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小虎隊陳志朋49歲再度迴歸:敏感又善良的人,想成功到底有多難?


小虎隊陳志朋49歲再度迴歸:敏感又善良的人,想成功到底有多難?

文|趙曉璃


寫在前面的話:

前段時間,綜藝《天賜的聲音》第二期開播,沒想到,一位頗讓人感到意外的歌手來到了這個舞臺,他就是——陳志朋。


小虎隊陳志朋49歲再度迴歸:敏感又善良的人,想成功到底有多難?


當他唱出第一句,臺下音樂合夥人蘇有朋直接淚灑現場。


小虎隊陳志朋49歲再度迴歸:敏感又善良的人,想成功到底有多難?

從17歲加入小虎隊紅透半邊天,到今天年近50穿著淺灰色西裝高領針織衫以一曲《大田後生仔》重歸觀眾視野,陳志朋這三十年來的路,可謂坎坷艱辛。


一、


關於陳志朋的話題,這些年來似乎一直沒有停過。


有人說,在“小虎隊”成員裡,他是最失敗的一個;

也有人說,在“小虎隊”成員裡,他是時運不濟的一個;

更有人說,他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還有人說,他有他的不得已,如今也算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

那麼,如果從生涯規劃的角度,我們該如何定義陳志朋的這30來年?對於普通人來說,又有著怎樣的啟發和意義呢?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生涯規劃裡的一個概念說起,即“生涯四度”。

小虎隊陳志朋49歲再度迴歸:敏感又善良的人,想成功到底有多難?


從社會主流價值觀衡量,所謂的“成功”往往是一維的,它往往指的是“高度”,即,一個人的收入、社會地位、住的房子、開的車子,等等。


然而事實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價值並不僅僅是一維的,還有深度、寬度和溫度三個維度。


  • 這四個維度中,溫度指的是一個人對自我的滿意度,包括我們說的性格層面、自我認知以及內在成長部分,等等,如果一個人很能接納自我包容自我,TA的人生未必在他人眼裡多麼光鮮閃亮,但至少可以導向幸福快樂的一生。


事實上,除了主流社會倡導的單一維度的成功之外,在我們職業諮詢師眼裡,還有一種成功不為人知,那就是,內心和自我的成長與強大。


在我看來,陳志朋30來年走過的這一路,就是完成了這樣的成長和蛻變。


二、


陳志朋出身於一個普通家庭,母親開有一家美容院,父母平時很忙無暇顧及到他,而小小的陳志朋就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希望站在舞臺上被人看見。


17歲時,這位小男孩迎來了人生的機會。


當時,臺灣開麗公司招聘三位節目助理,陳志朋憑藉自己歌舞方面的才藝,通過層層選拔,最終順利入選,一起入選的,還有18歲的吳奇隆和15歲的蘇有朋,這三個人形成了一個組合,叫做“小虎隊”。


小虎隊陳志朋49歲再度迴歸:敏感又善良的人,想成功到底有多難?


說起來,陳志朋的音樂及舞蹈天賦在這三人中是最高的——


  • “我謹謹慎慎,小小心心,就是唯恐流露出我驕傲又自信的樣子。不管唱歌還是跳舞,對我來說,好似吸塵器一樣,一打開電源,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照單吸收。”


1988年,“小虎隊”正式走向公眾,以積極、樂觀、健康的形象獲得大眾喜愛和好評;1989年,小虎隊推出兩張專輯,其中一張專輯10天內亞洲銷量突破了200萬張!


然而很快,他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小虎隊的走紅,和我陳志朋真的有關係嗎?


1990年下半年,因為蘇有朋要參加大學聯考,公司只能將“小虎隊”的工作計劃往後延,那段時間,陳志朋突然閒了下來,漸漸地,他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自我懷疑。


他漸漸認識到,那些家長們無疑更喜歡蘇有朋的“學霸人設”,蘇有朋無疑是家長和少女們傾心的文藝好少年男;而吳奇隆帥氣的外形和後空翻,足以引得全場沸騰的尖叫......比起這兩個同伴,陳志朋的特點似乎並不突出。


小虎隊陳志朋49歲再度迴歸:敏感又善良的人,想成功到底有多難?

