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渭南市臨渭區豐蔭明德小學張燕:“疫情”下不一般的教學體驗|戰“疫”下的網絡教學

張燕

張燕,女,一級教師,區級教學能手,渭南市臨渭區豐蔭明德小學教師,教研組長,校級教學之星。生活樸素,為人坦誠,待人真誠;工作細心認真,堅持著簡單的工作反覆做,反覆的工作快樂做。

渭南市臨渭區豐蔭明德小學張燕:“疫情”下不一般的教學體驗|戰“疫”下的網絡教學

2020年的春,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出現,我們的工作方式、生活節奏發生了改變,學校裡每位老師、每位學生,家庭裡每位家長、每個孩子,在工作、學習、輔導等方面,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為了自己肩上的那份責任而堅持著,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著。每位老師、每個孩子都有了眾多不一般的經歷和嘗試。

這個開學不一般,本該迎著朝陽,看著孩子們走進校園,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用餐、一起談論寒假的收穫和春節的趣事。但因為疫情,孩子們去不了學校,老師們無法正常上課。然而,我們有了新的教學方式,經歷了新的學習體驗。

這個教研不一般,本該圍坐在一起研讀教材,制定新學期的計劃,分析教學工作中的優點和不足。因為疫情,我們網絡研討更多了。農曆正月初十,第一次教研活動,圍繞“針對線上教學如何操作?可能會存在的問題?”進行研討。首先想到的是若不上課,孩子們的學習任務怎麼完成?若上課該怎麼上?只能通過網絡進行教學,但同時又考慮到孩子們的用眼健康,自己和孩子家庭的網絡設備問題等等,我們又該如何兼顧呢?結合學科特點和學情,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方式進行教學?既要簡單、家長孩子容易操作,又要在較短的時間達到有效學習。我們進行了無數次的研討和嘗試,為新學期的教學工作做好了一切準備。

這個課堂不一般,本該坐在教室,面對面進行新知識的學習研討。但因為疫情,我們無法正常進行,只能通過網絡進行空中課堂教學。然而,我們有了新的嘗試與收穫,學到了新的技能。首先是和孩子、和家長的溝通與交流,通過qq群進行了多次調試後,農曆正月十七日正式“開課”啦!這樣特殊的課堂讓老師們學到了多種技能;培養了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同時更培養了孩子們的自學能力;這段時間也增加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子互動活動與交流。

這樣的教學模式不一般,本該像以往一樣,備課——上課——作業——輔導——研討。但因為疫情,我們要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制定新的學習要求。為此,我們六個數學教研組長多次討論之後,形成了我們數學課的學習方式。我起草了一份“六年級數學網絡教學具體要求”,讓老師、家長和孩子們熟悉要求、一同遵守,接著帶領我們六數組的老師們和孩子們,在熟知要求的前提下開始了每天的學習。我們在實踐之後形成了新的網絡教學模式:課前(備課,制定網絡學習任務單,提示學生上課準備的材料),課中(15分鐘的微課學習,獨立完成作業並提交問題),課後(批閱作業,集中答疑,個別指導)。通過查看作業的完成情況,來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瞭解孩子的掌握程度,進行個性化有針對性的指導。

時間說來也快,空中課堂已經進行到了第四周,經過了三週的網絡教學,在家長和老師的配合下,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孩子們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更強了,老師們教學中的方法更多樣、更靈活了。每天和孩子們的隔空對話,能聽到他們的笑聲,頓時感覺親切了許多!

《陝西教育》(綜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