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包保全覆蓋 服務到個人 — 大冶市大包保行動掠影

大冶市全市鄉鎮、街道、高新區,3653名幹部包保到4105個灣(組)、小區,實現全市實際居住207447戶、807946人包保全覆蓋。

不留死角,不漏一人。枯燥的數字卻是大冶市大包保行動全鋪開的生動例證。

自2月23日發佈《關於開展大篩查大包保大管控大督查行動的通知》以來,大冶市充分發揮全市379名村(社區)“第一書記”、322個農村防控工作隊的力量,在過去每日健康排查的基礎上,構建“市領導包鎮(街道),‘第一書記’、鎮幹部包村(社區),蹲點幹部、村(社區)幹部包保灣(小區),網格員、‘雙報到’黨員幹部、理事會成員、志願者包保樓(棟、住)戶”的四級包保責任機制,採取創建“宅家康樂群”、發放包保明白卡、張貼包保責任單等方式,全面壓實包保責任,分片包保到村到戶到人,大包保行動正有力有序有效開展。

“鑰匙放在社區,我放心”

事前強化措施,事中抽查督辦,事後簽字履責,這是向陽社區在大包保行動中強調的處事準則。

“2月23日接到通知後,我們迅速制定了詳細的入戶排查表格,在經過培訓後將58個黨員分成29個組,按樓棟包保到人。”向陽社區“第一書記”鄒霞介紹道。

在該社區《大冶市居民健康排查情況統計日報表》上,記者清晰地看到:1811戶,6243人,排查到戶率100%,排查到人率100%。

包保全覆蓋 服務到個人 — 大冶市大包保行動掠影

在全面拉網排查的同時,向陽社區還成立了4人突擊隊,對每日排查登記情況進行抽查,核實填報內容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並對各小區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緊急處置。這個4人的突擊隊,為了節省幾套防護服,經常一跑就是一整天,連中飯都顧不上吃。

雖然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向陽社區書記王娟也不曾漏掉轄內每戶的“異常”情況。

包保全覆蓋 服務到個人 — 大冶市大包保行動掠影

“熊叔叔好像幾天沒出門,也沒出門倒過垃圾了。”幾天前,居民熊正國老人來到值守點,跟網格員說自己沒有口罩。得知情況後,王娟立馬把口罩送到了老人家裡。

“這麼多天沒出門,也不知道家裡食物夠不夠吃,有沒有什麼困難。”王娟想著,來到了熊正國家門前。敲了半天門,也沒人開門。他家裡就他一個人,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話。聯繫不上,不免讓人心裡暗暗著急。翻看戶籍信息,總算找到了他兒子的電話。他兒子身在外地,讓王娟幫忙聯繫他的姑姑,不巧的是,他的姑姑目前在居家隔離,出不來。幾經輾轉,王娟終於拿到了熊正國老人家的鑰匙,開門一看,所幸老人並無任何不適。她心裡的石頭才算落了地。

“特殊時期,鑰匙先放在社區吧,怕老人有什麼需要,方便我們隔三差五去看看他。等過後再還給你們。”王娟跟老人的兒子說。

“不,以後鑰匙就放在社區了,放在社區我放心。”老人的兒子這樣回道。

每日只提供一天的物資

“張老師,我把饅頭給您買回來了。”3月4日中午12點多,湖濱社區“雙報到”黨員石玲提著一袋紅糖發糕、紫薯黑米糕,再次來到包保對象張瑾老人家裡。

89歲的張瑾聽力不好,跟她說話時,石玲要額外把聲音提高几個“分貝”。

正在做飯的張瑾看到熟悉的面孔,不禁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在對‘六類人群’提供物資時,我們要求每天只提供一天的量。”湖濱社區“第一書記”許澤志說道。

包保全覆蓋 服務到個人 — 大冶市大包保行動掠影

每天只提供一天的量,既保證了物資的新鮮,也促使著包保人員每天至少要對包保對象中的“六類人員”進行一次上門服務。

湖濱社區位於市中心,轄區面積約1.2平方公里,目前實際居民戶數2088戶,總人數5986人,僅“六類人員”就有437人。

包保全覆蓋 服務到個人 — 大冶市大包保行動掠影

大包保行動開展以來,湖濱社區按“一人包多戶,每戶包到人”的原則落實責任,64名黨員幹部按每人30—40戶的標準進行包保。微信、電話、上門,每天要確保跟包保對象聯繫一次。詢問身體狀況、生活需求,幫助居民協調處理問題、代購配送物資、解釋宣傳政策,盡心盡力服務包保居民,將責任落實落細落地。

