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挺著孕肚上春晚的馬麗能否接班宋丹丹還未可知,誰還記得她?

2020年1月24日晚上八點,庚子鼠年的春晚準時拉開了帷幕,在開場舞中,觀眾見到了已經闊別春晚舞臺十二年的宋丹丹。作為觀眾,那一刻,驚喜有之,遺憾亦有之。在中國,演喜劇的女演員本來就少之又少,更何況和宋丹丹這樣級別的?

宋丹丹曾經公開表示上春晚的過程壓力太大了,因此她選擇不再上春晚了。這一次宋丹丹"破例“再登春晚,對於那些喜歡她的觀眾來說也算是一種驚喜了。但是早在路透消息傳出的時候,宋丹丹就已經表示“該新人上場了。”而她這一次,之所以會再上春晚,更多的是為了和觀眾道別。

所以當宋丹丹真的出現在開場歌舞中,一時也難免引人唏噓……


挺著孕肚上春晚的馬麗能否接班宋丹丹還未可知,誰還記得她?

為什麼說春晚這桌“菜”永遠都眾口難調呢?因為在不斷有觀眾呼籲春晚需要注入新鮮血液,見到新鮮面孔的同時,也有同樣多的觀眾會覺得,少了趙本山,宋丹丹,馮鞏……春晚的年味兒就少了一大半。

客觀來說,今年的春晚導演很努力想將這一桌子“菜”做得能迎合更多人的口味。無論是佟麗婭的主持首秀,“加油男孩”的拆一成三,還是宋丹丹告別老本行的跨界亮相,都可以看得出導演努力在尋求一種平衡。但是,這種“平衡”導演所能做的其實有限,更重要的,還是演員之間的傳承可以跟得上,就像確認了宋丹丹要告別之後,不少觀眾就曾經直白的表示:

以後春晚的小品,就算是零點壓軸也沒了分量了,也不知道要看誰演了。

挺著孕肚上春晚的馬麗能否接班宋丹丹還未可知,誰還記得她?

話好像真有這麼幾分道理,今年唯一一個和宋丹丹差不多資歷的蔡明也無緣趕上春晚的這趟車。不過,這是不是也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觀眾一直期待的“交接”也許正在某種潛移默化中,悄然進行著。比如馬麗,賈玲,甚至首登春晚的金婧,雖不知道她們中會不會出現下一個宋丹丹,但是後生可畏,誠可期也。

馬麗:搭檔沈騰,挺孕肚登春晚

在一眾年輕女小品演員中,馬麗無疑是名氣最大的。而且她搭檔沈騰,又背靠“開心麻花”這樣的優質團隊,今年挺著孕肚上春晚的馬麗無疑是最具“冠軍相”的候選人。

馬麗今年挺著孕肚上春晚敬業的精神讓人感動不已,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小品《走過場》的驚喜看點,讓觀眾不知不覺中多了一絲新鮮感。

挺著孕肚上春晚的馬麗能否接班宋丹丹還未可知,誰還記得她?

不知道應該算是巧合,還是另一種冥冥中的傳承。挺著孕肚上臺表演小品的,馬麗並不是第一人,在馬麗之前這麼做的人,恰恰正是在這次春晚決定和觀眾告別的的宋丹丹。

1990年,宋丹丹挺著孕肚在中央電視臺元旦晚會上表演了一個後來讓無數觀眾記住的孕婦,那個作品的名字叫做《超生游擊隊》而當時宋丹丹懷著的,正是她的兒子巴圖。

賈玲:從相聲到小品,她在轉型中摸索

相比小品,賈玲原本的老本行相聲,似乎更早經歷著“春晚之痛”,遙想第一屆春晚的時候,相聲演員姜昆,馬季除了擔任春晚主持人之外,一口氣說了一堆的段子,每一個放到今天都還是膾炙人口。相聲一度也是春晚中最受到觀眾喜愛的語言類表演形式之一。

不過。相聲受寵的日子不算太多,隨著信息爆炸時代的到來。民間段子手越來越多,相聲演員要有新鮮段子,就需要和全民段子手比才華,“抄段子”的行為顯然不能滿足觀眾了。

挺著孕肚上春晚的馬麗能否接班宋丹丹還未可知,誰還記得她?

