像《延禧攻略》裡的配角“爾晴”,一度成為全網討伐的對象;《琅琊榜》裡出場不多的“言候”,觀眾也會為其手持櫛節入敵、國士無雙的風骨折服;《慶餘年》裡從未出場卻無處不在的“葉輕眉”,也曾引發一輪又一輪的討論……

配角比主角更容易討喜,“主角光環”真的失靈了?

《琅琊榜》中出使敵國、力挽狂瀾的言候

好的電視劇,從來不是單一的因素能夠造就的,是由演員、劇情、服化道、邏輯等共同打造出來的。而爆劇中,不論主角還是配角,都不是簡單的“臉譜化人物”,他們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因果,豐滿的人設處處皆為梗。這是一種良性循環,劇集質量過硬,觀眾喜愛看,開始研究劇情、深挖細節,愛屋及烏下造梗傳播,推動劇集爆發。

配角故事豐富的同時,主角作為串聯之人,其形象和故事的發展空間並不會被壓縮。與其說主角被配角積壓生存和發展空間,青年演員不如時刻自省提高演技,想想如何能夠接住老戲骨的對手戲,共同打造一部爆款出來,否則,主角立不住的電視劇,配角的精彩也會大打折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