(年輕時的陳志朋~)

從外形上來看,陳志朋個子不高,皮膚黑,嘴唇厚,這些外形特點讓陳志朋除了一點靈氣之外,更透著一股憨憨的味道


從性格上分析,年少的陳志朋內向而敏感,具體表現在:


他對於外界的評價感受極為敏銳;與此同時,他會把這種痛苦及不好的感受藏在自己的心底,實在無法消化的時候,很容易轉向“自我攻擊”——這是內向敏感者的普遍特點。


當時的陳志朋為了逃避“比較”帶來的痛苦,他開始酗酒:“我知道喝酒不好,但是,只有喝了酒我才可以暫時忘卻壓在心頭的痛苦和難堪,以及不明來由的失落和仿徨。”


1991年,蘇有朋考上了臺灣大學機械工程系,並宣佈12月份正式迴歸;而此時的陳志朋應召入伍,“小虎隊”宣告解散。


在陳志朋服兵役的兩年裡,吳奇隆和蘇有朋先後宣佈單飛,且和當時的金城武、林志穎一道,被人稱為“臺灣四小天王”。


等陳志朋服完兵役再度迴歸,才發現物是人非。


三、


在陳志朋看來,唱歌這件事在他的生命中佔據了很大的份量。


然而時隔兩年,陳志朋似乎錯過了個人發展的“黃金期”,臺灣娛樂圈成了“四小天王”的天下,陳志朋也開始嘗試推出個人作品,但遺憾的是,1994-1996年他推出的三張個人專輯,反響都是叫好不叫座。


這讓敏感而內向的陳志朋一度陷入了巨大的“自我懷疑”中:


  • “我究竟是一塊璞玉,還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自我懷疑讓他意志消沉,在挫敗感和沮喪感的雙重壓力下,他又開始了酗酒。


為了逃離這種感受,他開始了國外留學經歷;也就是這段國外經歷讓陳志朋明白,自己終究是捨不得舞臺的。


回國後的陳志朋出演了《還珠格格》的爾泰,反響平平,甚至有人開玩笑說,《還珠格格》捧紅了一眾演員,可不知為何,唯獨陳志朋的命運並沒有因此發生實質性的轉機。


小虎隊陳志朋49歲再度迴歸:敏感又善良的人,想成功到底有多難?

《還珠格格》裡存在感很弱的爾泰~

後面的他又參演了一系列作品,但可惜的是,依然沒有什麼漣漪。


終於,他的驕傲和自信漸漸被消耗殆盡:“我很難過,誰都不願意當那個不好的人,但我就是不好的那位。這句話,我原以為自己這輩子都不會說出來。表面上我不願意承認,骨子裡和心裡卻有很多的不甘。”


  • 不難想見,這個時期的陳志朋,對於自我的滿意度(溫度)很低;事實上,他既是敏感內向的,也是自卑善良的。


2001年,陳志朋拍戲時因為炸藥意外爆炸導致臉部燒傷,這件事直到5年後,他才向眾人說起。

小虎隊陳志朋49歲再度迴歸:敏感又善良的人,想成功到底有多難?


或許,這是他善良的體現——在敏感而善良的人看來,有些壓力自己默默承受就好,如果可以,就不要給其他人帶來困擾了吧~


  • “我表現出孤傲的冷漠,僅僅是為了掩飾我那驕傲的自信。多年之後,又成了自卑的保護面具。”


後來的陳志朋不斷被爆出“耍大牌”、“情商低”等負面消息,但鮮有人知道,他的內心深處潛藏的自卑的孤傲,以及,不想主動對外人施壓和傾訴的善良。


四、


在曾經低迷的時期裡,一直被裹挾在蘇有朋和吳奇隆兩人中間的陳志朋急切地需要一個契機和出口。


2003年,張國榮先生離世。


因為外貌和張國榮先生有些相似,陳志朋便在懷念音樂劇《負距離接觸》中飾演張國榮一角,並由此“入戲”,走上了模仿張國榮的道路。


小虎隊陳志朋49歲再度迴歸:敏感又善良的人,想成功到底有多難?

陳志朋出演音樂劇《永恆的張國榮》

然而,張國榮已經成為了很多粉絲心中不可褻瀆的形象,陳志朋的模仿很快就被扣上了“過度消費張國榮”的帽子,而這個時候,陳志朋的選擇是草草收場。


有人說,如果陳志朋能夠“厚臉皮”地繼續模仿下去,很有可能“繼承”巨星光環輕鬆涉足影視歌——然而,陳志朋並沒有選擇這樣做。


  • 因為對於迷茫的陳志朋來說,模仿張國榮只是一段不太成功的自我探索和嘗試。


在陳志朋最艱難的歲月裡,他沒有選擇借用所謂的“人脈”,更不曾跪舔奢望他人的提攜,因為他看的很清楚,“是真的只有我自己,沒有人能夠幫我解套。”


這些年來,陳志朋或許漸漸明白了一點,那就是:


自己捨不得這個舞臺,唱歌依舊是他最初的夢想,只要能夠站在這個舞臺上,只要能夠無限接近這個夢想,又何妨把這些看成一種體驗呢?