搭檔牛群從政後,馮鞏改演了“相聲劇”,而作為馮鞏的弟子,曾經和白凱南以酷口相聲亮相過春晚的賈玲,也開始經歷了自己的轉型之路。很顯然,雖然賈玲的身材原來越胖,但是觀眾緣卻越來越好,小品也比相聲更適合她。當然,相聲方面也不是後繼無人。岳雲鵬也憑藉自己極佳的觀眾緣和賤兮兮的表情成為了觀眾喜愛的相聲演員,相聲雖不如過去輝煌,卻也開始萌生新芽。

挺著孕肚上春晚的馬麗能否接班宋丹丹還未可知,誰還記得她?

而賈玲這邊不但有了“大碗娛樂”,也有了像張小斐,許君聰這樣和她有默契,有火花的搭檔。比如今年的作品《婆婆媽媽》就很有他們團隊自己的特色。

當然除了這兩位女演員中名氣最大,觀眾根基最好的,也不乏一些其他的驚喜,比如首次登上春晚的上海姑娘金婧。她魔性的表情就讓她在春晚首秀圈粉無數。

挺著孕肚上春晚的馬麗能否接班宋丹丹還未可知,誰還記得她?

春晚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個比喻不恰當,這個觀點不贊成!

春晚的“雞肋”論由來已久,乍聽之下,有那麼幾分道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八個字似乎是可以形容一部分人對春晚的態度。

但是,如果你看到過一群又一群的

“春晚人”的努力就絕不會輕易將中國人年味兒中最重要的一環輕易和“雞肋”二字劃上等號。比如宋丹丹之前,有一位春晚上的小品女王,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還記得。她就是趙麗蓉老師。

挺著孕肚上春晚的馬麗能否接班宋丹丹還未可知,誰還記得她?

“我大名叫趙麗蓉,藝名還、還叫趙麗蓉。”

不知道有多少觀眾知道,這位自稱大名和藝名都叫趙麗蓉的老太太1988年第一次登上春晚的時候已經是花甲之年了,妥妥的大器晚成。

1928年3月出身在河北唐山的趙麗蓉,小名“老愛”。趙老師也不是小品演員出身,她是我國非常著名的評劇表演藝術家。事實上在趙麗蓉老師的小品中,她的一口唐山口音,以及她融入的很多評書表演的片段後來都成為了她非常鮮明的個人特色,深受觀眾的喜愛。

挺著孕肚上春晚的馬麗能否接班宋丹丹還未可知,誰還記得她?

趙麗蓉老師登上春晚的次數不算最多,但是作品卻是一個賽一個的經典。在宋丹丹的“白雲”的老太太形象出現之前,她才是全國最出名的老太太。而且趙麗蓉老師的老太太形象才是真的貨真價實的老太太。

挺著孕肚上春晚的馬麗能否接班宋丹丹還未可知,誰還記得她?

在春晚的舞臺上,趙麗蓉老師曾經為觀眾帶來了《英雄母親的一天》,《媽媽的今天》,《追星族》,《吃餃子》,《如此包裝》,《打工奇遇》以及《老將出馬》等作品。其中後三部作品更為觀眾所熟悉。而這幾部作品趙麗蓉老師都是和鞏漢林一起合作的,趙老師還認了鞏漢林做乾兒子。

挺著孕肚上春晚的馬麗能否接班宋丹丹還未可知,誰還記得她?

在“蘿蔔開會”的小品《打工奇遇》中,給趙麗蓉老師舉寫字牌子的人之中據說還有後來的謀女郎董潔。趙老師為了寫好“貨真價實”四個字,私下苦練可不是一天兩天。可見好的作品,觀眾看得見,演員的用心觀眾也感受得到,哪怕是一個簡單的細節。

挺著孕肚上春晚的馬麗能否接班宋丹丹還未可知,誰還記得她?

不想否認,現在的春晚,無論是小品還是歌舞,比起早幾年的經典之作,缺了那麼點意思。也不想否認,現在的部分演員在專業態度上,不能和老一輩的藝術家相提並論,更不想因為春晚是“別無選擇”而希望某些觀眾勉強接受。

但是,作為一年最重要的一場晚會,作為中國人過年最重要的一環,以寬容的心態和欣賞的角度去看它其實並不算太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