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2020年,美國投資者都不再相信牛市,美聯儲靠放水能再造輝煌嗎?

過去的2019年,美國經濟都在靚麗的數據下走穩。較低的失業率,溫和的通脹水平,美聯儲靈活的貨幣政策,都是支撐這些的基礎。

2020年,美國投資者都不再相信牛市,美聯儲靠放水能再造輝煌嗎?

美股,是2020年的不確定性因素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美股在19年多次衝擊新高,這讓美國人民對未來表示樂觀。

但是資本市場卻並不買賬,紛紛拿出一些宏觀政策為空方找理由。

經濟預測,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但是一些客觀擺出來,卻讓人尋味。

1、 能源公司倒閉

能源是一切工業的源頭,基礎能源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一個經濟體的活力。

2019年,美國最大的煤炭公司申請破產。年底,華爾街報道頁岩油企業,深陷債務危機。

能源企業的處境,已經提前預告了美國製造業現狀。

我們翻開美國上市公司製造業的經營情況,似乎驗證了上述判斷。

面對製造業的投資下降,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曾經發文,因為其佔據國民經濟的份額較低,並不能說明美國經濟就會進入衰退。我們可以看看美國的製造領域,蘋果(營收2292億美元),通用汽車(1573億美元),福特汽車(1568億美元),通用電氣(1223億美元),波音飛機(934億美元)。這些企業哪個不是行銷全球的強者?剛剛發佈的三季度報顯示,除蘋果以外其他家都有自己的問題,要不是已經虧損(通用電氣),要麼就在虧損的路上(波音等)。

以上五家巨頭,在美股的權重較大,業績公佈後美股一根大陰線回敬。對於美國來說,製造業才是貿易平衡的主要來源,這些企業代表了其綜合地位。

按照全球汽車行業的預判,未來車企短期恢復元氣困難較大;而波音深陷MAX機型泥潭,不得不宣佈暫停生產,相關產業鏈被爆裁員風波。

美國現任總統,當選的口號是讓美國再次偉大。但是一個任期結束後,他不得不面臨一個事實,那就是美國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突出。

最新一期的民調顯示,超過5成的選民對經濟滿意。但是更多人對總統不滿意!

這種背離是非常罕有的,因為選民只要對經濟滿意,那麼總統必然會連任。

為什麼呢?

歸根結底是消費數據的詭異。

美國的經濟結構,消費佔據最大份額。這是美元地位決定的,也是美國霸權的基礎。目前這個世界上,只有美國印刷的紙幣是最值錢的,其他紙幣都略顯遜色。

製造業、消費、農業數據暗淡,那麼只有拉動股市就能讓大家相信經濟健康。

這個背景下,美股在美聯儲的助力下頻頻新高。目前全球前十大估值公司,美國佔據8席。

2020年,美國投資者都不再相信牛市,美聯儲靠放水能再造輝煌嗎?

歷史上每次出現一個經濟體企業佔十大估值5成以上,後面都有一個經濟危機伴隨。

2、 糾結的股市行情

美股市場,今年表現搶眼的是科技公司。

蘋果在年初被投資專家不看好的同時,在新高下完成了市值最高峰;特斯拉在中國工廠的效率下,更是牛冠美國資本市場;通用電氣也在用自己的走勢,告訴世人虧損和股價並沒有什麼關係。

幾家牛股,除蘋果外,業績都是虧損。這不得不說,泡沫現象充斥著美股。

這裡重點探討兩家典型公司,那就是特斯拉和通用電氣。

這對是兩家最有價值的虧損公司,這是令人震驚的高比例虧損公司的一部分,這些公司儘管或可能是由於長期牛市而已無業績預期可圖。

2020年,美國投資者都不再相信牛市,美聯儲靠放水能再造輝煌嗎?