包保全覆蓋 服務到個人 — 大冶市大包保行動掠影

在對轄區內居民做好服務的同時,包保人員還對一些被兒女接走的空巢老人進行跟蹤服務,確保納入對應社區服務對象等。同時任命一名專職督查人員,每天對排查登記情況進行抽查,確保大包保行動落在實處。

包保全覆蓋 服務到個人 — 大冶市大包保行動掠影

值得一提的是,湖濱社區前後毗鄰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隔離病區和中百大型超市,且設有馬路市場一處,流動人口雜而多。面對複雜的形勢,截至目前,該社區沒有一例疑似及確診病例。

“五個一”全方位包保

下馮社區是高新區18個城中村人口最多的一個社區,下轄8個自然灣,目前實際居民3356戶10542人。

在疫情防控工作上,下馮社區相對起步較早。因為全市的第一個確診病例,就在下馮社區。這對於社區書記於鵬來說,是一次警醒,也是一次歷練。

在做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的各項規定動作的同時,於鵬總是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在細節上更進一步完善。

包保全覆蓋 服務到個人 — 大冶市大包保行動掠影

為了儘可能地減少人員流動,於鵬專門租了一輛小卡車,請專人為社區居民採買所需物資。“這不光是針對‘四類人員’,只要是居民有需求,我們都可以幫忙代買,能減少一個人員的外出,就減少了一次感染的風險。”於鵬說。

在大包保行動中,下馮社區20個網格員、30個“雙報到”黨員包保了轄區3356戶。面對典型的城中村,排查責任重,壓力大。

包保全覆蓋 服務到個人 — 大冶市大包保行動掠影

“我們實行的是‘五個一’包保,即蹲點幹部、社區幹部、網格員、民警、社區醫生五位一體進行全方位包保。”由於確診和疑似病例相對較多,社區醫生的參與也顯得尤為重要。

包保全覆蓋 服務到個人 — 大冶市大包保行動掠影

2月29日晚上,在下馮村學雷鋒志願服務站外掛著一瓶藥水,連日跟居民解釋宣傳政策、協調處理問題致使嗓子發不出一點聲音的於鵬坐在辦公椅上,一邊打點滴,一邊度過了自己的43歲生日。

3月4日下午4點,在下馮社區辦公大廳內,社區醫生黃美香右手纏著黑色綁帶,忙著統計當天的排查數據。如果不說,我們不會知道原本她的手是要去武漢做手術的,可是因為疫情,她顧不上自己毅然站在了抗疫一線;如果不說,我們不會知道,就在當天上午7點多,她的媽媽永遠地離開了她,而她僅回去看了一眼後就又回到了抗疫工作崗位。“這裡離不開我。”她輕聲說。

全面推行“網格化”疫情防控

全面推行“網格化”疫情防控,將全鎮劃分為24個大網格157個小網格,完善129名鎮村幹部包保負責機制。

在金山店鎮,全鎮22個行政村、2個社區全部進行了網格化管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金山店鎮黨委政府吹響集結號,發起衝鋒令,以“戰時狀態”應有的工作作風和工作韌勁,嚴格組織管理,認真落實防控措施,眾志成城、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該鎮實施網格包保全員排查,社區幹部樓棟長每天兩次入戶測量體溫,做好詳細記錄,對異常人員落實管控責任人。

寶武鋼金山店鐵礦新村社區是金山店鎮嚴控疫情重點區域,是全鎮防控工作的硬戰場,從2月2日開始,該社區在金山店鎮第一個啟動封閉管理,實行鎮礦聯防聯控。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和礦方黨委書記為組長的防疫指揮部,抽調50餘名精兵強將組成工作專班,嚴格落實網格樓棟包保責任,動員60多名黨員和退休職工參與發熱人員的全面排查,同時徵用金山賓館作為社區集中隔離點,堅決防止疫情擴散。

在嚴格實行包保排查工作的同時,金山店鎮多方積極籌措各類物資,專車配送一萬餘斤米油菜等基本生活物資,確保群眾正常生活不受影響。

“下一步,我們將嚴格落實省、市防控指揮部的各項部署要求,聚焦‘四率目標’,狠抓阻隔和救治兩大環節,堅決做到‘三個全覆蓋’,全力補齊漏洞和短板,打好疫情防控殲滅戰。”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綜合防控組組長朱國祥介紹道。

一個個生動事例,一項項有效舉措,猶如涓涓細流,逐漸匯聚成汪洋大海,促使著我市大包保行動密如網織,遍地開花。

隨著大包保體系的逐步建立,我市基層管控的基礎更紮實,回應群眾關切的機制更高效,疫情及時發現、送診、收治的閉環前端更快捷,從嚴從實從細打造起了封控的銅牆鐵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