  • 對於內向而敏感的陳志朋來說,他開始漸漸接受了自己出身平凡的事實,也慢慢地看透了娛樂圈的規則,即,話題度決定熱度。


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夢想再度復活,他開始重整旗鼓,選擇復出。


小虎隊陳志朋49歲再度迴歸:敏感又善良的人,想成功到底有多難?

(被人詬病的走秀造型~)


誇張的妝容、恨天高、短褲等一系列造型讓陳志朋收穫關注度的同時,也飽受著爭議和苛責。

——說起來,這更像是陳志朋在現實面前為了理想做出的妥協,因為在經紀公司的眼裡,收益第一,於是“妖嬈”成了公司給予陳志朋的特色標籤。

作為一名過氣的藝人,陳志朋內心很清楚的是,只有服從公司安排,才能有更多通告機會,才能漸漸走入觀眾視野,才能談及後面的迴歸之路。

於是在外人眼裡,陳志朋變“妖”了,甚至有些“不倫不類”;但早已過了不惑之年的陳志朋比誰都清楚,在沒有更好的選擇前,唯有敬業和加倍努力才能夠給自己的未來爭取更多的機會。

面對眾人的鄙夷和不屑,他說:“我不偷、不搶、不販毒,只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

沒錯,在他的心底,他從來沒有熄滅過年少的舞臺夢想。


  • 他開始不再去管別人如何看待這些奇裝異服,開始費力宣傳自己參演的作品(哪怕只是一個很小的角色),開始在我行我素的同時選擇了寬容......


“黑我的人很可悲”;

“說黑回去也只是說說而已,我收回”......


說到底,他終究是一個敏感又善良的人,他會一條條去看那些攻擊自己的聲音,心裡難受卻選擇默默承受。


五、


對於不擅交際不夠世故的人來說,想要在娛樂圈乃至成人世界中找尋立足之地,本身就不太容易。


很多人在遭遇這樣的困境時,甚至會陷入抑鬱。


但讓人們驚喜的是,陳志朋轉了一圈,帶著滿眼的自信,調侃著自己的過往,唱著歌又回來了。


節目中的陳志朋,再也沒有了誇張的服飾,一如曾經乾淨的少年,在近50歲的時候,帶著清澈的嗓音再次迴歸到了大眾的視野。


小虎隊陳志朋49歲再度迴歸:敏感又善良的人,想成功到底有多難?


一個敏感而善良的人,在這個社會上想要成功到底有多難?


一切還是回到文章開頭那個問題上,即,你是如何定義成功這件事的?


陳志朋這三十年的艱辛與打拼,看似在走彎路,但——


  • 在我看來,他完成了一項重要的成長課題,即,他學會了接納自我並達成了和解,經過多年的磨礪,他變得堅定、豁達,活出了人生中那份難得的清醒和明白。


從生涯四度的角度來說,他完成了溫度維度的提升,就像一支即將昇天的火箭,他內心蓬勃的渴望和鬥志正在他的胸膛越燒越旺......


小虎隊陳志朋49歲再度迴歸:敏感又善良的人,想成功到底有多難?


這份看不見的成長,這份關於自我的探索和找尋,從內心的迷茫到篤定而堅強,難道不正是一份看不見的成功嗎?


“我只知道我要自己過得開心,就好了”。陳志朋如是說。


太多的人在看到陳志朋迴歸的時候,感到既感慨又高興。

  • 感慨的是,那個平凡如你我、夾在成功的同伴中間存在感很低的人,這些年來可謂歷經坎坷;
  • 高興的是,不論命運如何捉弄,這個平凡人始終不輕言放棄,一直遵循自己內心的聲音,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努力著。

而對於陳志朋來說,蘇有朋的順風順水、吳奇隆的耐打顏值和中年翻紅的好運,更像是上天的厚愛和眷顧。

小虎隊陳志朋49歲再度迴歸:敏感又善良的人,想成功到底有多難?

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你覺得唾手可得的,卻是他人窮盡一生夢寐以求的。

想想看,30多年前曾經紅過的陳志朋,為了心中不曾熄滅的理想尚且如此拼命努力,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渾渾噩噩地度過我們為數不多的生命呢?


“我們這種平凡之人在面對勝負關鍵時,總需要找尋某種依靠......那麼,該依靠什麼呢?我想,只有自己曾經努力過的事實。”——《放學後》

小虎隊陳志朋49歲再度迴歸:敏感又善良的人,想成功到底有多難?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諮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成為職業規劃領域為數不多的諮詢實戰及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職業規劃及工作方法乾貨類新書《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被評為2018年度經管類十大好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