中國工廠,震驚了美國人


儘管特斯拉和通用電氣沒有什麼不同,但它們是兩種趨勢的典範,這兩種趨勢推動了虧損製造商的數量不斷增加。特斯拉表現出投資者渴望支持顛覆性公司建立銷售的願望。 GE代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在努力從傳統業務中掙錢,儘管GE逆轉了第三種趨勢,那就是,許多不受歡迎的失敗者都是被大公司的成長所擠壓的小公司。

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使美國上市公司在過去12個月內虧損的比例接近40%,創下1990年代後期以來的最高水平。

3、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這次沒有衰退,股市指數達到或接近歷史高位。這聽起來很可怕,儘管主要是讓小公司的投資者感到擔憂。

特斯拉是最大的虧損投資者喜歡的股票。儘管它在最近一個季度中實現了罕見的利潤,但在過去的12個月中一直虧損。它的市值為890億美元,儘管在其12年的使用壽命中僅獲得了前四個季度的利潤,但其市值仍超過了福特汽車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的總和。

2020年,美國投資者都不再相信牛市,美聯儲靠放水能再造輝煌嗎?

美國在衰退嗎?


支持特斯拉的投資者是對的,不要太在乎近期利潤。他們認為,特斯拉在建立電動汽車品牌方面的成功將轉化為更高的銷量,而這需要支出。當然,如果具有超凡魅力的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可以找到一種更便宜,更省錢的方法來做這件事,那會更好,但是目前真正重要的是銷量上升。 (我個人對特斯拉能否迅速增長以證明其天價估值的合理性表示懷疑,但目前的收益仍然微不足道。)

特斯拉是更廣泛模式的一部分。根據法國興業銀行全球定量研究負責人安德魯·拉普索恩(Andrew Lapthorne)的計算,三年來在美國上市的公司虧損的比例達到了自1990年代末以來的最高水平。

佛羅里達大學金融學教授傑·裡特(Jay Ritter)表示,投資者對虧損的承受能力在新股發行中最為明顯,去年新股發行中約有四分之三是由無利可圖的公司進行的。

4、醫療科技,數據更真實

哪種類型的公司虧損?在美國,有42%是醫療保健公司,反映出小型且經常虧損的生物技術股票的受歡迎程度。另外還有17%是科技股,其中許多是新興時尚企業。對於像GE這樣的傳統公司,直到最近投資者對損失的容忍度很小。經濟增長緩慢,無法跟上不斷變化的消費者習慣以及來自資金雄厚的顛覆者的競爭,這些因素共同導致許多公司虧損,尤其是庫存較小的公司。這些並不是投資者所欣賞的損失。

2020年,美國投資者都不再相信牛市,美聯儲靠放水能再造輝煌嗎?

數據很誠實


由於通用電氣公司快速增長的時代遠遠落後於此,因此投資者非常關心。自2016年股東醒悟以來,其股價已下跌了三分之二。然而,在過去的幾個月中,通用電氣一直是股市上大量垃圾的主要受益者。不僅是通用電氣,而且以前不受歡迎的虧損股票更普遍地抵消了其先前的價格下跌。在這裡,我們得出了第三種趨勢:小型公司受到擠壓。

在過去的12個月中,虧損最大的100家公司中有四分之三的股票上漲,這是因為大型無利可圖的公司往往是增長的故事,而投資者卻不太在意虧損。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公司(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數據顯示,這遠遠高於所有股價上漲的無利可圖的美國公司的41%,因為較小的虧損製造商確實遭受了損失。

在最小的80%的公司中,長期虧損的人一直在增加,這些人連續三年虧損。在最近兩次衰退之後,這些無利可圖的公司所佔比例都在上升,但之後沒有再下降。現在,這個故事應該已經很熟悉了:許多小公司被大公司所統治,將他們趕出市場,破壞了他們為增長而投資的能力。投資者應關注競爭下降的長期影響,競爭的長期影響導致許多小公司難以賺錢。投資者還應該擔心,他們願意容忍那些希望實現增長的公司的虧損,這使許多新企業能夠為遠遠超出合理範圍的虧損提供資金。

結語:一切的過往,都是在為謊言鋪路;一切的預期,都是點燃選民的希望。如果一個經濟體,靠數字遊戲來支撐靚麗,那麼這個靚麗會給他帶來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